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0月18日電? 題:20年藝術經典,見證改革開放壯闊波瀾——寫在第20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開幕之際
新華社(she)記(ji)者孫(sun)麗萍、吳霞
金秋時節,在中(zhong)國(guo)(guo)改革開放的前(qian)沿上(shang)海(hai),首屆(jie)中(zhong)國(guo)(guo)國(guo)(guo)際進口博(bo)覽會即將到來。與此同時,第20屆(jie)中(zhong)國(guo)(guo)上(shang)海(hai)國(guo)(guo)際藝術(shu)節帶著來自全球藝術(shu)界的熠熠星光(guang),華麗登場。
1999年(nian),中國(guo)(guo)上海國(guo)(guo)際藝術節在(zai)上海誕生(sheng)。因(yin)改(gai)革而生(sheng),因(yin)開放(fang)而興。20年(nian)過(guo)去,它已經(jing)蝶變成令(ling)國(guo)(guo)際演藝界趨之若鶩的“前排明星”;20年(nian)來,它打(da)造了一張見證記錄中國(guo)(guo)改(gai)革開放(fang)的文藝“金名(ming)片”,向世(shi)界展(zhan)現中國(guo)(guo)新(xin)形象、新(xin)氣(qi)象;20年(nian),它不忘初心(xin),成為人民大(da)眾的節日,亦是(shi)全球藝術家向往之地(di)。
改革開放:藝術“同心圓”越畫越大
即將于10月19日晚揭幕的第20屆(jie)中國上(shang)海國際藝術節,中外藝術佳作將共同閃耀舞臺。
作為交響(xiang)樂團(tuan)“夢之隊”的琉森音樂節管(guan)弦樂團(tuan)首(shou)次(ci)海外駐節,被封(feng)為現代(dai)芭蕾(lei)“標桿(gan)”的紐約(yue)城市芭蕾(lei)舞團(tuan)首(shou)次(ci)造訪中(zhong)國內地(di)、意大利歌劇(ju)(ju)經(jing)典(dian)《托斯卡》巡演、交響(xiang)神話(hua)《創世秘符》全(quan)球首(shou)演、舞劇(ju)(ju)《敦煌》、話(hua)劇(ju)(ju)《海棠依舊》、紅色芭蕾(lei)舞劇(ju)(ju)《閃閃的紅星》……
藝術(shu)節的“國際性”和“開放度”與日(ri)俱增。琉森音樂節藝術(shu)總監邁克爾·海(hai)弗(fu)里(li)格評論:“上海(hai)作為中(zhong)國的國際大都(dou)會,不僅是經濟中(zhong)心,更(geng)日(ri)益(yi)成為古典音樂的焦點。”
中國上海國際藝術(shu)節一路(lu)走(zou)來(lai)、邊走(zou)邊唱,蹚過的是一條中國文化藝術(shu)的開放河(he)流。
統計顯(xian)示,20年來,共有五大洲70多個(ge)國家和地區(qu)的4萬余名藝術家、700余個(ge)中外(wai)(wai)藝術團體造訪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演了(le)中外(wai)(wai)劇目1000多臺,舉辦了(le)200多項中外(wai)(wai)展博覽會。
藝(yi)(yi)術節(jie)20年(nian)篳路藍縷(lv),為中(zhong)國(guo)(guo)的(de)(de)改(gai)革(ge)開放之(zhi)路留下了斑斕(lan)的(de)(de)藝(yi)(yi)術足跡。與此同時,40年(nian)改(gai)革(ge)開放的(de)(de)中(zhong)國(guo)(guo)記(ji)憶,也(ye)沉淀為藝(yi)(yi)術節(jie)舞臺上眾多(duo)經典(dian)作品:《一(yi)把酸棗》《長恨歌(ge)》《十面(mian)埋伏》《生死場》《鵲橋》《國(guo)(guo)之(zhi)當歌(ge)》《啟航》……一(yi)大(da)批“中(zhong)國(guo)(guo)創作”流光溢(yi)彩。
近(jin)年來,中(zhong)國上(shang)海國際藝術節還推動“絲綢之(zhi)路國際藝術節聯盟”發展,吸引“一(yi)帶一(yi)路”沿線32個國家的124個藝術機構加(jia)入,在世界(jie)藝術版(ban)圖上(shang)將“同(tong)心圓越畫越大”。
中外交融:從容展現文化自信
女媧補天(tian)、后羿射日(ri)、精衛填(tian)海……中(zhong)(zhong)國(guo)音(yin)樂家(jia)協會主(zhu)席、作(zuo)曲家(jia)葉(xie)小綱接受委(wei)約創(chuang)作(zuo)的交響神話(hua)《創(chuang)世(shi)秘(mi)符》,將(jiang)擔綱本屆藝術(shu)節開幕演出。葉(xie)小綱欲(yu)以(yi)交響演繹民族(zu)精神起源(yuan):“生活在當下(xia)中(zhong)(zhong)國(guo),而(er)不知中(zhong)(zhong)國(guo)傳統(tong)文化、遠古傳說和(he)中(zhong)(zhong)國(guo)古典精神,猶如漫步一個偉大的博(bo)物館而(er)對稀世(shi)珍寶視(shi)之(zhi)不見。感謝這個時代(dai),中(zhong)(zhong)國(guo)的開放和(he)繁榮(rong),讓中(zhong)(zhong)國(guo)的藝術(shu)家(jia)能自信、自如地用各種(zhong)藝術(shu)元(yuan)素來(lai)創(chuang)造作(zuo)品,并且把它們帶到舞臺上演出。”
