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12月20日電?通訊:煤火與鋼花泯滅背后的美國幻象
新華社記(ji)者金旼旼 徐劍梅 胡(hu)友松
歲末(mo),新華社記(ji)者(zhe)從華盛頓驅車穿過阿巴拉(la)契亞山脈,駛入西弗吉尼亞州(zhou)礦區(qu),走訪曾(ceng)(ceng)有“小紐約”之稱、如(ru)今(jin)只(zhi)剩碩大(da)空殼的(de)韋(wei)爾奇;再向西北前往曾(ceng)(ceng)經的(de)產(chan)鋼大(da)州(zhou)俄亥(hai)俄,拜訪曾(ceng)(ceng)為美(mei)國登月(yue)火箭制(zhi)造運輸車、如(ru)今(jin)已(yi)淪(lun)為“睡城”的(de)馬里恩(en)。煤(mei)炭與鋼鐵,曾(ceng)(ceng)支撐著“美(mei)國夢”的(de)血肉和骨(gu)架,如(ru)今(jin)空留(liu)令人唏噓的(de)遺(yi)跡。
訪(fang)(fang)“鐵銹帶”如(ru)同(tong)重訪(fang)(fang)歷史,以期尋(xun)獲(huo)面對未來的智慧(hui)。華盛頓政治(zhi)“向后(hou)看”,而科技(ji)、經(jing)濟(ji)和全球化大潮“向前走”,這種反(fan)差是記者在(zai)美(mei)國(guo)大選一年后(hou)走訪(fang)(fang)“鐵銹帶”的最(zui)直觀感受。
西弗吉尼亞的煤:政治迷思和經濟鐵律
“上(shang)帝保佑(you)西弗吉(ji)尼(ni)亞礦(kuang)工!”在西弗吉(ji)尼(ni)亞州(zhou)議會(hui)大廈前,矗立著(zhu)一(yi)座(zuo)礦(kuang)工雕像(xiang),底座(zuo)上(shang)寫著(zhu)這句話。
去年,當地人期(qi)待特(te)朗(lang)普來“保佑”他們(men)。大選中,這個(ge)美國昔日最(zui)(zui)大產煤州(zhou)選民將票(piao)投給許諾重振礦業的(de)特(te)朗(lang)普。最(zui)(zui)終,特(te)朗(lang)普拿下(xia)全(quan)州(zhou)全(quan)部55個(ge)縣,其中53個(ge)是產煤縣。
今(jin)年3月,特(te)朗普在礦工簇擁下,簽署行(xing)政令廢除奧巴馬(ma)政府出臺的《清潔電(dian)力(li)計(ji)劃》。“你們知道這意味著(zhu)什么(me),”特(te)朗普對礦工說,“你們將回去工作了。”
記者驅(qu)車沿(yan)著52號公路駛過一個(ge)又一個(ge)已成(cheng)“鬼(gui)城”的煤礦小(xiao)鎮,最終(zhong)來到(dao)麥克道爾縣首(shou)府韋爾奇市(shi)。這(zhe)個(ge)在1950年代(dai)人口達10萬的小(xiao)城曾有“小(xiao)紐約”之稱。如今了無生(sheng)氣,只有1816人還生(sheng)活在這(zhe)里,其中不到(dao)200名(ming)是礦工。
“過去這一年有(you)什(shen)么變化?”面對記者的(de)(de)提問,市中(zhong)心一家門可羅雀的(de)(de)藥店女營業員冷淡答(da)到:“什(shen)么變化都沒(mei)有(you)!”
