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she)北京1月(yue)30日電 題:“洋記者”眼(yan)中的中國航(hang)天員(yuan):永不放棄的夢想
新華社記者 海(hai)倫·本特利
2003年10月,在繞行地球14周、飛行60萬(wan)公里后,楊利偉安全返回地球。
那(nei)一(yi)刻(ke),像(xiang)千百萬中(zhong)國(guo)人一(yi)樣,飛行員王亞平被她所(suo)看到的畫面(mian)深(shen)深(shen)吸引。對(dui)她來說,那(nei)些鏡頭(tou)不只(zhi)意味著(zhu)成(cheng)就。她從(cong)中(zhong)看到了機遇。“他(ta)是中(zhong)國(guo)第(di)一(yi)位(wei)男性航天員。那(nei)誰會(hui)是第(di)一(yi)位(wei)女性航天員呢?”
生逢其時
在位于北京(jing)北部的(de)航(hang)天城,記者見到(dao)了王亞(ya)平。
采訪期間,王(wang)亞平(ping)坐(zuo)姿(zi)筆挺,雙手(shou)交疊平(ping)放在(zai)膝蓋上,唯一的動作是偶爾拿起(qi)保溫杯(bei)喝口水,給人冷靜和克制(zhi)的印象。后來(lai)(lai)她(ta)告訴記者,對從事(shi)航天員這份工作的女性(xing)來(lai)(lai)說,這是最(zui)基(ji)本的特質。
“我們控制宇(yu)宙飛船,要時(shi)刻保持清醒(xing)的(de)意識。你必須學會控制你的(de)自然反應(ying)。”王亞平說。
記者采訪了(le)三位航天員,向每個(ge)人(ren)都(dou)提了(le)同一個(ge)問(wen)題:是(shi)(shi)什么特質(zhi)讓你們被選為航天員?三個(ge)人(ren)都(dou)表現出令人(ren)吃(chi)驚(jing)的(de)坦率(lv)和(he)謙遜。是(shi)(shi)的(de),他(ta)們資質(zhi)不凡(fan),但是(shi)(shi)他(ta)們說,最重要的(de),是(shi)(shi)他(ta)們都(dou)生逢(feng)其時。
“我可能不是(shi)最(zui)棒(bang)的(de)(de),但我是(shi)最(zui)合適的(de)(de)那(nei)一(yi)位(wei)。中國正在走向繁榮(rong),空間站工程也全面展開。”王亞平(ping)說。
堅持不懈
自中國人(ren)民解放軍航天(tian)員(yuan)大(da)隊1998年成立至今(jin),中國已成功培(pei)訓21名航天(tian)員(yuan)。其(qi)中,11名進入太(tai)空。他們共完成了(le)(le)六次載人(ren)航天(tian)飛行任務(wu),進行了(le)(le)超過100項科(ke)學(xue)實(shi)驗,環繞地球飛行68個日(ri)夜。
即使(shi)在航天城(cheng),目光所及(ji)之(zhi)處,也很(hen)容易找到(dao)像記者一(yi)(yi)樣從未(wei)有(you)機會從太空俯瞰地球的人(ren)(ren)。然而(er)對于有(you)一(yi)(yi)個人(ren)(ren)來說,這一(yi)(yi)夢想曾經觸手可及(ji)。
最(zui)近的一(yi)次(ci)機(ji)會,是(shi)2016年(nian)的神舟十一(yi)號(hao)載(zai)人(ren)飛行任務。
當神十(shi)一乘組安全返回(hui)地(di)球,鄧清明(ming)也回(hui)到了(le)家。還未(wei)同妻子、女兒打招(zhao)呼(hu),他便直(zhi)接走(zou)進了(le)洗手間(jian),打開水龍頭,淚(lei)流(liu)滿面。
鄧(deng)清(qing)明沒(mei)有入(ru)選神十一(yi)乘組。在中國1998年選取的第一(yi)批14名(ming)航(hang)天員(yuan)中,他是唯一(yi)一(yi)個沒(mei)有飛天的現役航(hang)天員(yuan)。
人們總是關注(zhu)航(hang)天(tian)員訓(xun)練(lian)的體能(neng)方(fang)面,比如離心機和水下失重訓(xun)練(lian)。但是精(jing)神壓力呢(ni)?面對一(yi)個可能(neng)永(yong)遠無法實現的目(mu)標,你(ni)會矢志不渝堅持二十年嗎(ma)?
