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xin)華社(she)首爾10月(yue)30日(ri)電(dian)(記(ji)者耿學鵬 田(tian)明)韓(han)國(guo)大(da)法院(yuan)(最高法院(yuan))30日(ri)支持4名(ming)(ming)二戰時期(qi)遭日(ri)本(ben)強征的韓(han)國(guo)勞(lao)工的索賠權,判決(jue)涉事日(ri)本(ben)企業向每名(ming)(ming)原告賠償1億韓(han)元(約合8.8萬美元)。
這一案(an)件曠日持(chi)久,一波(bo)三(san)折。時至今日,原告中已經有人離世。
一(yi)些(xie)原告最初在日本(ben)提(ti)起索(suo)賠訴(su)(su)訟但遭遇敗(bai)訴(su)(su),隨(sui)后于2005年在韓國提(ti)起訴(su)(su)訟,但仍未獲支持。
轉折出(chu)現在2012年,韓(han)國(guo)(guo)大(da)法(fa)(fa)(fa)院推翻(fan)韓(han)國(guo)(guo)法(fa)(fa)(fa)院之前(qian)的(de)判決,認為日方駁(bo)回原告請求(qiu)的(de)依據是以日本1910年至1945年對(dui)韓(han)國(guo)(guo)的(de)殖民統(tong)治合法(fa)(fa)(fa)為前(qian)提,這有悖于韓(han)國(guo)(guo)憲法(fa)(fa)(fa)。大(da)法(fa)(fa)(fa)院認定,韓(han)日之間1965年恢復(fu)邦交正常(chang)化時簽署的(de)協定并不妨礙(ai)個人索賠請求(qiu)權,同時認為涉(she)事(shi)日本企(qi)業新日鐵住金公司對(dui)其前(qian)身企(qi)業的(de)賠償(chang)和債務有法(fa)(fa)(fa)律責(ze)任。
大(da)法(fa)院(yuan)當時把案件發(fa)回首爾高等法(fa)院(yuan)重審,首爾高等法(fa)院(yuan)2013年(nian)判(pan)決(jue)日本(ben)企業向原告每人賠(pei)償(chang)1億(yi)韓元,被告日本(ben)企業隨后提出上訴。
大法院30日(ri)作出終審裁定,維持首爾高等(deng)法院的判決。
這一結果引發韓(han)日高度關注,并引起日方強(qiang)烈不滿。據韓(han)國媒體報道(dao),日本外務大(da)臣河野太(tai)郎稱韓(han)方判決結果非(fei)常令人遺憾且無法接受,表(biao)示將考(kao)慮(lv)所有(you)可能的應對選項。
韓國國務總理(li)李洛淵當(dang)天(tian)表示,政府尊重大(da)法院的(de)判決,希望與(yu)日本(ben)發展面向未來的(de)韓日關系。
韓(han)國媒體解(jie)讀,大法院(yuan)此次判決可能會(hui)引起連鎖(suo)效應,目前(qian)韓(han)國各級法院(yuan)有10多起強(qiang)征(zheng)韓(han)國勞工(gong)索賠的類似案(an)件等待裁(cai)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