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青島8月3日電 題:自主“智造”才能走得更遠——記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負責人張連鋼
新華社記(ji)者(zhe) 榮(rong)啟涵
青島前(qian)灣港區,一(yi)段長2088米的岸線(xian)上,龐(pang)大的碼頭竟空無一(yi)人。
目之所(suo)及,只有38輛無人(ren)駕駛的碼(ma)頭導引車(AGV)有序穿梭往來,鱗次櫛比(bi)的碼(ma)頭裝(zhuang)卸設備(bei)自主操作(zuo),一個個集裝(zhuang)箱從(cong)船上(shang)運到堆點,作(zuo)業效率不斷刷新紀錄——這“行云流水”的畫面不是電(dian)影拍攝現場,這里是中國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zhuang)箱碼(ma)頭。
作為亞洲首個(ge)全(quan)自動化集裝箱(xiang)碼頭,這一(yi)項目(mu)通過自主創新形成(cheng)了(le)可(ke)復制(zhi)、可(ke)推廣(guang)、可(ke)商業化運營的(de)(de) “青(qing)島模式”,成(cheng)就了(le)港航界的(de)(de)“中(zhong)國(guo)智造”。
這背后,有這樣一個自稱“開雜貨(huo)鋪”的人(ren)。
盛(sheng)夏時(shi)節,頂著烈日(ri)趴(pa)在欄桿(gan)上(shang),青(qing)港國際副總(zong)工(gong)(gong)程(cheng)(cheng)師(shi)、全自動化集裝(zhuang)箱碼(ma)(ma)頭負責人張(zhang)連鋼仔細觀察(cha)著集裝(zhuang)箱的運輸(shu)過(guo)程(cheng)(cheng),興奮地指著遠(yuan)處對記者(zhe)說:“就在那里,自動化碼(ma)(ma)頭二期工(gong)(gong)程(cheng)(cheng)已(yi)經開工(gong)(gong)了(le),泊位(wei)增(zeng)加(jia),擴容后效(xiao)率會更(geng)高。”
自1983年8月畢業后來到青(qing)島港(gang)工作,張連(lian)鋼管過設備運(yun)行(xing)、環保節(jie)能、標準化……算得上是港(gang)口碼頭(tou)“全才”。35年風雨洗禮,他幾乎見(jian)證了青(qing)島港(gang)前灣港(gang)區從(cong)1個到25個泊位的發展全過程。
2013年10月(yue),大病初愈的(de)張連鋼回到他(ta)熟悉的(de)港(gang)口,隨(sui)即被集團任命為全自動(dong)化碼頭項目組組長(chang)。
這項任(ren)務,讓(rang)他(ta)將醫生千般叮囑“要多休(xiu)息”的(de)話全然拋到腦(nao)后。用他(ta)的(de)話說,如果在這一領域實現突破會比任(ren)何藥都更有效,對(dui)自動化碼頭的(de)渴望,“中國港口人”等了太久也渴望了太久。
彼時,集港口科(ke)技之大成的全自動化碼(ma)頭仍是西方國(guo)(guo)家“專利”。作為(wei)港口大國(guo)(guo)的中(zhong)國(guo)(guo),在(zai)(zai)碼(ma)頭管理(li)、運營等(deng)方面已走(zou)在(zai)(zai)世界前列,卻唯獨在(zai)(zai)自動化碼(ma)頭上遲(chi)(chi)遲(chi)(chi)不前。
“我們能建最大的碼頭、做(zuo)物流強港,但(dan)必(bi)須成為科技(ji)(ji)型大港才有競爭力。”張連鋼清(qing)楚地知道,全自動化(hua)碼頭可謂中(zhong)國港口事業科技(ji)(ji)轉型升級的孵化(hua)器。
到(dao)國外自動化碼頭考察,對方不提(ti)供(gong)任何數(shu)據(ju)、技術參(can)考,不能拍照、攝(she)像,抬高技術壁壘(lei),生怕(pa)被學了去。
張(zhang)連(lian)鋼和他11個人的團隊憋著一股勁兒,“要給中國人在這(zhe)個行業里爭(zheng)口氣。”
許多外國(guo)公司(si)認為中國(guo)并不具備獨(du)立建設(she)的(de)能(neng)力,紛紛提出(chu)承接青島港自動化碼頭的(de)設(she)計方案(an)。但(dan)經過比選(xuan)研究,這(zhe)些方案(an)統(tong)統(tong)被張連鋼否決了。
“國外自動化碼頭(tou)建設周期長,而(er)且采用的(de)是固定化、程(cheng)式(shi)化方案,不符合(he)我(wo)們(men)的(de)實際需要(yao)。”憑借對(dui)碼頭(tou)工作的(de)熟悉,張連鋼打(da)定主意:沒(mei)人比我(wo)們(men)更了解(jie)青島港(gang)的(de)操作需要(yao),我(wo)們(men)要(yao)自己做(zuo)成這件事!
