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距(ju)翻船(chuan)事(shi)故發生地百余米外,一艘龍舟停在桃花江邊。

昨日下午,肖家船(chuan)閘的通航進口門(men)打開,出口門(men)關(guan)閉,和事(shi)故發生(sheng)時的狀(zhuang)態(tai)一樣。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婧(jing)祎
“桂林2艘龍舟翻船 17人遇難”追蹤
昨日(ri)下午(wu),新京報記者(zhe)從桂(gui)(gui)林市委宣傳部獲悉,國家(jia)安(an)監(jian)總局(ju)相關部門負責人已于前(qian)日(ri)帶(dai)領調查(cha)組趕(gan)到桂(gui)(gui)林,會同廣西壯族自(zi)治區調查(cha)組,一起(qi)對發生于4月21日(ri)的桂(gui)(gui)林龍舟翻(fan)船事(shi)故進(jin)行(xing)調查(cha),調查(cha)結果會第(di)一時間向(xiang)公眾公布。
4月21日下午,桂(gui)林市秀峰區肖家村附近的桃花江上發生龍舟側(ce)翻事件,導致多人(ren)落水(shui)(shui),17人(ren)死亡。有目擊(ji)者(zhe)稱,事發時(shi)三艘龍舟前進時(shi)遇到一座橡膠水(shui)(shui)壩,水(shui)(shui)壩一側(ce)供船舶通航(hang)的閘道門未開,龍舟直接沖壩失(shi)敗后側(ce)翻(新京報連續報道)。
事發前橡膠壩內水未放空
公開資料顯(xian)示,事發船閘名為肖家船閘,屬(shu)于(yu)桂林(lin)市(shi)兩江(jiang)四湖環城水(shui)系建設的一部分。
昨日中午,新(xin)京(jing)報(bao)記者來到(dao)(dao)肖家船閘(zha)旁邊的(de)兩江四湖辦公室,一位姓周的(de)工作(zuo)人(ren)員(yuan)說(shuo)(shuo),事(shi)發時(shi),值班(ban)的(de)同事(shi)“那個時(shi)間應該是(shi)吃午飯。聽同事(shi)說(shuo)(shuo)大概1點半(ban)走到(dao)(dao)半(ban)路接(jie)到(dao)(dao)村民電話(hua)說(shuo)(shuo)出事(shi)了,根本沒有等到(dao)(dao)這邊來就……”
該(gai)工(gong)作人員說(shuo),從同事(shi)那里到船閘(zha),“慢點(dian)的話,二三(san)十分鐘吧(ba)。”
一位事故發生時在龍船(chuan)上的村民說,他們抵達肖家船(chuan)閘時,橡膠水(shui)壩處于“半癟不癟”的狀(zhuang)態,全部(bu)被(bei)水(shui)覆蓋,并(bing)不算很高。
據(ju)上述周(zhou)姓工(gong)作人員介紹,橡膠(jiao)水(shui)壩是中空的(de)(de),其高矮由(you)內部充(chong)水(shui)量的(de)(de)多(duo)少控(kong)制(zhi),不下(xia)雨(yu)的(de)(de)時(shi)候會把橡膠(jiao)壩里(li)的(de)(de)水(shui)充(chong)滿,把壩攔住(zhu),水(shui)壩上游的(de)(de)水(shui)就可以(yi)蓄(xu)起來,“上游有水(shui),就可以(yi)走船”,下(xia)雨(yu)水(shui)多(duo)的(de)(de)話(hua)就把橡膠(jiao)壩里(li)的(de)(de)水(shui)抽出來,“就塌下(xia)去(qu)了(le)”。之所(suo)以(yi)橡膠(jiao)壩內充(chong)水(shui)而不是充(chong)氣,是因為“充(chong)氣分量壓(ya)不住(zhu),水(shui)流大的(de)(de)話(hua)會沖擊”。
周姓工作人員(yuan)解釋,事故發(fa)生(sheng)頭一天桂林下了雨,他們就把橡膠(jiao)壩里的水放掉了,但(dan)沒有完全放空,因此村民(min)看到的是“半癟不癟”的狀態。
龍舟不允許從壩上通過
對(dui)于(yu)村民沖壩的(de)(de)行為,周(zhou)姓工作人(ren)員表示,正常情況下不(bu)允(yun)許船從橡膠壩上通行,“壩是橡膠的(de)(de),要從上面過(guo)的(de)(de)話會摩擦,會把壩弄壞的(de)(de)”。
