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8日電 題:北京“冷暖”她先知——一位山區氣象員的堅守
新華社(she)記(ji)者任峰、李犇
大(da)年初四,北京(jing)市門(men)頭溝區(qu)齋堂氣象站。
帶(dai)著(zhu)與家人春節團圓(yuan)的回味,50歲的王芳再一次登上海拔(ba)400多米的九龍頭(tou)山(shan),開始她農歷豬年的氣象觀測(ce)。
跟同(tong)事(shi)交(jiao)接完工作,王芳(fang)開(kai)始整理監(jian)測(ce)數(shu)據(ju)。“早晨7時(shi)觀測(ce)凍(dong)土、8時(shi)發報,每隔一小時(shi)巡視(shi)儀器和數(shu)據(ju)傳輸(shu)情況,14時(shi)發一次更(geng)新數(shu)據(ju),20時(shi)發一份綜合數(shu)據(ju)。”
對大多數(shu)人(ren)來說,陰晴冷暖(nuan)是從各種氣象預報上得知(zhi),而對王芳來說,她總是“先人(ren)一步”感知(zhi):“這(zhe)個冬天(tian)比去年冷一些。”
齋(zhai)堂氣(qi)象站(zhan)所在(zai)的九龍(long)頭位于北京(jing)西(xi)部山區。這座大山里(li)的氣(qi)象站(zhan)有時用手機導航都很難被(bei)準確(que)定(ding)位,王芳卻(que)已在(zai)這里(li)“定(ding)位”了23年(nian)。
氣象觀測工(gong)作瑣碎枯燥,整(zheng)天和數字(zi)打交道。除了(le)凍土(tu),還要觀測風力、雨量、降雪(xue)……每每遇到惡劣(lie)天氣,便是(shi)她最忙碌的時(shi)(shi)候(hou)。以(yi)前氣象監測設備比較(jiao)簡(jian)陋,陰(yin)天下雨時(shi)(shi),別人都(dou)往屋里躲,王芳得往外跑,手工(gong)進(jin)行觀測。
“冬季降雪(xue)(xue)達到一定標(biao)準時(shi)就要觀測雪(xue)(xue)深,通常每(mei)小時(shi)要出(chu)去一次。夏天要測降水(shui)量(liang),遇到下雹子(zi)時(shi),要出(chu)去撿雹子(zi),撿最大的量(liang)直(zhi)徑。”
有(you)一(yi)年夏天,大雨傾盆。王芳正在電腦(nao)前整理數據,窗口(kou)忽然閃(shan)過炫目的(de)亮光,緊接著一(yi)個炸雷劈在屋旁(pang)的(de)柳樹上。“當時(shi)真嚇壞了,因為(wei)山上打雷是比(bi)較危險的(de),還曾(ceng)經有(you)過把閘箱引(yin)燃的(de)情況。”
與(yu)閃電擦(ca)肩而過、從溝坎(kan)上滑倒摔傷(shang)尾椎、路遇大蛇……相比于這些(xie)驚險時刻,最(zui)讓王芳揪(jiu)心還(huan)是自己的家人。
氣象(xiang)站離家有兩(liang)個(ge)(ge)多小時(shi)(shi)的車程,丈夫工作(zuo)又忙,王芳只能把(ba)當(dang)時(shi)(shi)只有幾個(ge)(ge)月大(da)的孩子帶在身邊。有天晚上(shang),看孩子睡得香,她想抓(zhua)緊時(shi)(shi)間整理(li)當(dang)天的觀測數據,沒寫(xie)兩(liang)分鐘,孩子突然從床上(shang)掉到地上(shang)。
“大半夜的,山上(shang)就我們娘倆兒(er),孩子哇(wa)哇(wa)地哭,我也忍不住掉淚。”說著說著,原本愛(ai)笑的王(wang)芳,眼睛(jing)濕潤了。
過(guo)(guo)去20多(duo)年里,她(ta)有15個春節(jie)是在氣象站(zhan)度(du)過(guo)(guo)的。2019年春節(jie),站(zhan)里增加了人手,王芳(fang)和同(tong)事換班(ban),終于跟家人過(guo)(guo)了一個團(tuan)圓(yuan)年。
“最初干這行并不(bu)是(shi)出于理想、事(shi)業啊(a)之類的考(kao)慮(lv),就是(shi)為了(le)生計。但時(shi)間(jian)越(yue)長,自己就越(yue)愛這份工作。”有(you)(you)愧(kui)疚,也有(you)(you)收獲,有(you)(you)遺憾,也有(you)(you)幸福,已到知天(tian)命之年的王芳感覺(jue)很知足。
生活越是坎坷,就越是要努(nu)力過得有(you)滋味兒。對王芳來說(shuo),氣象站不僅(jin)是她(ta)(ta)的(de)工(gong)作單(dan)位,也漸(jian)漸(jian)地成了(le)她(ta)(ta)的(de)另一個家。
閑(xian)暇無(wu)事(shi)的(de)時(shi)候,王芳喜(xi)歡(huan)拍照片(pian),拍天上的(de)云、山上的(de)樹(shu)、自己(ji)(ji)養的(de)花花草(cao)草(cao)。“在地上看(kan)云和山上看(kan)云不(bu)一樣。你(ni)看(kan)這片(pian)云,有鼻子、眼睛、嘴,這邊(bian)立著(zhu)的(de)是(shi)頭發,像不(bu)像?”王芳指著(zhu)自己(ji)(ji)拍過的(de)一張照片(pian)說。
天上云卷(juan)云舒,地(di)上的(de)氣象站(zhan)也一年一個(ge)樣(yang),觀測降(jiang)水量的(de)量桶升級成(cheng)自動(dong)設備,數(shu)據記錄(lu)從(cong)筆(bi)紙變成(cheng)專用(yong)電腦系統……王芳(fang)自己也在改變。
她利用業余時(shi)間完成了(le)南京信息工程大(da)學繼續教(jiao)育學院的大(da)氣科學技術課程,拿到大(da)專文憑。
“以前我(wo)(wo)不會使(shi)電腦,也不會使(shi)這些新設備,現在我(wo)(wo)都學會了。別看50歲(sui)的人了,咱也得緊(jin)跟時代(dai)。”王芳笑著說。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