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hua)社北京(jing)5月3日電(dian) 題:他們,這(zhe)樣書(shu)寫青春的(de)答卷
新華社記者吳濤(tao)、魏夢佳、唐榮(rong)桂(gui)
青年(nian)有夢(meng),國家有望。距離(li)以振興中(zhong)(zhong)華為己任的(de)“五(wu)四運動(dong)”即將百年(nian),今(jin)時立于世界強國之列的(de)中(zhong)(zhong)國,與當時苦難深重(zhong)的(de)中(zhong)(zhong)國相比,變化已(yi)是翻天覆地。盛世青年(nian),又該如何書寫他們的(de)青春答卷?
以青春之我 建青春之夢
畢業(ye)于(yu)中(zhong)南財經政法大學的(de)(de)蘭婧(jing)怡,是個標準的(de)(de)“90后”新青(qing)年(nian)。源(yuan)于(yu)大學期間的(de)(de)支教(jiao)經歷,所(suo)以(yi)一畢業(ye)她就(jiu)報名(ming)參(can)加了“美麗中(zhong)國”的(de)(de)支教(jiao)項目。選擇到云南楚(chu)雄(xiong)彝族自治州大姚縣(xian)桂花鎮支教(jiao),投身(shen)于(yu)山(shan)區(qu)孩(hai)子的(de)(de)教(jiao)育事業(ye)。
“在偏(pian)遠(yuan)山區,購物的欲(yu)望消(xiao)減了,因為每周都有三十(shi)幾節課,每天(tian)都很忙碌。”蘭婧怡笑著(zhu)說(shuo),物質(zhi)雖然(ran)不豐富,但精神(shen)卻很充實,看著(zhu)孩子(zi)們一天(tian)天(tian)成長,心里有滿滿的成就感。
蘭婧怡(yi)給自己定位是(shi)“點燈(deng)者(zhe)”,意為(wei)“點亮山區孩子的(de)世界,讓他們的(de)內心(xin)有更多的(de)光芒和力量”。
兩年的(de)(de)支(zhi)教時(shi)間將在(zai)今年7月(yue)結(jie)束,但蘭婧怡幫(bang)助山區(qu)(qu)孩子教育(yu)(yu)的(de)(de)夢(meng)想還在(zai)路上。她規劃著自己未來--繼續從事教育(yu)(yu)行業(ye),找一份課(ke)程設計(ji)、閱(yue)讀(du)推廣方面的(de)(de)工作,通過教育(yu)(yu)改變更多山區(qu)(qu)孩子的(de)(de)命運。
在廣西(xi)壯族自治區(qu)的一個(ge)小山(shan)村(cun)(cun)里,經常可以看到一個(ge)忙碌的年輕村(cun)(cun)官的身影,她就是灌陽(yang)縣灌陽(yang)鎮福星村(cun)(cun)黨(dang)總支部書記(ji)助理陸曉嵐。
兩(liang)年(nian)多時間,她(ta)的(de)足跡遍及福星村(cun)的(de)各個角(jiao)落(luo)。五(wu)一節剛過,她(ta)又在村(cun)里(li)忙(mang)了起來,“我2015年(nian)大學(xue)畢(bi)業后,就來到了這(zhe)里(li),成(cheng)了一名大學(xue)生村(cun)官。因為我生長在農(nong)村(cun),對這(zhe)片土地有(you)著很深的(de)感情,也認為農(nong)村(cun)是我們青年(nian)人大有(you)作為的(de)廣闊(kuo)天地。”陸曉嵐說。
灌陽縣(xian)是一個地(di)處廣西山(shan)區的(de)貧困縣(xian),脫貧攻堅是當地(di)近幾年(nian)的(de)主要(yao)工(gong)作。在陸曉嵐和村干(gan)部的(de)共同努力下,各村民小組通上了水泥路,脫貧產業也逐漸發展起來。
向著夢(meng)想出發,讓(rang)希望的種子生根發芽,才能(neng)無悔青春歲月(yue)。
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追夢需要(yao)激(ji)情和理想(xiang),圓(yuan)夢需要(yao)奮斗和奉獻。
