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說元旦,人們(men)容易想(xiang)起的(de)就是(shi)每年公歷1月1日,利(li)用(yong)這一天難得的(de)假期,或是(shi)走親(qin)訪友,或是(shi)與家人團聚。
事實上,在中國(guo)古代,也有“元旦”。只(zhi)不過時間不一致,內(nei)涵和習(xi)俗也要豐富得多。二者(zhe)的區(qu)別,究竟在哪兒呢?

資料圖:紅燈籠。宋文佳 攝
古時“元旦”源頭在哪里?
按字面意思解釋(shi),“元(yuan)(yuan)”謂(wei)之(zhi)“首(shou)”,“旦(dan)”謂(wei)之(zhi)“日(ri)”,兩個字結合起來,可(ke)以引申為(wei)“新年開始的第一天”。所以,“元(yuan)(yuan)旦(dan)”又稱(cheng)為(wei)“三元(yuan)(yuan)”,即歲(sui)之(zhi)元(yuan)(yuan)、月之(zhi)元(yuan)(yuan)、時之(zhi)元(yuan)(yuan)。也就是現(xian)在常(chang)說的“正月初一”。
據說(shuo),古(gu)代(dai)元旦(dan)起(qi)源于三皇(huang)五(wu)帝之一的(de)顓頊,距(ju)今已有5000余年歷史。
唐朝時,房玄齡等人(ren)負責修《晉書(shu)》,里面出現了有關“元(yuan)旦”的記載:“顓帝以孟夏正月(yue)為元(yuan),其實正朔元(yuan)旦之春。”
對元旦比(bi)較(jiao)早的(de)記載,在南朝文(wen)史學家蕭(xiao)子云的(de)詩作《介(jie)雅(ya)》中亦可見到。里邊(bian)提到“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很明確說明它的(de)“開端”意(yi)義。
宋代吳自牧《夢粱錄》中還有“正月朔日,謂之元旦(dan),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ci)為之首 ”的記載。
它的(de)起(qi)源另有(you)一個傳說。相(xiang)傳在(zai)遠古的(de)堯(yao)舜時期,堯(yao)帝勤政(zheng)愛(ai)民,在(zai)老去以(yi)后,把地位禪讓給德才兼備的(de)舜,舜又禪讓帝位給治水(shui)立下大功的(de)禹。他們都做(zuo)了很多好(hao)事,十分受人民愛(ai)戴。

資料圖:敦煌月牙泉小鎮舉行慶元旦大漠篝火晚會。 王斌銀 攝
為(wei)了紀念他們(men),大家就把(ba)堯死后,舜(shun)祭(ji)祀天(tian)地和(he)堯的(de)那天(tian),當做(zuo)一(yi)年的(de)開始(shi)之日,稱(cheng)作(zuo)“元旦(dan)”或(huo)“元正(zheng)”,成為(wei)古代元旦(dan)的(de)由來。
歷法變,“元旦”時間也變
傳說(shuo)固然有趣,但實際元(yuan)旦的(de)來歷與人類(lei)生(sheng)活有密(mi)切(qie)關系。比如做農活,就需要一些(xie)準確的(de)時(shi)間節點。而一年的(de)開始,又有著特別的(de)意義,所以,人類(lei)發(fa)明了(le)歷法。
古人發現(xian)了日夜交(jiao)替、月(yue)缺月(yue)圓和四季輪回的(de)(de)自然現(xian)象(xiang),最終以晝夜交(jiao)替的(de)(de)周期為一“日”,參照月(yue)相變化的(de)(de)周期確(que)定“月(yue)”,谷物成(cheng)熟周期代表了寒來暑往,叫“年”,也就是太(tai)陽繞地球一周的(de)(de)時間。
精確計算上(shang)述(shu)周(zhou)(zhou)期經歷(li)(li)了(le)很長(chang)時間(jian),歷(li)(li)法幾經變化(hua),“元旦”的時間(jian)也跟著變。夏朝使用夏歷(li)(li),以孟(meng)喜月(yue)(元月(yue))為正月(yue);商朝的殷歷(li)(li)以臘月(yue)(十(shi)二月(yue))為正月(yue);周(zhou)(zhou)朝的周(zhou)(zhou)歷(li)(li)又(you)以冬(dong)月(yue)(十(shi)一月(yue))為正月(yue)。
直到漢武帝時期,才不再折騰,當(dang)時規(gui)定(ding)孟喜(xi)月(元(yuan)月)為(wei)正月,把孟喜(xi)月的(de)第一天(tian)(夏歷的(de)正月初(chu)一)叫做元(yuan)旦(dan),自此,一直沿襲至(zhi)清(qing)朝末年(nian)。

