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11月7日電 題:用生命書寫測繪傳奇——記解放軍某部高級工程師張民
李(li)沛功(gong)、王斌、李(li)國(guo)利
54歲的(de)解放軍某部高級工程(cheng)師張民(min)又出發(fa)了(le),這次的(de)目的(de)地是羅布(bu)泊。在這名老(lao)兵眼里,號稱(cheng)“死亡(wang)之海”的(de)羅布(bu)泊只(zhi)是他野外(wai)作業(ye)的(de)一個陣(zhen)地。
野(ye)外作(zuo)業(ye),是地圖(tu)測(ce)繪的(de)一項基礎性工作(zuo),主要(yao)作(zuo)業(ye)工具是全站儀、畫圖(tu)板(ban)、三腳架。張民說,盡管當前的(de)測(ce)繪技術手段不(bu)斷進(jin)步,但涉(she)及到測(ce)繪精度要(yao)求很(hen)高的(de)軍(jun)事(shi)地理信(xin)息,仍然需(xu)要(yao)靠測(ce)繪兵的(de)“鐵腳板(ban)”。
為了將國土精確“復制(zhi)”到(dao)紙(zhi)上(shang),測繪兵必須“走到(dao)、測準”。入伍(wu)38年(nian),張民(min)兩進羅布泊、三入塔克拉瑪干沙(sha)漠、四(si)上(shang)阿爾泰(tai)山、五登喀喇昆侖山,徒步行程累計(ji)15萬公里,翻越海拔(ba)4000米以上(shang)雪山100多座,完成重(zhong)大測繪任務40余(yu)項。
1981年入伍(wu)的張民,在(zai)新兵連時就(jiu)常聽排長講起野(ye)外作業的故事,從那時起就(jiu)對這項能夠四處“旅(lv)游”的工作充滿了向往。然而開始執行(xing)任(ren)務(wu)后(hou),他(ta)才(cai)切身體會到野(ye)外測(ce)量的艱辛與(yu)危險。
昆侖山(shan),常年積雪(xue),山(shan)高地險(xian)。2000年,張民和戰友們第3次來到這里。其中一個測量點,在一條(tiao)長達40余(yu)公(gong)里的山(shan)溝最深處。
山溝兩(liang)側的(de)陡坡(po)峭壁上(shang),時不時滾下足球大小的(de)碎(sui)石,車輛無法通行,他們(men)只(zhi)(zhi)能(neng)雇幾峰駱駝進溝。走到30多公里處(chu),駝掌被磨破(po)的(de)駱駝怎么也不肯再往前走。張民和(he)隊友們(men)只(zhi)(zhi)能(neng)扛起幾十斤重的(de)儀器設備和(he)食(shi)品,手腳并用往前爬,最終完(wan)成地理數據測繪任務。
還(huan)有一次,張(zhang)民和戰友(you)們騎著駱駝在(zai)塔克拉瑪干沙漠里走(zou)了5天(tian)5夜,完(wan)成全部控制點(dian)的(de)測(ce)繪(hui)(hui)任務后途中遭遇(yu)特大沙塵暴。張(zhang)民介紹說,那天(tian),黃沙遮天(tian)蔽日(ri),通訊時(shi)斷時(shi)續,他們蜷縮在(zai)一座沙丘下,緊緊裹(guo)住(zhu)測(ce)繪(hui)(hui)儀器(qi)和剛(gang)剛(gang)完(wan)成的(de)作業圖,甚至做好了被狂沙活埋的(de)準備。
神仙灣(wan)海拔5380米,空(kong)氣(qi)含氧量(liang)不(bu)足平(ping)原一半,他(ta)們(men)一干就是近半年,完成(cheng)了全部地理(li)要素測(ce)繪(hui)……新中(zhong)國成(cheng)立以(yi)來,張民所在單位先后(hou)有18名(ming)測(ce)繪(hui)兵長眠冰峰荒漠(mo),用生命踐行了對軍(jun)事(shi)測(ce)繪(hui)事(shi)業的錚錚誓言。
1990年,張民(min)所(suo)在(zai)的航(hang)測外業隊被上級授(shou)予“冰(bing)峰火洲英雄(xiong)測繪隊”榮譽稱號。28年過去了,當年一同參加授(shou)稱儀式的,如今只剩他一個人依(yi)然在(zai)堅守崗位。
指著懸(xuan)掛在辦公室(shi)的地圖(tu),張民告訴記者:“地圖(tu)上(shang)的每個點位、每個標注,都是測(ce)繪兵(bing)的責任(ren)與榮光(guang)。”
伴隨國防(fang)和軍隊改革的大潮(chao),張民(min)所在(zai)部(bu)隊重新調整組建,而在(zai)測繪(hui)戰線奮戰了(le)38年的張民(min)也到了(le)最高服(fu)役(yi)年限,成(cheng)了(le)所在(zai)部(bu)隊年齡(ling)最大的老兵,他帶出來(lai)的徒弟(di)甚(shen)至已經成(cheng)了(le)他的領導。
羅布泊某重點區域測(ce)繪,是(shi)這支(zhi)部(bu)隊重新調整組(zu)建后上級賦予(yu)的第一(yi)項重大(da)測(ce)繪任務(wu)。
“這次任(ren)務(wu)把(ba)我(wo)捎上,那個(ge)地(di)方我(wo)熟(shu)。”張民主動請纓(ying)。
太陽炙烤著(zhu)的羅布泊,地表(biao)溫(wen)度時常達到70攝(she)氏(shi)度,張民帶領戰友們(men)平均(jun)每天步行20余(yu)公里。
“沙(sha)丘流動性(xing)較大,不能單純依靠導航(hang)儀,要(yao)邊走邊判。”“自(zi)然(ran)環境(jing)和通(tong)行(xing)條件越(yue)是惡(e)劣,數(shu)據越(yue)不能出差錯。”“在(zai)沙(sha)漠上行(xing)走,要(yao)盡量走迎風面(mian)。”……在(zai)4個多(duo)月(yue)的(de)日子里,從測繪專(zhuan)業技術到(dao)荒漠求生技能,張民將自(zi)己(ji)積(ji)累多(duo)年的(de)寶貴經(jing)驗傾囊相授。
因為張民知道,這(zhe)是(shi)他能給羅(luo)布泊(bo)留下的最后一(yi)個印記了。
今年(nian)年(nian)底(di),張民就(jiu)要退休了(le)。凝望著他(ta)那黝黑的臉龐,年(nian)輕的同事們既敬佩又(you)感動(dong)。有人問他(ta):“您干了(le)一輩子(zi)測繪,去的都是(shi)人跡罕至的戈(ge)壁(bi)荒漠,值不值?”
“祖國的山(shan)川大(da)地,處處都有美麗(li)的風景(jing)。”張民說,“作為一名(ming)共和(he)國的測繪(hui)兵,踏遍千(qian)(qian)山(shan)萬水(shui),歷經千(qian)(qian)難萬險,親手繪(hui)制了上百萬平方公里軍(jun)事地圖(tu),這(zhe)是我這(zhe)輩子最大(da)的自豪。”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