新京(jing)報記者看到,在水壩(ba)(ba)旁(pang)邊道(dao)路(lu)上豎著(zhu)一塊(kuai)警示(shi)牌,上面(mian)寫著(zhu)多(duo)項(xiang)對(dui)橡膠壩(ba)(ba)的保護措施,其中(zhong)包括“嚴禁竹(zhu)排、船舶及竹(zhu)、木等(deng)接近或通過壩(ba)(ba)面(mian)”,但這塊(kuai)警示(shi)牌面(mian)向道(dao)路(lu),在河(he)道(dao)中(zhong)并不(bu)能看見。
周(zhou)先(xian)生說,一般是(shi)要求船只從水壩旁邊的閘(zha)道內(nei)通過。具體(ti)操作(zuo)流程是(shi),船行駛進閘(zha)道以后(hou),“把(ba)兩(liang)邊(閘(zha)門(men))一堵,水位抬(tai)高。(水位)本來(lai)和(he)下游一樣(yang)平,船開進去,閘(zha)門(men)一關,灌(guan)水進去,灌(guan)的和(he)上游一樣(yang)平了,就把(ba)出(chu)(chu)口打開,開出(chu)(chu)去。”
這(zhe)個過程既需要時間(jian),也需要考慮是否具備通航條件(jian)。周先生說(shuo),由于頭(tou)一天已(yi)經把水壩里的水抽掉了(le),上游(you)水位沒有那么高(gao),“上面沒有水過來,(船(chuan))根本就出不去。”
船閘管理方未提前接通知
4月21日(ri)下午,桂林市政(zheng)府(fu)一位工作(zuo)人(ren)員曾(ceng)對新(xin)京報(bao)記者表示,秀峰區村民(min)私自組織在(zai)桃花(hua)江(jiang)練習劃龍舟,此前曾(ceng)報(bao)備但并未通過,事發前一天(tian)還進行相關安全警示。
新京報(bao)(bao)記者(zhe)走(zou)訪了(le)多位龍舟(zhou)上的(de)村(cun)民(min),均未曾(ceng)聽說(shuo)過安全警(jing)示事宜,但他們也表示,牽頭者(zhe)可能知(zhi)道,他們只(zhi)是跟著坐龍舟(zhou)玩的(de)。一位70歲的(de)老(lao)人說(shuo),這么多年都(dou)沒聽說(shuo)過報(bao)(bao)備的(de)事情。
周姓工作(zuo)人員說(shuo),如果村民提前(qian)與他(ta)們聯(lian)系(xi)(xi),一(yi)般(ban)會(hui)提供(gong)方便。但(dan)據(ju)他(ta)了(le)解,事發(fa)當日村民并未提前(qian)和(he)他(ta)們聯(lian)系(xi)(xi),而(er)是中午到了(le)水壩才打電話。
4月23日下午,新京報記者來到(dao)桂林(lin)市委宣傳(chuan)部(bu)。宣傳(chuan)部(bu)一位(wei)劉姓工作人員說,國(guo)家安監總(zong)局有關負(fu)責人已于前日帶領調查組(zu)到(dao)了桂林(lin),會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調查組(zu),一起(qi)對(dui)事件進行(xing)調查,調查結(jie)果(guo)出來后(hou)會第一時(shi)間(jian)向大眾公布(bu)。
追訪
救援難度大 非常規打撈
龍舟翻(fan)船事故將近9個小時的救援中,桂林市公安(an)局漓江分局漓江派出(chu)所所長秦剛(gang)與退休老協警王六四等連續不斷下水搜救,先(xian)后打撈(lao)起10具遇難(nan)者遺體(ti)。
秦剛說,事(shi)故前兩天(tian)桂林下了(le)大雨,河水渾濁、水流湍急(ji),給(gei)救援工作帶來(lai)了(le)較(jiao)大難度。“按照常(chang)規(gui)搜救方(fang)(fang)法(fa)潛水打撈,不太適合(he)現場(chang)環境,要采取特殊方(fang)(fang)式打撈。” 據新(xin)華(hua)社
新京(jing)報記者 王婧祎 實習生 張一川
-
一次劃龍舟為何奪去17條人命?——桂林桃花江事故追蹤
4月21日,廣西桂林市秀峰區桃花江發生一起龍舟翻船事故致17人遇難。這起事故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村民為何選擇在危險水域練習龍舟,救援難度有多大?記者對此作了調查。2018-04-23 22:58:06
-
桂林龍舟翻船:事發時參與劃龍舟人員未穿救生衣
4月21日,兩艘龍舟在廣西桂林市桃花江發生翻船。桂林市官方22日凌晨通報稱,此次翻船共造成57人落水,17人遇難,40人被救起,其中5名傷者送醫救治已脫離生命危險。2018-04-22 10:21:53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