資料圖:元旦小長假期間的新年廟會。 劉昌勇 攝
民俗學專家(jia)陳連山表示,民國初年,當時的(de)(de)政府修改歷(li)法,想(xiang)把整個(ge)公歷(li)作為時間體系,把所有的(de)(de)傳(chuan)統(tong)節日均移至公歷(li)時間,于是公歷(li)1月1日被定名(ming)(ming)為“元旦”,傳(chuan)統(tong)的(de)(de)元旦則更(geng)名(ming)(ming)為“春(chun)節”。
怎一個“吃”字了得
古(gu)代是(shi)農(nong)業社會(hui),到了“元旦”,大規模的(de)農(nong)事活動(dong)早已結束,娛樂活動(dong)又少。所(suo)以,大家很快(kuai)琢磨出各種跟吃有關的(de)點子,花樣百出。
南北朝梁宗懔寫了一(yi)本書,叫《荊楚(chu)歲(sui)時(shi)記》,記錄了古代楚(chu)地的各(ge)種節日(ri)風俗。說到元旦時(shi),明確提到拜賀畢,要進椒(jiao)柏酒,飲(yin)桃湯……還(huan)要各(ge)吃一(yi)個(ge)雞蛋。
其中有飲(yin)料(liao)、食品,還有藥物,幾乎涉及生活所需的(de)方方面單(dan),又各(ge)有其特殊含(han)義,表達希望來年福(fu)順安康(kang)的(de)心愿。
比較有趣的(de),是某些地方要吃“湯餅(bing)(bing)”。這(zhe)里的(de)“餅(bing)(bing)”一(yi)般不是指(zhi)(zhi)燒餅(bing)(bing)。北(bei)宋(song)《歲時(shi)雜記》說:“元旦,京師人家多食索(suo)餅(bing)(bing),所謂(wei)年馎(bo)饦,或此(ci)之(zhi)類(lei)。”索(suo)餅(bing)(bing)指(zhi)(zhi)像(xiang)繩(sheng)索(suo)一(yi)樣細長的(de)餅(bing)(bing),長相(xiang)類(lei)似現代的(de)面條(tiao)。

資料圖:師傅們在把制作好的桂花糖年糕擺放整齊。王思哲 攝
明清時,人們(men)喜(xi)歡在元(yuan)旦吃(chi)年(nian)(nian)糕,南方尤其流行。明末《帝京景(jing)物略》提到,正月元(yuan)旦,“夙興盥激,吃(chi)棗糕,日年(nian)(nian)年(nian)(nian)糕”,相當有趣。
不同(tong)地區,年(nian)糕(gao)也換了(le)名字。明正德(de)廣東《瓊(qiong)臺志》記載當地吃春糕(gao):“元旦前以糯粉濈(jí)蔗糖或灰汁(zhi)籠蒸(zheng)春糕(gao)……雜(za)諸果品歲祀,遞割為年(nian)茶,以相饋答。”形(xing)似今天的生日蛋糕(gao)。
小時候的“陽歷年”
當下,人們口(kou)中(zhong)的元(yuan)旦變成了公歷1月1日(ri),各(ge)種(zhong)飲(yin)食老(lao)習俗不見了。民俗學專家高巍(wei)說(shuo),這也就是老(lao)輩兒(er)人口(kou)中(zhong)的“陽歷年”,小時候的元(yuan)旦就像星期天,可以多休息一(yi)天。
但孩子(zi)依(yi)然有孩子(zi)的過(guo)法(fa)。高巍是北京(jing)人,小(xiao)(xiao)時(shi)候家家戶戶擠(ji)在一(yi)個大院子(zi)里,元旦(dan)一(yi)放(fang)假,他就滿(man)院子(zi)串門(men),拉著小(xiao)(xiao)朋友跳房子(zi)、推鐵(tie)環……不(bu)亦樂乎。

資料圖:年味兒濃郁。蒼雁 攝
趕(gan)上天氣冷,他們早(zao)早(zao)往地(di)上潑幾盆(pen)涼水,很快就結了冰(bing)。一群人坐上小冰(bing)車“滑冰(bing)”;也有時候(hou)把二門的門板卸下(xia)來,打乒乓球,能玩得(de)忘(wang)了吃飯。
“元旦跟著(zhu)父親去值班,老聽到(dao)他們(men)(men)說(shuo),過了(le)(le)今天就(jiu)(jiu)是明年。”在(zai)高巍印象中(zhong),有一年元旦,晚上看(kan)著(zhu)書,就(jiu)(jiu)聽到(dao)收音機里響起鐘聲,告訴人們(men)(men)新(xin)的一年到(dao)了(le)(le)。
他說,其實,“陽歷年”也是新年的(de)開始,同樣具(ju)有(you)(you)辭舊迎新的(de)意義。在這個時間點上,人們可以把過去一(yi)(yi)年的(de)日子(zi)捋一(yi)(yi)捋,看看做(zuo)了哪些事情,有(you)(you)沒(mei)有(you)(you)遺憾和失誤。
“元旦(dan),還是應該有一(yi)些儀式感。”高巍說,也可以寫下期待(dai),鼓(gu)勵自己(ji)來年努力實現,去擁抱(bao)新的希望和(he)夢想。(記者 上官云(yun))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