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4月19日電 題:“面對疫情,我們能做點啥?”——“蘿卜哥”朱海洋的擔當
新(xin)華社記(ji)者 翟(zhai)濯
最近,河南“90后”小(xiao)伙朱海(hai)洋多了個外號——“蘿卜哥(ge)”。
“面對疫情,我們能做(zuo)點啥?”今年1月(yue)28日,朱(zhu)海洋在公司視(shi)頻(pin)會議(yi)上拋出這個問(wen)題。

朱海洋所在公司向抗疫一線捐贈首批30多噸蘿卜(2月5日攝)。 新華社發
朱海洋是河南嘉禾智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si)(si)總經理,在(zai)疫(yi)(yi)(yi)情暴發后聽到抗疫(yi)(yi)(yi)一線蔬(shu)菜緊缺的消息,與員工商定(ding)將公司(si)(si)種植在(zai)許昌鄢陵基地的30噸蘿(luo)卜捐(juan)贈給鄭州市抗疫(yi)(yi)(yi)一線。自2月5日開始,其公司(si)(si)已陸續捐(juan)贈4批共(gong)100多噸蔬(shu)菜,價值約60萬(wan)元。
“2015年創業以來,我(wo)們享(xiang)受到國(guo)家(jia)很多(duo)優惠政(zheng)策(ce)。現在國(guo)家(jia)有難,要盡自己所能為國(guo)家(jia)貢獻一份力量。”朱海洋表示。
捐贈并(bing)非一(yi)(yi)帆(fan)風順。時逢抗疫關鍵時期(qi),天氣多變(bian)、道(dao)路封鎖(suo)、車輛(liang)難覓、人手(shou)緊缺……一(yi)(yi)場愛心接力就此展(zhan)開。
“當時許昌還在(zai)下雪,聽(ting)到(dao)我們的來意,很多(duo)村民自愿無償幫(bang)助采集蘿卜,冒著(zhu)寒風裝車(che)。”朱海洋回(hui)憶。

蘿卜運抵鄭州后,志愿者幫助卸車(2月5日攝)。新華社發
2月5日,經過近兩個小時的(de)跋涉,首批(pi)3萬余斤的(de)“愛心蘿卜(bu)”被(bei)先后(hou)送至鄭州(zhou)岐(qi)伯山醫院項目部和二七區慈善驛站。“運輸過程最困難。各個環(huan)節(jie)都給(gei)予(yu)支持和配(pei)合(he),為了把蘿卜(bu)順利送達(da),當(dang)時甚至協調(diao)動(dong)用了消(xiao)防(fang)車。”
“下(xia)雪(xue)天,他們從外地趕來,給基地人員(yuan)送來新鮮的(de)蘿(luo)(luo)卜(bu)(bu)。這些蘿(luo)(luo)卜(bu)(bu)讓我們多(duo)吃上了好幾頓‘肉(rou)燉蘿(luo)(luo)卜(bu)(bu)粉條’!”收到朱海洋捐贈(zeng)的(de)蘿(luo)(luo)卜(bu)(bu)后,鄭州(zhou)岐伯(bo)山醫院承建方負責人馬紅麗感動地說。
接著,朱(zhu)海洋又聯合鄭(zheng)州、開封等地愛(ai)心人士,組織“愛(ai)心蘿卜”分批運抵(di)鄭(zheng)州,在(zai)鄭(zheng)州市有關(guan)方(fang)面統一安排下,分別(bie)運送至蔬菜緊缺的基層街道(dao)社區、養老(lao)機構、高(gao)校、醫院等地,支援(yuan)鄭(zheng)州戰“疫(yi)”。
與各(ge)方緊(jin)密溝通協調,指(zhi)揮捐贈整個流程,作(zuo)為志愿(yuan)者和工作(zuo)者裝卸和分(fen)發(fa)蘿卜……朱海洋(yang)說,這個春(chun)節(jie)過得格(ge)外充實。
疫情逐漸好(hao)轉后,朱海洋又忙了起來。
“最近(jin),很多農(nong)戶遭遇(yu)農(nong)產品(pin)滯銷問題。我在幫忙聯系各種渠道,希望能夠解(jie)決他們的燃眉(mei)之急。”朱海洋說(shuo)。
直播“帶(dai)貨”、技術指導(dao)、“網(wang)紅”推銷……朱(zhu)海洋說,經(jing)過努力,有效打開了農(nong)戶的農(nong)產品銷路。
同時,朱海洋的公司發揮自身(shen)技(ji)術優勢,把智慧農(nong)業對農(nong)作物溫度、濕度等(deng)指標的檢測管理(li)(li)系統,應用到疫(yi)情(qing)防(fang)控方面(mian),開發了“疾病大數據智能檢測預警(jing)系統”,實現了對人體(ti)溫度、心率、血壓(ya)、血氧(yang)、呼吸等(deng)指標的智能管理(li)(li),助(zhu)力疫(yi)情(qing)防(fang)控。
“作為新時代(dai)的青年,我們要拿(na)出(chu)自己的擔當,為社會多作貢獻。”朱海洋(yang)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