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hua)社濟南12月23日(ri)電(dian)(記者(zhe)張志龍)如今,人(ren)們(men)坐(zuo)火(huo)車或是(shi)驅(qu)車路過山東壽光時,都會被成片(pian)的(de)蔬菜大棚(peng)所震撼(han)。
不少人說,壽光今天的(de)發展成就,和王伯祥的(de)蔬菜產業推廣(guang)密切相關。

這是王伯祥(左二)向農民了解情況(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1986年,王伯(bo)祥(xiang)上任(ren)壽光縣(xian)委書記時,當地溫飽問題基本(ben)解決,但百姓手頭還是(shi)很緊。“為官一任(ren)就要(yao)造福一方,老百姓沒錢,咱得想辦(ban)法(fa)。”王伯(bo)祥(xiang)說。
1988年(nian)臘月(yue),壽光三(san)元(yuan)朱村黨(dang)支部書記王樂義給(gei)王伯祥(xiang)捎(shao)來頂(ding)花帶(dai)刺(ci)的鮮黃瓜(gua),說(shuo)東北有人(ren)會種“過冬不生爐的大棚(peng)”。
“種蔬(shu)菜(cai)一年就能成萬元戶(hu)。”王伯祥決(jue)定先試點,共產黨(dang)員先上。但建大棚要砍20多畝青(qing)(qing)玉米(mi),當時的觀念還是“以糧(liang)為綱”,“殺青(qing)(qing)”責任(ren)誰來(lai)負?
“損(sun)失(shi)縣(xian)里(li)補(bu)償,政治(zhi)責(ze)任我來(lai)承(cheng)擔(dan)。”王伯祥給大家吃了定心丸。不久(jiu),17個(ge)黃瓜大棚(peng)獲得成(cheng)功,涌(yong)現首(shou)批種菜(cai)萬元戶。

這是王伯祥(右)在壽光菜農種植的蔬菜大棚調研(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三元朱村能搞(gao),其他地方也可(ke)以(yi)搞(gao)。1990年,王(wang)伯祥主持在全縣(xian)推廣了5000多個蔬菜大(da)棚,均大(da)獲成功。農民紛紛效仿,還推廣到全國各地。
往事(shi)歷(li)(li)歷(li)(li)在目。“一(yi)個人做了一(yi)件事(shi)情,有了成果,普遍推(tui)開的時(shi)候,心情激動也高興。”已經75歲的王伯(bo)祥(xiang)回憶,當時(shi)他和兩個副(fu)縣長(chang)一(yi)起抓(zhua)蔬菜產業。
菜種出來了,銷路也要做(zuo)好,得有市場。
“老百姓(xing)自發形(xing)成了個馬路(lu)市場,賣給勝利(li)油田的工人等,但占(zhan)道(dao)嚴重(zhong),有時(shi)一堵兩三個小時(shi)。”王伯祥(xiang)說。

王伯祥(右一)在壽光蔬菜批發市場調研(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調研后,王伯祥在(zai)當時的(de)壽光鎮九(jiu)巷(xiang)村劃(hua)出(chu)一塊地,專門給菜農交易,隨后逐步擴(kuo)大(da)。多年以后,交易點搬(ban)到(dao)了現在(zai)的(de)壽光農產品物流(liu)園。
凌晨兩三(san)點,大(da)多數人還在(zai)夢鄉(xiang)時,壽(shou)光農產品物流園已是(shi)車水馬龍。這(zhe)個(ge)“買全(quan)國(guo)、賣全(quan)國(guo)”的蔬(shu)菜市場每年蔬(shu)菜交易量40多億公斤(jin)。
壽光市農業局(ju)局(ju)長張茂海(hai)說(shuo),如今壽光已有十幾萬個蔬菜(cai)大棚(peng),蔬菜(cai)種植面積(ji)60多(duo)萬畝。蔬菜(cai)育種科研(yan)、農業設施及服(fu)務、農業前沿科技等領跑全(quan)國(guo)。
在任5年(nian)多,王伯祥除推動(dong)蔬(shu)菜產(chan)業化外,還(huan)選用能人發(fa)展(zhan)壯(zhuang)大一批骨干企(qi)業;并組織(zhi)壽光北部大開發(fa),使其變成全縣的(de)“糧倉”和“銀山”。
王伯祥(xiang)離任20多(duo)年了(le),至今仍被當地老(lao)百姓掛念。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