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堪培拉4月2日電 通訊:疫情下,澳大利亞餐飲業陷入困境
新華社記者白旭 岳東(dong)興(xing)
正午時分本該是餐館最忙的(de)鐘點,何(he)偉卻把他位于澳大利亞首都堪(kan)培拉市中心的(de)“大鴨梨”餐館鎖上(shang)了門。
“這(zhe)家餐廳(ting)已經開業(ye)7年(nian),我(wo)從沒想過有一天(tian)會停業(ye),也(ye)不知道何時才能重新開門(men)。”46歲的(de)何偉說。
“大(da)鴨梨”是堪培拉最受歡(huan)迎(ying)的(de)中餐館之一,招牌菜是北京烤鴨。餐廳位置(zhi)優越,比鄰(lin)堪培拉劇院,很多(duo)時(shi)候一座(zuo)難求。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qing)讓一切都(dou)發生了改變。3月(yue)23日起(qi),澳政府升級防(fang)疫措施,關閉文(wen)體娛樂聚(ju)集場所,只(zhi)允許(xu)餐館和咖啡(fei)廳做外(wai)賣。“大鴨梨”因此停業。
當地(di)媒體報(bao)道,澳大利(li)亞餐飲業共(gong)有員(yuan)工(gong)約80萬人(ren)。一家地(di)中海風(feng)格餐館的主廚雅姬·查(cha)利(li)諾說,她不得不讓(rang)店里三分之(zhi)二(er)的員(yuan)工(gong)暫(zan)時(shi)離崗(gang),員(yuan)工(gong)在一周(zhou)時(shi)間里從50人(ren)下降(jiang)到(dao)16人(ren)。
“我(wo)以前從未經(jing)歷過這種局面,希(xi)望再(zai)也不(bu)(bu)會這樣了。因(yin)為在(zai)告訴他(ta)們將沒(mei)有工作時,我(wo)甚(shen)至不(bu)(bu)知(zhi)道(dao)該怎么開(kai)口(kou)。”她說。
有人暫時(shi)“止損”,也有人選擇再試(shi)(shi)試(shi)(shi)。“西安(an)名吃”的王(wang)小姐仍在店里工作。
她從墨爾本的(de)一所大學畢業后,跟(gen)朋友(you)合作在4個月前(qian)開了這(zhe)家餐館。她說,目前(qian)的(de)營業額(e)還達不到(dao)之前(qian)的(de)三分之一。
“西安(an)名吃”位于堪培(pei)拉一條繁(fan)華美食街,平時(shi)很難找(zhao)到車位,現在卻變得空空蕩(dang)蕩(dang)。
“貓(mao)婆小(xiao)面”也在(zai)這條街上。“從(cong)2018年11月開業以來生(sheng)意一向(xiang)不錯,人(ren)多時會(hui)在(zai)門外排長隊。”33歲的老板李先生(sheng)說。
他介紹(shao),堪(kan)培拉的餐飲業有(you)一個規律(lv),年底學生(sheng)放假(jia)回家,市場就(jiu)會(hui)進(jin)入淡季。于是他們1月放了兩周假(jia),回國過年。
但休完假回(hui)到澳大利(li)亞后,他(ta)發現淡季之(zhi)后的生(sheng)意更加慘淡。“家(jia)人最初希望我(wo)(wo)回(hui)國,但我(wo)(wo)在這里(li)不是獨立的個體,我(wo)(wo)有店,有員工(gong),他(ta)們也要(yao)生(sheng)活(huo)(huo),需要(yao)工(gong)作。華人在這里(li)生(sheng)活(huo)(huo)不容(rong)易(yi),我(wo)(wo)要(yao)負擔這個責任(ren)。”他(ta)說(shuo)。
“西安名吃”的(de)王小姐希望政府能(neng)夠(gou)給(gei)(gei)一些(xie)政策(ce),讓他(ta)們留(liu)住員工。“現在房東給(gei)(gei)了一些(xie)優惠,但是只靠這(zhe)些(xie)肯定是不夠(gou)的(de)。”
因疫情處境艱難(nan)的(de)人還有很(hen)多(duo)。《悉尼先驅晨報(bao)》的(de)一篇報(bao)道稱,在這個(ge)有著約2500萬人口的(de)國家,可能會有200萬人失業。
3月以來,澳政府推出一系(xi)列經濟刺激措施,總規模已達(da)約3200億(yi)澳元(yuan)(yuan)(1澳元(yuan)(yuan)約合0.6美元(yuan)(yuan)),相當于澳國內生產總值的16.4%。
“大鴨梨”目前給(gei)少數全職員工發放(fang)一些節假日工資。何(he)偉現在最大的愿望是疫情能夠早日結(jie)束,“人們還像以前那(nei)樣逛街、看劇、到餐館吃飯(f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