“堅持,堅持,堅持!”鄧清明說,“我已經52歲(sui)了,但我有信(xin)念(nian),它支撐著我一直走(zou)下去。”
1962年,美國(guo)航天員、后當選參議員的約翰·格(ge)倫(lun)成為美國(guo)環繞地(di)球第一(yi)人(ren)。1998年,任俄(e)亥(hai)俄(e)州(zhou)參議員期間,格(ge)倫(lun)以(yi)77歲高齡搭乘“發(fa)現(xian)”號航天飛機重返太(tai)空。
鄧清明有理由(you)堅持下去。
為人子女
中國航天員第二批招募在2009年進行,女性也(ye)有了(le)機會。王亞平很興奮,她(ta)的(de)父母卻(que)無法分享這份喜(xi)悅。
“當父母發現我想(xiang)去(qu)報名時,他(ta)們堅決(jue)反對。但這是我的夢想(xiang),雖然(ran)他(ta)們反對,我還是義無反顧(gu)地報了名。”她說。
航天員是(shi)(shi)人們心(xin)中的(de)(de)英雄(xiong),他(ta)們也是(shi)(shi)兒(er)子、女(nv)兒(er)、妻子、丈夫、母親(qin)、父親(qin)。他(ta)們的(de)(de)家人,在關注、等待、期盼和祈(qi)禱他(ta)們平(ping)安(an)的(de)(de)同(tong)時,經歷著另一種形式的(de)(de)失(shi)重(zhong)。
王亞平終(zhong)于說服(fu)了父母(mu),至(zhi)少(shao)她(ta)自己這么(me)認為。但事(shi)實上,就像航天(tian)(tian)員永不(bu)放(fang)(fang)棄飛天(tian)(tian)夢想一樣(yang),他們(men)的家(jia)人(ren)也(ye)無法放(fang)(fang)下(xia)擔憂。
當王(wang)亞平執行完神舟(zhou)十號載人飛行任(ren)務后,她(ta)(ta)的父母告訴她(ta)(ta):“你在天(tian)上飛了15天(tian),對我(wo)們來(lai)說,卻像(xiang)是15年。”
夢想實現
翟志剛是中國“太空行走(zou)”第(di)一人(ren)。他很有魅(mei)力(li),風(feng)趣幽默,和(he)他交談令人(ren)感到(dao)放松。
作為唯一(yi)進行過艙外活(huo)動(dong)的中國航天員,翟志剛(gang)說,執(zhi)行任務時他必(bi)須全神貫(guan)注,任何一(yi)個微小的失誤都可(ke)能(neng)造成嚴重后果。
“每一刻都(dou)要精確計(ji)算(suan),所有我能想到的就是完(wan)成任務(wu)。”
從太空俯瞰(kan)地球是什么(me)感受(shou)?
“當我走出太空(kong)艙,地球‘懸(xuan)浮(fu)’在我上方,下(xia)方是神舟(zhou)飛船。宇宙是無邊的(de)、深邃的(de)。”翟志剛說(shuo)。
中國航天成(cheng)就驚人。今年,中國計劃成(cheng)為(wei)首(shou)個(ge)登陸(lu)月球遠端(duan)的國家,這(zhe)將是一個(ge)凝聚了技術、毅力和勇氣(qi)的壯舉。
如若嫦娥四號任務完成(cheng),中國(guo)航(hang)天下一個里程(cheng)碑工程(cheng)有可能將航(hang)天員送上月(yue)球并把他們安全(quan)帶回(hui)家。屆(jie)時,當中國(guo)的孩子們仰望星空時,月(yue)球對于他們來(lai)說,或許感覺觸手可及。
當王亞平從太空返回后(hou),她說:“我(wo)(wo)沒有感到(dao)過(guo)害(hai)怕,我(wo)(wo)只是感到(dao)一(yi)種(zhong)巨大的成(cheng)就(jiu)感,我(wo)(wo)實現了自(zi)己的夢想。”
王亞平(ping)的飛天(tian)(tian)夢想(xiang)或許已經(jing)實現(xian),但是今天(tian)(tian),以及未(wei)來許許多多個日夜,中(zhong)國人探(tan)索宇宙的夢想(xiang)仍(reng)在(zai)繼(ji)續(xu)。(翻譯(yi):單儒(ru)超(chao))

-
超級血月逢藍月:盤點那些不容錯過的天文奇景
2018-01-30 09:41:25
-
迪士尼被指收取天價“插隊費”,合理嗎?
2018-01-30 09:41:25
-
透視“佛系”日本:低欲望令其陷入危機
2018-01-30 09:13:02
-
從《悟空傳》到《花千骨》,文學閱讀將走向何方?
2018-01-30 09:13:02
-
2017年這十大“科學”流言不能信
2018-01-30 09:4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