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xin)華社悉尼12月8日(ri)電 ?“吃不胖(pang)”是許多(duo)人(ren)的夢(meng)想。澳大利亞弗林德斯(si)大學日(ri)前宣布,該校參與的一項國(guo)際基因研(yan)究有望在不久將來讓這(zhe)一夢(meng)想成為現實。
弗林(lin)德斯大學(xue)日前發布公報說,該(gai)校研究人(ren)員領導(dao)的國際團隊發現(xian),將小(xiao)鼠(shu)體內名為“RCAN1”的基因移除(chu)后,小(xiao)鼠(shu)長時間(jian)攝(she)入高脂肪食物也不會增肥。此(ci)外,該(gai)基因缺失的小(xiao)鼠(shu)代謝速率較野生(sheng)小(xiao)鼠(shu)也有所提升,在不運動的情況下燃燒熱(re)量(liang)更多。
領(ling)導研(yan)究(jiu)的弗林德斯大學教授達米安·基廷(ting)說:“這意味(wei)著既不(bu)需(xu)要減(jian)少食物攝入量,也不(bu)需(xu)要多(duo)運動,就能使(shi)體(ti)內儲存(cun)的脂(zhi)肪減(jian)少。”
他(ta)解釋說,人體脂(zhi)肪(fang)分為兩種,其中白(bai)色脂(zhi)肪(fang)主要用于儲能,棕色脂(zhi)肪(fang)負責消耗引發肥胖的(de)白(bai)色脂(zhi)肪(fang)并(bing)產生熱量,而抑(yi)制RCAN1基因(yin)的(de)表達有助于使白(bai)色脂(zhi)肪(fang)轉(zhuan)化為棕色脂(zhi)肪(fang)。
相(xiang)關研究發表在新一期《歐洲分子(zi)生物(wu)學組(zu)織通訊》上。基廷表示(shi),這一發現(xian)令人興奮,但只是動物(wu)實驗,還需進一步確認在人體內也能達(da)到同樣效果。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