新(xin)華社東京6月1日電(記(ji)者 華義(yi))科(ke)學界通常(chang)認為(wei),白(bai)堊紀晚期一次隕石撞(zhuang)擊導致了恐龍滅絕(jue)。一項新(xin)研(yan)究發現(xian),在撞(zhuang)擊發生(sheng)短短兩三年后,撞(zhuang)擊中心就(jiu)出現(xian)了生(sheng)物(wu)“復活”,且在撞(zhuang)擊后3萬年內恢復了繁榮的生(sheng)態系統。
日本東北(bei)大學(xue)5月31日發(fa)布新聞公報說,約(yue)(yue)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ji)晚期,一塊(kuai)直徑約(yue)(yue)10千米的隕石(shi)撞擊(ji)了(le)墨西哥尤卡坦半(ban)島(dao)北(bei)部(bu)區域,導致包(bao)括恐龍在內約(yue)(yue)76%的地(di)球生(sheng)物滅絕。
此前(qian)有研究(jiu)認(ren)為,在(zai)撞(zhuang)擊地點附(fu)近的“初級生(sheng)產”,即生(sheng)物的有機物生(sheng)產,要恢(hui)復(fu)到撞(zhuang)擊前(qian)的水平可(ke)能(neng)需要30萬(wan)年。但研究(jiu)人員獲取了(le)(le)撞(zhuang)擊地點挖掘的巖石等樣(yang)本,綜合分(fen)析了(le)(le)其中的各(ge)種化(hua)(hua)石、元素(su)等,發(fa)現撞(zhuang)擊發(fa)生(sheng)兩三年后,撞(zhuang)擊中心就出(chu)現了(le)(le)生(sheng)物“復(fu)活(huo)”,且(qie)在(zai)撞(zhuang)擊后3萬(wan)年內恢(hui)復(fu)了(le)(le)以浮游植物為基礎的多樣(yang)化(hua)(hua)生(sheng)態系統。
研(yan)究人員說(shuo),這一研(yan)究成(cheng)果為研(yan)究生(sheng)物滅絕后的海洋(yang)生(sheng)態系統復(fu)活提供了重要線(xian)索。
新聞公(gong)報(bao)介紹,這(zhe)項研(yan)究由包括東北大學在內的多家日本研(yan)究機構和美國同(tong)行(xing)共同(tong)完成,成果(guo)將發(fa)表在英(ying)國《自然》雜志上。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