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嘹亮的抗戰歌聲 《畢業歌》
此歌作于1934年。該片描寫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中國青年學生坎坷的生活道路。
-
嘹亮的抗戰歌聲 《延安頌》
《延安頌》在抗戰時期曾經響徹延安,傳遍各抗日根據地,并傳到國統區和海外,一直傳唱至今。
-
電影《小兵張嘎》片段
《小兵張嘎》中的“張嘎”,因其“英氣”與“嘎氣”,已成為新中國幾代人童年記憶中的最燦爛的一部分。該片被稱為新中國兒童片一座豐碑。
-
電影《雞毛信》片段
抗日戰爭期間,兒童團長海娃給八路軍送雞毛信半道上遇見了日本鬼子和偽軍,海娃急中生智利用老綿羊的尾巴保住了雞毛信。
-
《苦干》:從越南海防通往中國的交通線
香港被日軍占領了,價值數以百萬美元計的美國物資,被日軍掠奪。
-
《苦干》:華南地區的游擊隊
曾經的農民,在為新中國而戰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苦干》:抗戰初期的廣東社會生活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這里的人民大多以務農為生。現在,隨著男人們都上了戰場,農田便由女人們接管。
-
救亡圖存的鐵軍“吶喊”
76年前,一首高昂雄偉的旋律響徹豫、皖、蘇等南方八省的土地……
-
抗日戰地唱響《只怕不抵抗》
“吹起小喇叭,噠嘀噠嘀噠!打起小銅鼓,得隆得隆咚!”
-
中華民族血薦軒轅的不屈吶喊:《打回老家去》
“打回老家去,打回老家去!打走日本帝國主義”
-
《游擊隊之歌》:膾炙人口 精彩流行
“我們都是神槍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
-
《二月里來》:淳樸的軍民齊心抗戰贊歌
70多年前,一曲充滿田野風味和江南氣息的《二月里來》為冬意尚濃的陜北二月吹來了希望……
-
《團結就是力量》:凝聚奮進力量 奏響抗戰最強音
誕生于上世紀40年代的《團結就是力量》至今還廣為傳唱,它曾將無數熱血赤子的心緊緊相連……
-
《八路軍軍歌》:威武之師唱響民族擔當
“巍巍長白山,滔滔鴨綠江,誓復失地逐強梁,爭民族獨立,求人類解放,這神圣的重大責任,都擔在我們雙肩。”
-
《保衛黃河》:民族危亡時刻奏響的時代最強音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萬山叢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紗帳里,游擊健兒逞英豪!……”
-
《到敵人后方去》點燃抗日救亡的燎原星火
1938年底,22歲的左翼音樂家周巍峙,率西北戰地服務團赴晉察冀敵后抗日根據地工作……
-
《黃河頌》:母親河與民族精神的偉大頌歌
盛夏時節的壺口瀑布水量激增,黃河浩浩蕩蕩而來至此收于一壺,驚濤拍岸、濁浪滔天,卷起巨大水霧……
-
《在太行山上》:筑起全民抗戰的“鐵壁銅墻”
“紅日照遍了東方,自由之神在縱情歌唱!看吧!千山萬壑,鐵壁銅墻!抗日的烽火燃燒在太行山上!氣焰千萬丈!”
-
抗日軍政大學校歌:凝聚抗日力量的慷慨號令
“黃河之濱,集合著一群中華民族優秀的子孫。人類解放,救國的責任,全靠我們自己來擔承……”
-
《地道戰》:不屈中唱響的人民戰爭戰歌
“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89歲的宋振剛一聽到電影《地道戰》主題曲,依舊會興奮異常……
-
《解放區的天》匯聚抗日洪流
“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區的人民好喜歡……”
-
《怒吼吧!黃河》抗擊侵略者的戰斗號角
“當年在延安聽過《黃河大合唱》演唱的同志們,想必記得那《怒吼吧!黃河》”
-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給中國帶來曙光
1943年,一首慷慨激昂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誕生,傳遍大江南北
-
《軍民大生產》70余載傳唱不衰
“解放區呀么嗬咳,大生產呀么嗬咳……”誕生于上世紀40年代的《軍民大生產》至今仍傳唱不衰。
-
《大刀進行曲》:炮火戰歌 民族吶喊
1937年,“八·一三”事變爆發,日軍加緊了對長江流域的攻勢。上海遭日軍轟炸后,滿目瘡痍……
-
《八路軍進行曲》鼓舞人民的隊伍永遠向前
淳樸簡練的語言、鏗鏘有力的節奏,這就是由公木和鄭律成共同創作的《八路軍進行曲》。
-
遙憶抗日烽火中那闋《畢業歌》
1934年的抗戰烽火中,一闋青春激昂的《畢業歌》從上海響起,唱遍了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