據(ju)美國(guo)網(wang)站Factbase統計(ji),去(qu)年以來特朗(lang)普提及礦工的次數高達195次。但(dan)麥克道爾縣再發展局局長丹·賴利說:“煤礦業不(bu)(bu)會再回來了。”雖(sui)然特朗(lang)普一再打礦工牌,但(dan)昔日不(bu)(bu)會重來。
據(ju)美(mei)國能源情(qing)報署(shu)統(tong)計,2006年(nian)全美(mei)49%的電力來(lai)自(zi)燒煤(mei),這個數字到(dao)(dao)2016年(nian)驟降至30%。同(tong)期,西弗州煤(mei)年(nian)產(chan)量(liang)從1.5億噸降至不到(dao)(dao)9000萬噸。2016年(nian),更加環(huan)保的天(tian)然氣首次超過煤(mei)成為美(mei)國電力最大來(lai)源。
盡(jin)管特朗普(pu)宣布退出巴黎協定,煤礦業(ye)也(ye)不會振(zhen)興。因為煤不僅不環(huan)保,還不經(jing)濟(ji)。《華爾(er)街日報(bao)》匯總的電力(li)統計(ji)數據顯示,美(mei)(mei)國一兆瓦電力(li)的煤炭發(fa)電成本為102美(mei)(mei)元,天然氣(qi)為60美(mei)(mei)元,風能僅45美(mei)(mei)元。
西弗州煤礦(kuang)每(mei)一(yi)天開采成本(ben)都在增加,因為(wei)表層煤礦(kuang)早已開采完畢(bi),挖(wa)煤機(ji)被迫越(yue)挖(wa)越(yue)深。另一(yi)邊,規模效應提升(sheng)令新能源(yuan)電力成本(ben)不(bu)斷下(xia)降。
此(ci)外,即便煤礦業重(zhong)新振興,礦工也未必受益。賴利說,1990年代(dai)初煤礦機械(xie)就開始(shi)取(qu)代(dai)人工,如今運營當(dang)地一個煤礦只需十幾人便足夠。
在煤(mei)炭行業盛(sheng)極而(er)衰(shuai)前,自(zi)動化技(ji)術崛起就已(yi)令韋爾奇凋敝。1980年(nian)到2010年(nian),美國煤(mei)產(chan)量(liang)持續增長,而(er)礦(kuang)工數持續減少。據美國勞工部(bu)統計,去(qu)年(nian)美國礦(kuang)工僅有5.3萬(wan)人,而(er)1979年(nian)時達25萬(wan)。
但(dan)韋爾奇(qi)(qi)空蕩蕩的市中心也并非一片(pian)死寂,有(you)數個工地在(zai)忙(mang)碌(liu),一處(chu)是新建(jian)的礦(kuang)業(ye)博物館(guan)。賴利(li)說,韋爾奇(qi)(qi)已放棄重(zhong)振煤礦(kuang)幻想,開始轉(zhuan)型(xing)旅游(you)業(ye)。而枕靠阿巴(ba)拉契(qi)亞山(shan)脈的西弗州也日趨轉(zhuan)型(xing)發(fa)展旅游(you)業(ye)。
在礦工雕像基座上還寫著(zhu)這樣(yang)的(de)話:“煤(mei)炭是幫(bang)助建設這個偉(wei)大國(guo)家、捍衛和保護我們的(de)自(zi)由,并提高我們生活品質的(de)燃(ran)料。”西(xi)弗州1742年發(fa)現煤(mei),但讓(rang)煤(mei)炭從取暖原料成為美國(guo)崛(jue)起燃(ran)料的(de)是蒸汽機的(de)發(fa)明、工業革命的(de)傳(chuan)播(bo)。
煤(mei)炭支持美國崛起為(wei)全(quan)球最(zui)大(da)經濟體;但新技(ji)術(shu)的發展、經濟轉型的鐵律,以(yi)及環(huan)保的時代命題,都讓(rang)煤(mei)炭從那(nei)個時代的寵兒淪為(wei)這個時代的棄(qi)兒。
對于這個人均(jun)收(shou)入全美(mei)倒數第二、受(shou)教育程(cheng)度全美(mei)墊(dian)底的(de)“鐵銹”州(zhou)來說,如今最(zui)不需要的(de)或許就(jiu)是華盛頓空(kong)洞虛偽的(de)政(zheng)治口號(hao)。人們不能拒(ju)絕變化,只能隨時準備應對必然發(fa)生的(de)變化。
俄亥俄的鋼:全球化挑戰和希望
兩臺重達2721噸的(de)鋼鐵運輸車已在肯尼迪(di)航(hang)天中心(xin)工作(zuo)了超過半個世紀。從執行(xing)“阿波羅計(ji)劃”的(de)“土(tu)星五號”火箭(jian)到航(hang)天飛機,抵達發射臺前的(de)最后旅程都由(you)這兩臺運輸車運載。
這(zhe)(zhe)兩臺鋼鐵(tie)巨獸于1965年(nian)制造,制造地點在(zai)俄亥俄州(zhou)首(shou)府哥(ge)倫布北(bei)郊小城馬里恩。在(zai)這(zhe)(zhe)里,和記(ji)者交談的(de)所有人都會說(shuo)起(qi)這(zhe)(zhe)件輝(hui)煌(huang)往(wang)事。
如今(jin),“這是(shi)一(yi)個正在死亡的(de)社(she)區”,出生在馬里(li)恩(en)的(de)琳達·佩蒂特(te)對記者說(shuo),“情(qing)況每況愈下,我(wo)父親(qin)在52歲時不得不去找下一(yi)份工作。”