昆曲藝術家(jia)張(zhang)軍同樣喜悅,上海(hai)國際藝術節(jie)將他推向(xiang)了更大的世界(jie)舞臺(tai)。
2016年,藝術節拋(pao)給張軍一(yi)個繡球——委約(yue)他創作當代昆(kun)曲(qu)《我,哈姆雷特》。誰曾(ceng)想(xiang),這個大膽(dan)跨界、融匯古今東西(xi)的(de)昆(kun)曲(qu)“獨角戲”,受到國際(ji)藝壇熱烈(lie)追捧,迄今已經(jing)去(qu)過英國莎士比亞故(gu)鄉(xiang),去(qu)過紐約(yue),越走越遠。
“中(zhong)(zhong)國日益開放(fang),中(zhong)(zhong)國藝(yi)術家的眼(yan)光也越來越寬廣(guang)了(le)。在面(mian)對世(shi)(shi)界一(yi)體化的時(shi)候,藝(yi)術家可以(yi)做什么?我深(shen)深(shen)覺得,當然可以(yi)去演《牡(mu)丹亭》《長生殿》,但也可以(yi)有另一(yi)種選擇——用世(shi)(shi)界語言講(jiang)中(zhong)(zhong)國故事、用中(zhong)(zhong)國語言來講(jiang)好世(shi)(shi)界的故事!”張軍說。
用世界(jie)元素(su)創(chuang)作(zuo)中(zhong)(zhong)國故(gu)事,用中(zhong)(zhong)國語言講好世界(jie)故(gu)事……在中(zhong)(zhong)國上海(hai)國際(ji)藝(yi)(yi)術(shu)節的舞臺(tai)上,正涌現越來越多(duo)(duo)的青年藝(yi)(yi)術(shu)人(ren)才、越來越多(duo)(duo)的精彩創(chuang)意。中(zhong)(zhong)國上海(hai)國際(ji)藝(yi)(yi)術(shu)節的“扶(fu)持(chi)青年藝(yi)(yi)術(shu)家計(ji)劃”是一個(ge)獨創(chuang)品牌,迄(qi)今藝(yi)(yi)術(shu)節已委(wei)約71位(wei)青年藝(yi)(yi)術(shu)家創(chuang)作(zuo)了59部(bu)原創(chuang)作(zuo)品。這些(xie)充滿自信、跨界(jie)中(zhong)(zhong)西的藝(yi)(yi)術(shu)創(chuang)造,許多(duo)(duo)都受(shou)邀(yao)跨國演(yan)出。
服務大眾:讓整座城市都發光
在上海打造亞洲演藝之都,邁向(xiang)全(quan)球(qiu)卓越(yue)城(cheng)市的(de)征程之中,藝術(shu)節這一席(xi)流動的(de)盛筵,不僅屬于藝術(shu)“大(da)咖(ka)”們,更為人民(min)大(da)眾帶來享(xiang)受。
中國(guo)上海(hai)國(guo)際藝術(shu)節從(cong)創(chuang)辦之初就定下了(le)(le)“人民大眾(zhong)的節日(ri)”這(zhe)一宗旨,致力(li)于提升人民大眾(zhong)的文化獲得感(gan)。20年來,藝術(shu)節的演出、展覽、講(jiang)座,在上海(hai)的每個角落都留下了(le)(le)印記(ji)。藝術(shu)氣息也(ye)由此深刻融(rong)入上海(hai)城(cheng)市(shi)氣質之中。
一座城市的胸襟和視(shi)野,決(jue)定了藝術節的影響(xiang)力半徑。上海國際藝術節不僅覆蓋(gai)上海,更輻射廣泛地域。2018年,藝術節內蒙古分(fen)會場開幕,這是(shi)藝術節首次設(she)立(li)的北方分(fen)會場。而近(jin)幾年來(lai),“長三角(jiao)共建共享”持續成為(wei)藝術節關鍵詞。
今(jin)年(nian)中國(guo)上海國(guo)際藝術節舉辦期間,江蘇文化周(zhou)將帶來歌劇(ju)《運(yun)之河》、話劇(ju)《雨(yu)花臺》、舞劇(ju)《記憶深處(chu)》、歌劇(ju)《二泉》。而(er)滬蘇浙皖共(gong)同主辦的“長(chang)三角地區國(guo)家公共(gong)文化服務(wu)(wu)體系(xi)示范區合作機(ji)制”也將在上海市長(chang)寧(ning)區啟動,發出宣言,助推長(chang)三角公共(gong)文化服務(wu)(wu)大繁榮。
“上海國際藝術節就像一條藝術紐帶,把上海和全世(shi)界最(zui)美好(hao)的(de)那(nei)些城(cheng)市連綴(zhui)在一起,讓整座(zuo)城(cheng)市都(dou)發光(guang)。這里(li)不僅有(you)絢麗的(de)城(cheng)市景觀,也(ye)有(you)‘精(jing)神花(hua)園’。這里(li)不光(guang)有(you)金融、貿易(yi),還有(you)創(chuang)意和創(chuang)作。”著名作曲家(jia)譚盾說。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