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2月24日電(記者(zhe)馮國棟(dong))“我有兩個心愿:一是(shi)捐獻血漿救治病友;二是(shi)成(cheng)為一名方(fang)艙醫(yi)院(yuan)志愿者(zhe),繼續(xu)貢(gong)獻力量。”24日下午,民(min)警張兵康復出院(yuan)。他走出洪山體育館方(fang)艙醫(yi)院(yuan)后,把(ba)一封志愿書交到醫(yi)院(yuan)負責(ze)人馬永剛手里(li)。
48歲的張兵是武漢市公安局(ju)洪山(shan)區交通大隊信訪民警。2月(yue)5日,他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在社區安排(pai)下,張兵住進(jin)洪山(shan)體(ti)育館方艙醫院。
入住前兩天,張兵(bing)一度(du)高燒(shao)至39.8攝氏度(du)。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liao)護理下,張兵(bing)退燒(shao)了,病情逐漸好轉(zhuan)。
“醫(yi)護(hu)人(ren)員(yuan)(yuan)太(tai)忙了,我(wo)想幫忙做(zuo)點什(shen)么(me)。”看著照(zhao)顧自己的(de)醫(yi)護(hu)人(ren)員(yuan)(yuan)忙碌的(de)身影,身為黨員(yuan)(yuan)的(de)他找到(dao)醫(yi)護(hu)人(ren)員(yuan)(yuan),提出成立東區(qu)病友臨時(shi)黨支部的(de)想法,主(zhu)動建起了方(fang)艙(cang)醫(yi)院(yuan)東區(qu)病友群。
在(zai)艙(cang)內(nei),他帶領黨員病(bing)友率先實行分(fen)區(qu)管理。他所(suo)在(zai)的醫院(yuan)東(dong)區(qu)被劃分(fen)為5個病(bing)區(qu),由病(bing)友自(zi)我推(tui)薦擔任病(bing)區(qu)組長(chang),參與日常藥物分(fen)發(fa)、食品(pin)分(fen)配等輔助工作,同時收(shou)集解答病(bing)友提問,減輕(qing)醫護人員負擔。
“黨支部書記是(shi)臨時(shi)的,但能感受到他為群眾服務的不變初心。”來自武漢市(shi)積玉橋社區的病友(you)萬某說(shuo)。
如今,這(zhe)個管理模式已迅速(su)被(bei)推廣(guang)到(dao)武(wu)漢各方艙醫院(yuan)。
“人民警察(cha),哪里需要就去哪里。疫(yi)情面前,我決不(bu)能(neng)退縮。”張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