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四川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及周邊(3月29日無人機拍攝)。血濃于水,手足情深。新華社記者薛玉斌攝
新華社成都(dou)5月6日電(dian)(記者周相吉(ji) 肖林(lin) 許茹)汶川地震(zhen)十周年之際,記者重返震(zhen)區(qu),到(dao)處(chu)可見漂(piao)亮整潔的(de)(de)(de)樓房聳立,也在青山(shan)綠水間感受到(dao)震(zhen)區(qu)群眾的(de)(de)(de)感恩之心(xin)。“涌泉(quan)之恩、滴水相報”——這是記者聽到(dao)當地群眾說得最多的(de)(de)(de)話語。
汶川縣(xian)映(ying)秀鎮,“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如今已(yi)變(bian)成景(jing)區。古色(se)古香的集鎮路面干凈,餐館(guan)、茶(cha)館(guan)、土特產店鋪林立。不時(shi)可見過往游客拿出手(shou)機拍照。
映(ying)秀鎮中灘堡村支(zhi)部書記楊云兵說(shuo),來自全國各(ge)地的人(ren),為映(ying)秀的搶險救(jiu)援和災后(hou)重建(jian)付出(chu)了巨大心血。“全國大愛匯聚這里(li)才(cai)有了映(ying)秀的今(jin)天,我們(men)不能忘記。”
在汶(wen)川震區,村(cun)民們(men)跟(gen)楊(yang)云兵一(yi)樣。汶(wen)川縣水(shui)磨鎮(zhen)郭家壩村(cun)的(de)(de)村(cun)民殷書(shu)建清楚地記得,汶(wen)川地震發生后,鎮(zhen)上(shang)通往外(wai)界(jie)的(de)(de)唯一(yi)一(yi)條路被滾落的(de)(de)山石(shi)阻斷,沒有(you)通訊、沒有(you)道路的(de)(de)水(shui)磨鎮(zhen)一(yi)時間成為“孤(gu)島”。“看到部隊沖(chong)鋒舟的(de)(de)那一(yi)刻,我就知道我們(men)有(you)救(jiu)了。”殷書(shu)建說,水(shui)磨鎮(zhen)到漩口鎮(zhen)的(de)(de)5公(gong)里(li)道路終于打(da)通,鎮(zhen)上(shang)200多名(ming)傷員(yuan)被轉移了出去。
5年(nian)后,與水磨鎮相距約200公里的四(si)川蘆山(shan)(shan)發生地震。地震4小時后,殷書(shu)建和(he)郭家壩村(cun)、老(lao)人村(cun)的村(cun)民共(gong)20人向蘆山(shan)(shan)進(jin)發。
“開車(che)3個多小時,我們又徒步了(le)3個小時,終于到達了(le)震中(zhong)蘆山縣(xian)。”殷(yin)書建說。在蘆山,來自水(shui)磨(mo)鎮的(de)這支救(jiu)援隊(dui),從地震廢墟中(zhong)救(jiu)出4名幸存者。
十年來,從(cong)(cong)抗震救災到(dao)災后重建(jian)和震區振(zhen)興,來自祖(zu)國和社會的大愛匯聚到(dao)這里,當地群(qun)眾感(gan)受到(dao)各(ge)界的涌泉之恩。“無(wu)論怎么感(gan)恩,相對國家和社會的大愛,我們都太微不足(zu)道,我們要從(cong)(cong)自己做起(qi),從(cong)(cong)點滴做起(qi)。”楊云兵說。
滴水不斷(duan),就能匯聚成(cheng)涓涓流水。在(zai)汶川(chuan)震(zhen)區(qu),村民們(men)以實際(ji)行動詮釋著他們(men)的報恩(en)感恩(en)之心(xin)。
2010年,玉(yu)樹地震發(fa)生(sheng)后,在北川板房區賣衣服(fu)的小販,攔住剛剛進貨(huo)(huo)回來(lai)的小貨(huo)(huo)車,直接把(ba)車上的衣物打包發(fa)往玉(yu)樹災區。
2017年6月24日,茂縣發生(sheng)山體高位滑坡,掩埋山腰村(cun)莊(zhuang)。楊(yang)云兵和映(ying)秀(xiu)群眾一道,自(zi)發前往支(zhi)援。一位在(zai)茂縣救(jiu)援現場(chang)的(de)退(tui)役軍人告(gao)訴記者,在(zai)四(si)川救(jiu)災一線,周邊(bian)群眾會自(zi)發送來飯菜,他們的(de)感恩報恩之心格外真誠(cheng)。
對大(da)多數震區群(qun)眾而言,熱(re)心公益、幫(bang)扶他人已經(jing)變成一種自(zi)覺。
今年春(chun)節,汶(wen)川縣(xian)映(ying)秀(xiu)鎮周(zhou)邊一個村(cun)落發(fa)(fa)生火情,映(ying)秀(xiu)村(cun)民(min)自(zi)發(fa)(fa)買了大(da)(da)(da)米、食(shi)用油前去看(kan)望。映(ying)秀(xiu)鎮黨委書(shu)記蔡代敏說,這些都是(shi)群眾(zhong)自(zi)發(fa)(fa)的(de)(de),黨委政府并未要(yao)求他們這么做。“村(cun)民(min)都懷著感(gan)恩的(de)(de)心傳遞著大(da)(da)(da)愛,這已經變成大(da)(da)(da)家(jia)的(de)(de)自(zi)覺行動了。”
在(zai)汶川映秀(xiu)鎮,利用災后重建安(an)置房屋開辦豆(dou)花飯莊的楊(yang)云剛說(shuo),在(zai)震區無論多大的矛盾,如今都煙消云散。鄰(lin)里(li)有(you)難(nan),大家(jia)都會互相幫襯。“經歷過生死,患(huan)難(nan)與共(gong),誰(shui)會在(zai)意其他的東西(xi)呢?”楊(yang)云剛說(shuo),社會各界的無私幫助,更讓我們在(zai)心(xin)底埋下感恩的種子。
蔡(cai)代敏說,災(zai)后重建,大家倍加(jia)珍惜親情(qing)友情(qing),也(ye)更加(jia)懂得(de)感恩(en)和關(guan)愛他人。
在(zai)汶川震(zhen)區的(de)集(ji)鎮(zhen)鄉村,一棟棟漂亮的(de)民居掩映在(zai)山花、綠葉(xie)間。在(zai)一些(xie)農(nong)村聚居點(dian)或健身廣場,一些(xie)老年人(ren)在(zai)悠閑地散步。時間沖(chong)淡了(le)人(ren)們的(de)傷痛,聚合(he)了(le)人(ren)們的(de)感恩(en)之心(xin)。
今年,汶川縣(xian)將5月12日確立為(wei)汶川“感(gan)恩日”。
愛的(de)涌(yong)泉,一定會奔流不息。
- 
用感恩的心傳遞愛的事業——天獅集團第三次創業故事之四
2018-03-28 14:12:28
- 
汶川地震10周年慈善圖片展在港舉行
這場展覽由香港福幼基金會主辦,以圖文形式介紹這一組織在香港各界人士支持下為災后不同階段所做工作。2018-04-03 22:04:41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