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巴黎4月23日電 記者手記:智者的思想依然在這里閃光——探訪巴黎“渡橋”舊書店
新華社(she)記者(zhe)陳(chen)益(yi)宸
法國巴黎塞納河左岸的(de)拉丁區(qu)書香濃郁(yu),各類主題(ti)書店(dian)遍布(bu)大街小(xiao)(xiao)巷(xiang),其中有家名為“渡橋(qiao)”的(de)舊書店(dian),專營現代詩集(ji)、小(xiao)(xiao)說、美術畫冊以及17至19世紀有收藏價值的(de)精(jing)裝書。
“渡橋”舊書店(dian)由(you)法(fa)國詩人馬塞爾·貝亞(ya)呂于1949年創辦,1973年搬至現址,目(mu)前由(you)他的遺孀若澤·孔泰-貝亞(ya)呂經營。
書(shu)店大門略顯斑駁,推開來(lai)便是一股淡淡的書(shu)香氣。店內書(shu)籍大多(duo)都有(you)些年(nian)頭,不少已泛黃,被店主有(you)序地(di)放置(zhi)在近4米高的書(shu)架上(shang)。
孔泰-貝亞呂(lv)告訴記者,這里的(de)舊書除(chu)自己四處搜羅外,有(you)(you)些(xie)是當年貝亞呂(lv)及其(qi)詩人(ren)朋友們所著(zhu),還(huan)有(you)(you)部分書籍則(ze)是老顧(gu)客更新私人(ren)藏書時“淘汰”的(de)舊書。
書店顧客(ke)群(qun)相對(dui)(dui)固定,既有(you)政要高官(guan)、議員,還(huan)有(you)普通學生、街坊鄰居。“老(lao)顧客(ke)們時常來我(wo)這里看看,可能什么書也不買,就是來和我(wo)及其他讀者聊聊天,交流(liu)對(dui)(dui)某本書的(de)(de)看法,我(wo)非常歡迎(ying),”孔泰-貝亞呂說,“他們能夠把(ba)這里當作一個思(si)想(xiang)交流(liu)的(de)(de)場所,是對(dui)(dui)我(wo)的(de)(de)信(xin)任,也是對(dui)(dui)知識的(de)(de)尊重。”
從事(shi)舊書(shu)(shu)交(jiao)易并非易事(shi),店主需(xu)對(dui)所涉及領域有深入了解,否則(ze)難(nan)以評估(gu)舊書(shu)(shu)的(de)商業價值(zhi)。舊書(shu)(shu)類別(bie)豐富(fu),譬(pi)如(ru)古代精(jing)裝書(shu)(shu)、限量(liang)版(ban)書(shu)(shu)、原版(ban)書(shu)(shu)等就頗(po)具收藏價值(zhi),而(er)單純(chun)的(de)二(er)手書(shu)(shu)則(ze)相對(dui)便宜,需(xu)要(yao)店主慧眼識珠(zhu)。
孔泰(tai)-貝(bei)亞(ya)呂說,經營舊(jiu)(jiu)(jiu)書店并(bing)非生財之道,通常僅能(neng)勉強糊口(kou)。目前(qian)法(fa)國舊(jiu)(jiu)(jiu)書交易行(xing)業并(bing)無國家統一扶(fu)持政策(ce),僅在(zai)增值稅上(shang)享(xiang)有優惠:普(pu)通零(ling)售業增值稅為20%,舊(jiu)(jiu)(jiu)書店則為5.5%。舊(jiu)(jiu)(jiu)書交易行(xing)當的吸引力(li)有限,大部分從(cong)業者皆是出(chu)于興(xing)趣(qu)及對書籍的熱(re)愛。
舊(jiu)(jiu)書(shu)(shu)店往往專注于某特定領域,譬如(ru)“渡橋”一(yi)旁的“埃普西隆”舊(jiu)(jiu)書(shu)(shu)店,專門(men)經營(ying)古希臘(la)典籍,不遠處的“吉羅·巴丹”舊(jiu)(jiu)書(shu)(shu)店則側重古代手抄(chao)本(ben)。種類繁多(duo)的舊(jiu)(jiu)書(shu)(shu)店是各類小(xiao)眾讀者的心靈家園,資深店主(zhu)堪(kan)稱專家,不時能點撥讀者一(yi)二,提出些(xie)閱讀建議,甚至還(huan)能吸引顧客前來交流讀書(shu)(shu)心得。
孔(kong)泰-貝(bei)亞呂經(jing)營“渡橋”書店已44載(zai),書架上不少泛黃詩集的作(zuo)者都曾(ceng)是她的故交(jiao)。“現今他們(men)已逝去,但創(chuang)作(zuo)和才華仍然在這里活著。我每天(tian)和他們(men)做伴(ban),感到內(nei)心很富足。”
“智者們的(de)思想在舊書店(dian)里沉淀下(xia)來并(bing)煥(huan)發著(zhu)光芒。這里就像一(yi)座寶(bao)庫(ku),等(deng)著(zhu)人們來發掘,我十分愿(yuan)意(yi)做(zuo)他們的(de)引路人。”孔(kong)泰-貝亞呂(lv)說。
- 
吹過湖面的“曉風”,一家書店和一座城市的故事
在杭州這座以“美”著稱的城市里,曉風開出了15家“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分店。有讀者說,理解了曉風,就讀懂了半個杭州。2018-04-23 14:46:03
- 
通訊:“最后的書店”——洛杉磯的一道風景
漫步于美國洛杉磯市中心,你會立刻被一家書店的名字所吸引——“最后的書店”。2018-04-23 10:04:55
- 
“中國書架”落戶伊斯坦布爾書店
新華社伊斯坦布爾3月7日電(記者易愛軍)“中國書架”項目7日落戶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內齊赫書店,這是中方深化兩國文化交流的又一舉措。2018-03-08 11:23:43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