然而,擺在他們(men)面前(qian)的卻是無經驗(yan)、無資料、無外援的“三(san)無”狀(zhuang)況。
從(cong)一無所有到最終設計(ji)完(wan)成,2000余次會議,每個細分領域都形成了幾萬字的報告,運用計(ji)算(suan)分析、逆向推導、模擬仿真等各(ge)種方法縝密推進,僅僅一個閘口就設計(ji)了不下40個方案……
10個月后,一個輪廓(kuo)清晰(xi)的(de)碼頭形(xing)象在張(zhang)連鋼腦海(hai)中漸(jian)(jian)漸(jian)(jian)成型(xing)了(le)。
設計伊始,張連鋼和團隊(dui)就(jiu)打破常(chang)規,全盤統籌(chou)碼頭卸載、運(yun)(yun)送、堆放、出(chu)貨各環(huan)節,防(fang)止日后出(chu)現(xian)西方一些自動化碼頭銜接(jie)不力、運(yun)(yun)營不佳的狀況(kuang)。
無人駕駛的(de)(de)碼頭(tou)(tou)導引車既(ji)是(shi)全自動(dong)化碼頭(tou)(tou)的(de)(de)核心技術,也是(shi)世界共性難(nan)題。自信滿(man)滿(man)的(de)(de)德國工廠(chang)帶來(lai)了(le)(le)自以為無人能比的(de)(de)鉛酸電池方(fang)案。沒承想,這個(ge)在全世界暢行無阻的(de)(de)方(fang)案,卻(que)在青島港栽了(le)(le)跟頭(tou)(tou)。
“鉛酸電池重量大,碼頭所(suo)有車(che)上的電池加起(qi)來(lai)有2000多噸重,對基(ji)建(jian)壓力(li)大。”“成本高,每周光電池就淘汰一(yi)卡車(che)。”“不適合北方(fang)氣(qi)候,低(di)溫條件無法(fa)運行。”一(yi)連(lian)串(chuan)有理有據(ju)的質疑(yi),讓對方(fang)啞口(kou)無言。
經過無數次分析推演,張(zhang)連(lian)鋼確定(ding):具有(you)循環壽命長(chang)、耐低溫、放電倍率大等屬性的(de)鈦鋰電池才(cai)是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的(de)選擇(ze)。
就這樣,張連鋼他(ta)們挑(tiao)戰了世界自動化碼頭建設的(de)傳(chuan)統(tong)(tong)——把電池(chi)重量從13噸減為2噸,循(xun)環壽(shou)命從2年延長(chang)為10年,水(shui)平(ping)運輸系統(tong)(tong)比國外節(jie)省成本(ben)2億多元(yuan)。
“張總(zong)對(dui)技術的追求從無止境。”自(zi)動引導車(che)項(xiang)目組孫秀良說:“他的腦(nao)子就像(xiang)一(yi)臺高速運轉的‘電腦(nao)’,一(yi)個(ge)方案剛驗(yan)證成功,沒想到他說,我(wo)還(huan)有第(di)二個(ge)方案,咱再驗(yan)證試試。”
憑著精益求精的(de)韌勁,一(yi)連串的(de)“首創”組成了中國自(zi)主(zhu)技術支撐(cheng)的(de)自(zi)動化(hua)碼頭:
首創自(zi)動(dong)導(dao)引車自(zi)動(dong)循環充(chong)電(dian)技術,作(zuo)業循環過程中自(zi)動(dong)完成電(dian)能補充(chong);
首(shou)創(chuang)機器(qi)人自動拆裝(zhuang)集(ji)裝(zhuang)箱扭鎖(suo)系統(tong),實現生產(chan)全(quan)程全(quan)自動化;
首創軌(gui)道吊“一鍵錨定”裝置,2分鐘內自動完成防(fang)風(feng)錨定,解決堆場(chang)機械瞬間防(fang)風(feng)難題;
……
“有(you)多精(jing)益求精(jing)呢?”記(ji)者問他身邊的(de)人。小伙子們(men)露(lu)出(chu)調皮(pi)的(de)笑,紛(fen)(fen)紛(fen)(fen)指向他口袋里的(de)計算器。