1997年,制(zhi)造鋼鐵(tie)運輸車的(de)馬里恩動力鏟(chan)車公司徹底(di)關張,為(wei)鏟(chan)車提供原料的(de)鋼鐵(tie)行(xing)業也幾乎(hu)從這個小城消失。
俄亥俄曾是美國第二(er)大產(chan)鋼州,但自1960年代以來,隨著美國工人工資上漲、國外鋼鐵(tie)涌入,俄亥俄鋼鐵(tie)產(chan)業開始衰落。
在(zai)不少當地(di)人看來(lai),全(quan)球化是他(ta)們生(sheng)活變得困難(nan)的(de)(de)原(yuan)因。撐起“反全(quan)球化”大旗的(de)(de)特朗普(pu)被(bei)這個(ge)“鐵銹”州(zhou)(zhou)寄予厚望。馬里恩,這座在(zai)2012年(nian)把選(xuan)票投給奧巴馬的(de)(de)小城,在(zai)2016年(nian)選(xuan)擇了特朗普(pu)。作為(wei)關鍵搖擺州(zhou)(zhou),俄亥俄倒向(xiang)特朗普(pu)也成為(wei)去年(nian)大選(xuan)的(de)(de)關鍵轉折(zhe)點之一。
“我們將用美國鐵(tie)、美國鋼、美國鋁,”今年7月特朗(lang)普重返(fan)俄(e)亥(hai)俄(e)州時(shi)(shi)說,“我們將重新奪回(hui)我們作(zuo)為(wei)(wei)制造業國家(jia)的(de)傳統”,“那些離開(kai)了(le)俄(e)亥(hai)俄(e)的(de)工作(zuo)將回(hui)來,不要賣掉(diao)你(ni)們的(de)房子。”為(wei)(wei)此(ci),美國政(zheng)府甚至罕見援引冷(leng)戰(zhan)時(shi)(shi)期(qi)出(chu)臺的(de)法(fa)律,對外(wai)國鋼鐵(tie)產品展開(kai)是否(fou)危(wei)害美國國家(jia)安全的(de)“232條(tiao)款調查(cha)”。
然而(er),馬里恩居(ju)民(min)之所(suo)以沒(mei)有賣掉房子,并非因為特(te)朗普的(de)(de)貿易保護主(zhu)義政策。“指望鋼鐵(tie)產業重(zhong)新回來(lai)不(bu)太(tai)現實,”馬里恩歷史博物(wu)館主(zhu)管蓋(gai)爾·馬丁對記者說,“這里沒(mei)有繼續衰落下(xia)去的(de)(de)唯一理由,是如今在西邊(bian)不(bu)遠(yuan)的(de)(de)本(ben)田汽車雇(gu)傭了大批當地人。”
“人們白天開車去外國(guo)汽車公司(si)上(shang)班,晚上(shang)回來睡覺。”她說。從馬里(li)(li)恩向(xiang)西南開車不到40分(fen)鐘,是本田汽車組裝中心(xin),數千名周圍居民(min)在(zai)這里(li)(li)工(gong)作(zuo)。而從此地(di)再向(xiang)西南開一小時,中國(guo)福耀玻璃的工(gong)廠已經開工(gong),為當(dang)地(di)創造了約兩千個工(gong)作(zuo)崗位。
一(yi)(yi)些機會因全球(qiu)化失(shi)去,另一(yi)(yi)些機會卻因全球(qiu)化出現。據(ju)美國(guo)工(gong)業數據(ju)提(ti)供商制造商新聞公司統計,從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俄亥俄州新增(zeng)5217個制造業工(gong)作崗位(wei),連續6年增(zeng)加。
“這個州吸引了一些重要的(de)外國投(tou)資,最著(zhu)名的(de)是福(fu)耀玻璃工廠。”制造商新(xin)聞公司(si)總裁湯(tang)姆·杜賓說。
“全(quan)球化的變化無法抗拒(ju)。”馬丁(ding)說。其實馬里(li)恩居民最能理解這一(yi)點,第一(yi)批(pi)定居馬里(li)恩的德國移(yi)民大多是手工紡織匠人(ren),他(ta)們來到新大陸(lu)是因為(wei)工業革命從英(ying)國傳播到歐洲令他(ta)們丟掉工作(zuo)。
從俄(e)亥俄(e)驅(qu)車(che)回(hui)到(dao)華(hua)盛頓,恰(qia)逢美國1986年以來最大(da)規模的(de)稅改法(fa)案(an)在國會參眾兩院通(tong)過。不過,這個特朗普執政以來最大(da)“政績”的(de)最大(da)受(shou)益者將是企業家和富豪,將選票(piao)投給他的(de)西弗吉尼亞(ya)和俄(e)亥俄(e)藍領工人們很難(nan)從減稅福(fu)利中分到(dao)一杯羹(geng)。
技術革新和全球化是(shi)不可阻擋的潮流(liu)。而當華盛頓反向而行,將(jiang)空洞的政(zheng)治(zhi)口號(hao)兜售給困頓、焦慮的基層選民,其結果不僅將(jiang)造成一個更加(jia)分裂的美國,也將(jiang)貽(yi)誤人們為適(shi)應潮流(liu)所必須做的準備。
-
征集丨2018"我向總理說句話"網民建言
2017-12-15 09:39:47
-
“抱團養老”新模式,你會選擇嗎?
2017-12-21 08:33:54
-
這一年,人工智能領域大事件盤點
2017-12-21 10:04:31
-
明年經濟工作怎么干?一張圖看懂
2017-12-21 10:03:50
-
年終獎、年終總結…年底這些事馬虎不得
2017-12-21 10:0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