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12月23日電 題:王啟民:賦予“鐵人精神”時代新內涵
新華社(she)記者 楊思琪

王啟民在大慶油田的辦公室內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12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何山 攝
“我(wo)這輩子只做了一件(jian)事(shi),就是研究(jiu)怎么開發好大慶油田。”科技興油保穩(wen)產的(de)大慶油田“新鐵人”、82歲(sui)的(de)王啟民說。
從(cong)波瀾壯(zhuang)闊(kuo)的石油大會戰,到(dao)原油5000萬(wan)噸以(yi)上27年高產(chan)穩產(chan),再到(dao)建(jian)設(she)百年油田新實踐,在(zai)(zai)大慶(qing)油田開發建(jian)設(she)的各個(ge)時期,王(wang)啟民始終(zhong)奉(feng)獻在(zai)(zai)石油科(ke)研一線。
二十世紀(ji)五六十年代,外國專家斷言,中國人靠(kao)自己的(de)力(li)量開發不了地(di)下儲層(ceng)很(hen)復(fu)雜的(de)油田(tian),甚至妄圖用石油卡住我們的(de)脖(bo)子。王啟民(min)在心底吶喊:“寧可(ke)把(ba)心血熬干,也要讓油田(tian)穩產再高產。”
就是抱著(zhu)這(zhe)樣的信念,1961年(nian)從北京(jing)石油學院畢業后(hou),王啟(qi)民主(zhu)動進入大慶(qing)油田工作。他既不照(zhao)搬國外(wai)經(jing)驗,也不照(zhao)抄(chao)書(shu)本知識,自主(zhu)研發攻克一道道技術難關,創(chuang)造了多項世界(jie)紀錄。
二十(shi)世紀(ji)七十(shi)年代,經過(guo)10年試驗(yan),王啟民帶領團隊繪制出第一(yi)張高含(han)水期地下油(you)水飽(bao)和度(du)圖(tu),揭(jie)示了油(you)田各個含(han)水期的基(ji)本規律。
在(zai)此基(ji)礎(chu)上,他主(zhu)持研究(jiu)并(bing)提出(chu)“分階段多次布井開(kai)(kai)發調(diao)整”理論,讓只有幾十厘米厚的(de)表(biao)外(wai)儲層開(kai)(kai)發利用,打破了國內外(wai)公認的(de)“不能開(kai)(kai)采的(de)禁(jin)區(qu)”,實現了“變廢(fei)為寶”。
他主導的(de)科技創新(xin)讓(rang)大(da)慶油(you)田(tian)原油(you)產量平均以每(mei)年28%的(de)速度遞增,1976年實現上(shang)產5000萬噸(dun),跨入世界特大(da)型油(you)田(tian)行列。

王啟民工作照(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1995年,他主持的油(you)田高(gao)含水后期“穩油(you)控水”項(xiang)目研究,為大慶油(you)田實現持續高(gao)產高(gao)效開發做出(chu)重要貢(gong)獻。
2000年以后,他創(chuang)新(xin)合作(zuo)方式,研制出(chu)能適應油(you)田污(wu)水配置的(de)超高分(fen)子量聚合物(wu),使(shi)大慶油(you)田成為世界上(shang)規模最大的(de)聚合物(wu)驅油(you)提(ti)高采收率新(xin)技(ji)術應用油(you)田。
“石油開發靠體力,更(geng)靠腦力。不僅要采出油,更(geng)要找到規律。”王啟民堅持科學思維探(tan)索(suo)實(shi)踐,直(zhi)面業內(nei)爭議(yi)和質疑,勇于(yu)挑戰油田開發極限,為“鐵人精神”賦予(yu)了新的時代內(nei)涵。
改革開(kai)放40年(nian)來,王啟民曾獲得1979年(nian)全(quan)國(guo)科學大會獎、1985年(nian)和1996年(nian)兩次(ci)全(quan)國(guo)科技進步特等(deng)獎等(deng)。他說:“想別(bie)人(ren)不(bu)(bu)敢想的事,做別(bie)人(ren)不(bu)(bu)敢做的事,把敢想敢干結合(he)起來,就是科技人(ren)員對改革開(kai)放最大的貢獻。”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