老式(shi)的(de)卡西(xi)歐(ou)計算(suan)器他用了(le)35年,從(cong)上班第一(yi)天(tian)起就隨身攜帶。“碼(ma)頭(tou)安全是(shi)重中之重,容不得(de)差錯。”張連鋼說,很(hen)多數(shu)字只有反(fan)復驗算(suan),才(cai)能找到最(zui)優答(da)案。
在國(guo)外需(xu)要最少8年建(jian)成的全自動化(hua)碼頭(tou),青島港只用了3年多便實現商業化(hua)運營。這背(bei)后(hou)的壓(ya)力,張連(lian)鋼總是輕描淡寫略過。
項(xiang)目(mu)進入攻堅期的(de)一天早上,他起床(chuang)時(shi)突然發現,自己從肚子到腿上布滿(man)了(le)(le)紫紅(hong)色的(de)“血斑”,嚇(xia)得心里(li)一哆嗦(suo)。家人問了(le)(le)醫(yi)生才知(zhi)道(dao),這(zhe)是壓力(li)過大引發的(de)紫癜,這(zhe)些“印(yin)記”伴隨了(le)(le)他很(hen)長時(shi)間。
每每看(kan)著他不肯停歇的背(bei)影,妻子只能偷偷抹一把淚,輕聲囑咐:“別太拼。”
從項目啟(qi)動開始,團隊(dui)就(jiu)自(zi)發形(xing)成(cheng)了一個(ge)習慣:每周工作(zuo)6天,年節假期大(da)家(jia)主(zhu)動縮短休假時(shi)間(jian)……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這(zhe)是(shi)張(zhang)連鋼最喜歡的一首歌,帶著(zhu)一支平均(jun)年(nian)齡(ling)30出(chu)頭的團隊,他們從不(bu)認為(wei)自己是(shi)“英雄”,只想帶著(zhu)真心(xin)全力以赴實現(xian)心(xin)中的夢。
運營以來,青島港全(quan)自動(dong)化集裝(zhuang)箱碼頭實現了單機平均作業效(xiao)率已穩(wen)定達到(dao)每小時33自然箱的全(quan)球最高效(xiao)率,開創了低成本、短周期、全(quan)智(zhi)(zhi)能、高效(xiao)率、更(geng)安全(quan)、零(ling)排(pai)放的智(zhi)(zhi)慧(hui)港口中(zhong)國方(fang)案(an)。
不久(jiu)前在英(ying)國倫敦(dun)召開的全(quan)球自(zi)動化碼頭(tou)峰會上,青(qing)島港全(quan)自(zi)動碼頭(tou)再捧(peng)桂冠,榮獲最佳效(xiao)率獎。
如(ru)今(jin),張連鋼仍喜歡經常到碼(ma)頭觀察(cha)運轉中的每個動作,邊(bian)看(kan)邊(bian)琢磨。
“中國(guo)全自動化(hua)集裝(zhuang)箱碼頭不(bu)(bu)會(hui)滿(man)足(zu)于此,不(bu)(bu)會(hui)就(jiu)此止步。”港口(kou)風大,張(zhang)連鋼站得筆直,深情地望著一片忙碌的(de)裝(zhuang)卸景象(xiang)說,“我(wo)們是后來者,但不(bu)(bu)能(neng)盲從(cong)國(guo)外經驗模式。從(cong)實際出發的(de)中國(guo)港口(kou)‘智造’,才能(neng)走得更遠。”
-
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首年吞吐量突破79萬標準箱
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11日迎來運營一周年。一年來,這個碼頭多次刷新作業效率,完成船舶裝卸作業663艘次,完成集裝箱吞吐量79.48萬標準箱,船舶準班率達100%。2018-05-11 19:51:18
-
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減少操作人員85%
集裝箱卡車沒有車頭自動行駛,堆碼叉車在無人駕駛狀態下自動堆放集裝箱……這不是科幻電影,而是青島港11日啟用的全自動集裝箱碼頭作業現場。2017-05-11 18:32:02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