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5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中國考古隊員向沙方提交第一次考古工作時拓制的碑銘拓片。新華社發(王霽 攝)
新華(hua)社利(li)雅得(de)12月29日電(記者(zhe)王波 涂(tu)一帆)由(you)中(zhong)國國家文(wen)物局水下(xia)文(wen)化(hua)遺產(chan)保(bao)護中(zhong)心(xin)和沙特國家考(kao)古(gu)中(zhong)心(xin)組織(zhi)的中(zhong)沙聯合(he)考(kao)古(gu)隊29日開始對紅海之濱港口遺址(zhi)——沙特塞(sai)林港遺址(zhi)進行第二(er)次考(kao)古(gu)發掘(jue)工(gong)作。
本次考(kao)古(gu)發掘(jue)由中沙雙方各(ge)選派(pai)6人組成聯合(he)考(kao)古(gu)隊,將(jiang)持續一個月(yue)。
據悉,中(zhong)國考古隊(dui)一行于24日(ri)抵達(da)沙特首都利雅得(de),并向沙方提交了第一次考古工(gong)作的(de)(de)資料(liao)檔案(an)和塞林港現(xian)場拓(tuo)制的(de)(de)40余方碑(bei)銘拓(tuo)片。沙方高度(du)肯定中(zhong)國考古隊(dui)的(de)(de)優異表(biao)現(xian)。
此(ci)次考古工作(zuo)的(de)中(zhong)方領隊姜波對(dui)新華社記者說,本次對(dui)塞(sai)林港(gang)(gang)遺址的(de)發掘工作(zuo),旨在進一(yi)步(bu)探明塞(sai)林作(zuo)為朝圣(sheng)貿易港(gang)(gang)的(de)歷(li)史內涵(han)和地理(li)信息,并(bing)對(dui)二號墓葬區進行重點清(qing)理(li)測繪。此(ci)外,中(zhong)沙雙方調(diao)(diao)集了7名優秀的(de)水(shui)下(xia)(xia)考古隊員,將在塞(sai)林港(gang)(gang)周(zhou)邊開(kai)展水(shui)下(xia)(xia)考古調(diao)(diao)查(cha),了解海港(gang)(gang)古航(hang)道信息,并(bing)試(shi)圖搜尋沉船等水(shui)下(xia)(xia)遺跡。

12月29日,中沙考古隊員在沙特阿拉伯塞林港遺址現場合影。 新華社發(王霽 攝)
根(gen)據2016年中沙簽署的(de)合(he)作協議,雙方將對塞(sai)林港遺址實施為(wei)期5年的(de)聯(lian)合(he)考(kao)古發掘(jue)。
今年3至4月,中沙聯合考古隊對塞林港遺址進行(xing)了(le)(le)第一次考古發掘,完成(cheng)了(le)(le)遺址地表信(xin)息的收集、測繪與3D重建(jian);究(jiu)明了(le)(le)遺址的功(gong)能分區與埋(mai)藏(zang)狀況;并從拓印(yin)的紀(ji)年碑銘準(zhun)確推斷(duan)出遺址年代(dai)為公元9至13世紀(ji)。特別重要的是,在遺址上(shang)發現了(le)(le)宋元至明清時期的中國外銷瓷(ci)器殘片,為海(hai)上(shang)絲綢之路的研究(jiu)提供了(le)(le)十分珍(zhen)貴的實(shi)物資(zi)料。
塞(sai)林港遺址位于(yu)阿(a)拉伯(bo)半島(dao)西南部(bu),地(di)處(chu)紅海之濱,曾是一(yi)處(chu)繁華的朝圣(sheng)貿(mao)易(yi)港,后因故廢棄,為流沙掩(yan)蓋,遂成廢墟。
塞林港所(suo)在的紅(hong)海海域是東西方(fang)海上交(jiao)流的重要通道,自古(gu)以來(lai)與中(zhong)(zhong)國(guo)有著密切(qie)的海上交(jiao)流。明代的鄭和航海船隊曾(ceng)遠航至紅(hong)海,成為(wei)古(gu)代中(zhong)(zhong)阿(a)交(jiao)流的佳(jia)話。

12月29日,中沙考古隊員在沙特阿拉伯塞林港遺址現場工作。? 新華社發(王霽 攝)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