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 題:高質量發展必須依靠改革開放來推動——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解讀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路徑
新華社記(ji)者胡璐、韓潔
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的(de)(de)關(guan)(guan)鍵節點上,世界(jie)關(guan)(guan)注,中國經濟(ji)發展(zhan)不斷(duan)創造奇跡的(de)(de)背后(hou),成功的(de)(de)密碼是什(shen)么?進入新(xin)時代的(de)(de)中國經濟(ji),將如何在新(xin)一(yi)輪改革開放中實(shi)現高質量發展(zhan)?
“習近平新時代中(zhong)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shi)黨的十八大以來(lai)我國經濟發(fa)展(zhan)取得歷史性(xing)成就、發(fa)生(sheng)歷史性(xing)變革的根本保(bao)證,也是(shi)實現更高質量(liang)、更有效率發(fa)展(zhan)必須(xu)長期(qi)堅持的指(zhi)導思想。”
在17日中(zhong)國社會(hui)科(ke)學院經濟(ji)研究所舉辦的紀念(nian)改革開放40周(zhou)年(nian)暨《經濟(ji)研究》復刊40周(zhou)年(nian)論壇上,中(zhong)央財(cai)經委員(yuan)會(hui)辦公室(shi)副(fu)主(zhu)任楊偉民詳(xiang)解習近平新時(shi)代(dai)中(zhong)國特色社會(hui)主(zhu)義經濟(ji)思(si)想指引下(xia)的新時(shi)代(dai)中(zhong)國經濟(ji)發展路(lu)徑(jing)。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楊偉民說(shuo),中國經(jing)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經(jing)驗,就是(shi)根(gen)據發展階段(duan),制訂發展目標,從而最大限度凝聚全社會共識,一步(bu)一個腳(jiao)印向前邁進。
為什么要(yao)發(fa)(fa)展,為了誰發(fa)(fa)展,正確理(li)解發(fa)(fa)展目的(de)才能更(geng)好推(tui)進高質量發(fa)(fa)展。
“過去我(wo)們提出以(yi)經濟建(jian)設(she)為(wei)(wei)中心(xin),但執行過程中存在著以(yi)GDP為(wei)(wei)核(he)心(xin)、以(yi)GDP論英雄的傾向。”楊(yang)偉民說,今天我(wo)們仍然要(yao)堅持以(yi)經濟建(jian)設(she)為(wei)(wei)中心(xin),但經濟建(jian)設(she)必須為(wei)(wei)了滿足人民對(dui)美好生活(huo)的需要(yao),要(yao)堅持以(yi)人民為(wei)(wei)中心(xin)的改革價值導向。
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
當(dang)前(qian)我國經濟進入到(dao)高質(zhi)量(liang)發(fa)展的(de)(de)新階段。對此,楊偉民解釋說,當(dang)一個國家經歷了起(qi)飛階段高速增長(chang)后,必然進入到(dao)更高的(de)(de)發(fa)展階段。
在楊(yang)偉民看來,從(cong)“三(san)期疊加”,到經濟發展(zhan)新常態(tai),再到高(gao)質量發展(zhan)階段,三(san)個發展(zhan)階段是內在邏(luo)輯統(tong)一,逐步遞進的,也是實踐的發展(zhan)和(he)認識深化的過(guo)程。
“現在我(wo)國需(xu)求結構發(fa)生了(le)很大變(bian)化(hua)(hua),資(zi)源環境(jing)承載能(neng)力減弱,污染排放(fang)總量超出了(le)環境(jing)容量。”楊偉民(min)說,因為(wei)支撐中國經(jing)濟過去高速(su)增長的需(xu)求結構和供給條件已經(jing)改變(bian),2012年(nian)(nian)到2016年(nian)(nian)期(qi)(qi)間我(wo)國經(jing)濟增速(su)放(fang)緩實際(ji)是(shi)發(fa)展(zhan)階(jie)段變(bian)化(hua)(hua)的結果,而不是(shi)所謂周期(qi)(qi)性的短期(qi)(qi)變(bian)化(hua)(hua)。因此(ci),去年(nian)(nian)以來(lai)我(wo)國經(jing)濟增速(su)企穩,也不是(shi)新周期(qi)(qi)的開始,只是(shi)正常(chang)波(bo)動。
進入高質量發(fa)(fa)展(zhan)階段,我(wo)國經濟發(fa)(fa)展(zhan)的理(li)念和路徑(jing)也隨之發(fa)(fa)生(sheng)變化(hua)。楊(yang)偉民(min)認為,高質量發(fa)(fa)展(zhan)包含六(liu)個方(fang)面:
一是保持增長、就業(ye)、價格、國際收支等指(zhi)標的均衡(heng);
二是促進(jin)產(chan)業體系的現(xian)代化,生產(chan)方式的平臺化、網(wang)絡化和智能化,要有一批核心技術、產(chan)品或零部件;
三是保(bao)持農業、工業、服務業協(xie)調發展(zhan);
四是促進資源空(kong)間(jian)均衡;
五是實現投資(zi)有回報、企業有利潤、員工有收入、政府有稅收;
六是著力(li)提高資(zi)本、勞(lao)動、資(zi)源等要(yao)素效(xiao)率(lv),更重視提高人才、科(ke)技、數據、環境(jing)等新(xin)的生產(chan)要(yao)素效(xiao)率(lv)。
楊(yang)偉民說,在此背景下,經(jing)濟宏觀調控必須要適應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和經(jing)濟形勢(shi)變化(hua),要從(cong)擴大(da)需求為(wei)主轉向(xiang)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wei)主線。
高質量發展必須依靠改革來推動
過去40年中(zhong)國經濟(ji)(ji)取(qu)得的發展成就靠的是改革開(kai)放(fang),楊偉民認為,中(zhong)國經濟(ji)(ji)實現高質量(liang)發展也(ye)必(bi)須(xu)依靠進一(yi)步改革開(kai)放(fang)。
他(ta)說,社會主義市場(chang)(chang)經濟,必須遵循市場(chang)(chang)決定資源配(pei)置(zhi)的(de)(de)經濟規律(lv),需要大幅度(du)減(jian)少政府對資源的(de)(de)直接配(pei)置(zhi),推動資源依據市場(chang)(chang)規則、市場(chang)(chang)價格、市場(chang)(chang)競爭配(pei)置(zhi),實現效(xiao)益(yi)的(de)(de)最(zui)大化和(he)效(xiao)率(lv)的(de)(de)最(zui)優化。同時(shi),也要通過宏觀調控、公共服務、市場(chang)(chang)監管、社會管理、保護環境等(deng)更(geng)好發揮政府作用。
“改革永遠(yuan)在路上。”楊偉民說,進(jin)入經(jing)濟發(fa)展(zhan)的新(xin)時代(dai)(dai),關鍵要(yao)堅持黨中央對經(jing)濟工作的集中統一(yi)領導,以習近平新(xin)時代(dai)(dai)中國特色(se)社會(hui)主(zhu)義經(jing)濟思想為指引,強(qiang)調穩中求進(jin),保持戰略(lve)定力,實施(shi)好一(yi)系(xi)列新(xin)發(fa)展(zhan)戰略(lve),建(jian)設(she)現(xian)代(dai)(dai)化經(jing)濟體系(xi),實現(xian)經(jing)濟高質量發(fa)展(zh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