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31日電(記(ji)者(zhe)(zhe)張辛欣)記(ji)者(zhe)(zhe)31日從(cong)工信部(bu)(bu)獲悉,工信部(bu)(bu)已形成(cheng)《通信短信息和語音呼(hu)叫服務(wu)管理規定(ding)(征求意(yi)見(jian)稿(gao))》并公開征求意(yi)見(jian)。其中(zhong)明確提出,任(ren)何組織或(huo)個人未(wei)經用戶同意(yi)或(huo)者(zhe)(zhe)請求,或(huo)者(zhe)(zhe)用戶明確表(biao)示拒絕的,不得向其發送(song)商業(ye)性(xing)短信息或(huo)撥(bo)打(da)商業(ye)性(xing)電話。
征求意(yi)見稿提出,基(ji)礎電信(xin)業務(wu)經營(ying)者不得(de)為(wei)未(wei)取得(de)電信(xin)業務(wu)經營(ying)許可的(de)單位(wei)或者個人提供用于經營(ying)短信(xin)息和語音(yin)呼叫服務(wu)的(de)接(jie)入(ru)服務(wu)及通(tong)信(xin)資源。
短(duan)信息服務提(ti)供者發送端口類商業性短(duan)信的,應當(dang)確保有關用(yong)戶已(yi)同意(yi)或請求接收,并保留用(yong)戶同意(yi)憑(ping)證至少五個月。
工信(xin)部將組織(zhi)建立全國統一的(de)“謝絕(jue)來(lai)電”平臺,引導相關組織(zhi)或個(ge)人尊重用戶意愿規范撥(bo)打商業性電話。
此(ci)外,工信部(bu)31日(ri)對侵(qin)害用戶權(quan)益行為(wei)且未完成整改的(de)(de)101款(kuan)App進行通(tong)報(bao),并(bing)通(tong)報(bao)應用寶、豌豆莢、小米應用商店等部(bu)分(fen)移(yi)動應用分(fen)發平臺管理主體責任缺位,對上(shang)架App審(shen)核把關不嚴。工信部(bu)提出,將對問(wen)題突出、有令(ling)不行、整改不徹底的(de)(de)企業依法嚴厲處置。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