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bei)京(jing)3月24日(ri)電(記者馬巖、蓋博銘)記者采訪了解(jie)到,面對疫情,北(bei)京(jing)各科創主體從多個角度為戰“疫”持續努力。
“按照傳統(tong)的醫(yi)療方法(fa),一(yi)位肺(fei)炎病(bing)人(ren)拍一(yi)次CT要產生(sheng)500多張片子(zi),醫(yi)生(sheng)要一(yi)張張地看,從而做出(chu)診斷。但人(ren)工智能用10秒鐘便可以繪出(chu)3D模擬影像,大(da)大(da)提高(gao)工作效(xiao)率,對于接診大(da)量(liang)病(bing)人(ren)的醫(yi)院尤(you)其重要。”數(shu)坤(北京)網(wang)絡科技有限公司首席(xi)執行官馬春(chun)娥(e)說,如果調(diao)整日(ri)期(qi),還可以清晰地看到肺(fei)部3D影像上(shang)紅(hong)色塊(kuai)狀區域(yu)的擴大(da)或縮小,從而了解病(bing)人(ren)病(bing)情的變化。
據悉,這套人工(gong)智能(neng)輔助(zhu)診斷(duan)系統從除夕開始(shi)研發(fa),2月中旬正(zheng)式投入使用,迄今(jin)已在雷神山醫(yi)院、武(wu)漢市中心醫(yi)院等諸多收治新冠肺(fei)炎(yan)患(huan)者的重點醫(yi)院應用。
在(zai)客流量較大(da)的北京西(xi)站,大(da)批旅(lv)(lv)客正常(chang)通過車站出口,無需停留,而在(zai)工作人員的顯(xian)示屏上(shang),每一位出站旅(lv)(lv)客的頭上(shang)都顯(xian)示出體溫(wen),如遇(yu)體溫(wen)不正常(chang)的旅(lv)(lv)客,系統會自動發出警告。
“這是(shi)我(wo)們(men)專門研(yan)發(fa)(fa)的雙(shuang)光源疫情檢(jian)測設(she)備(bei),它(ta)有一(yi)(yi)個紅外熱成(cheng)像(xiang)儀和一(yi)(yi)個可見光視覺(jue)攝像(xiang)頭,將測溫和視頻(pin)監控結(jie)合(he)在一(yi)(yi)起,每分鐘可以檢(jian)測200多名路過的旅客,便于及(ji)時發(fa)(fa)現體溫異常者(zhe)。”北(bei)京格(ge)靈(ling)深瞳信息(xi)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guan)趙勇(yong)說。
疫情期間,北京市政府向科(ke)技(ji)企業征集(ji)(ji)解決方案:一些人(ren)流密集(ji)(ji)的場所(suo),尤其是(shi)火車站,測量(liang)體溫緩慢,易造成(cheng)人(ren)員(yuan)擁(yong)擠,加劇交叉(cha)感染的風險。為解決這(zhe)一難題,格靈深瞳30多名研發人(ren)員(yuan)大年初二就(jiu)集(ji)(ji)體放棄休假,投入(ru)到(dao)緊張的研發工(gong)作中。
“我們的(de)研(yan)發(fa)工作遇到(dao)了(le)很多難題,比(bi)如,如何將(jiang)紅外(wai)熱成像(xiang)(xiang)儀測量(liang)的(de)體溫和可(ke)見光攝像(xiang)(xiang)頭拍攝的(de)視頻結合在一塊(kuai)屏幕上(shang),戴口罩、帽(mao)子、眼鏡(jing)的(de)人(ren)如何讓人(ren)工智能系統(tong)認(ren)定是人(ren)臉等(deng)。為此,我們在現實場(chang)景中搜集了(le)大量(liang)數據(ju),輸(shu)入系統(tong),并反復(fu)調試,直到(dao)其成熟(shu)。”趙(zhao)勇說,除北京西(xi)站(zhan)外(wai),這套設備已在北京其他100多個人(ren)流量(liang)大的(de)地點投入使用。
2月(yue)27日,北(bei)京卓誠惠(hui)生(sheng)生(sheng)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i)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shi)劑盒獲(huo)批上市(shi)。該試(shi)劑盒僅(jin)需90分鐘左右便可出結果,獲(huo)批上市(shi)后已經用于(yu)疑似病例的診(zhen)斷和高(gao)風險人群的篩查。
截至(zhi)三(san)月中旬,卓誠惠生的(de)病(bing)毒檢測試劑盒(he)產能已經達到每(mei)天10萬人份,累計(ji)已有超(chao)過(guo)40萬人份試劑盒(he)發往武漢(han)等疫情防控一線。
面對(dui)疫情,科研機(ji)構、科技(ji)企業在快(kuai)速診斷(duan)、藥物(wu)篩選、疫苗(miao)研發以及人工智能(neng)(neng)輔助診斷(duan)、智能(neng)(neng)測溫系統研制、醫生在線(xian)咨詢平(ping)臺搭建等方面,爭分奪(duo)秒與病毒“賽跑”,相(xiang)關技(ji)術設(she)備也正(zheng)逐步向海外輸出(chu)。
目前,北京市(shi)科學技術委員會等部門已制定出臺“加(jia)強新冠肺炎科技攻關(guan)”的10條舉(ju)措(cuo),服務保障科研(yan)機(ji)構、高校(xiao)和(he)企業科技攻關(guan),助(zhu)力打贏疫情(qing)防(fang)控阻(zu)擊戰。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