南(nan)方電網廣東(dong)公司高(gao)級工程(cheng)師,36歲(sui)的夏云峰(feng),在高(gao)塔和電線(xian)之間用專注鉆研和汗水譜(pu)寫了自(zi)己(ji)的青(qing)春之書。
輸電班(ban)組的(de)工作(zuo)(zuo)只是戶外(wai)爬塔、巡線(xian)的(de)苦(ku)力(li)活(huo)。但博士畢業的(de)夏(xia)云峰卻一門心思(si)地選擇(ze)了輸電班(ban)組。并且每(mei)次現(xian)場(chang)作(zuo)(zuo)業結束后回(hui)到(dao)辦(ban)公室(shi),他總是要“磨蹭”一會兒才回(hui)家,不斷(duan)地摸索讓“電網更有科技含量”、減輕作(zuo)(zuo)業人員現(xian)場(chang)作(zuo)(zuo)業負(fu)擔的(de)辦(ban)法。
正因為(wei)這種執著(zhu),讓年(nian)紀輕(qing)輕(qing)的夏云峰(feng)就獲各類技術獎勵(li)28項,授權專利22項,在國內(nei)外期刊上發(fa)表(biao)論(lun)文20余篇。科研創造(zao)碩果(guo)累累。
通過(guo)成(cheng)立工(gong)作室的方式(shi),夏云峰帶領的創新(xin)團(tuan)隊4年(nian)間取得了近30項專利(li)(li)成(cheng)果,團(tuan)隊成(cheng)員人均(jun)擁有專利(li)(li)量1-3項。
青年人堅韌不拔(ba),執著追(zhui)求,敢于擔當(dang)才能走得更遠。
深圳“Roaringwild”服(fu)(fu)飾創業團(tuan)隊最(zui)初(chu)的兩(liang)位核心創始人因為喜(xi)歡跳舞,卻每次都為服(fu)(fu)裝(zhuang)不滿(man)意(yi)而(er)苦惱,所以有了自己設計服(fu)(fu)裝(zhuang)的創業之心。大學(xue)二(er)年級時一(yi)個6人的團(tuan)隊開(kai)始創業。
初出茅(mao)廬的他(ta)們對市場(chang)一無所(suo)知,憑著熱情一口(kou)氣做(zuo)了(le)100多件衣服,但沒賣(mai)出幾(ji)件,幾(ji)乎血(xue)本無歸。
畢業(ye)(ye)時,創業(ye)(ye)團隊再次迎(ying)來考(kao)驗:是(shi)找份穩定的(de)(de)工作?還是(shi)繼續這(zhe)個前途未(wei)卜的(de)(de)夢(meng)想(xiang),實踐心中的(de)(de)追求?
最終他們選擇繼續(xu)追求夢想。
“Roaringwild”團隊負責品牌(pai)的黃綺媚說(shuo),公司成(cheng)立8年(nian)來,最初的6個創業(ye)股(gu)東從未(wei)改變,對(dui)于品牌(pai)的初心也保持著。創業(ye)者(zhe)要忍受失敗與挫折(zhe),不斷地提醒自(zi)己回到夢想的起點,這樣才會有(you)更遠的未(wei)來。
因交流而多彩 互鑒而豐富
秀(xiu)慧于己身之內,練達于國門(men)之外。新時代(dai)的青(qing)年人,乘(cheng)著祖國的東風(feng)走出國門(men),在世界的舞臺上展(zhan)現自己。
清華大學新聞與(yu)傳播學院大四女(nv)生(sheng)丁(ding)江村,在校期(qi)間利(li)用課余時(shi)間努力(li)實(shi)踐,曾與(yu)來(lai)自剛果(guo)、肯尼(ni)亞(ya)等國的非洲商(shang)人(ren)對話,從他們(men)的視角觀察中(zhong)非貿易的發(fa)展狀況和(he)前景。去年(nian),她作為(wei)“一帶一路”國際合(he)作高峰論壇志愿者為(wei)來(lai)自各(ge)國的代表服務。
“國(guo)際視野與中國(guo)國(guo)情兼備已成為這個時代(dai)對人才(cai)培養提出的新要求(qiu)。我們既(ji)要知己,也(ye)要知彼;既(ji)要從中國(guo)看(kan)世界,也(ye)要從世界看(kan)中國(guo)。”丁江村說。
3日上(shang)午,北京大學(xue)外國語學(xue)院東南亞系研(yan)究生、26歲的山西(xi)青年李(li)豪正在北大校慶(qing)活動(dong)現場忙碌,他(ta)負責統(tong)籌全校各院系校友返校的志愿者對接工作。
亞非(fei)語(yu)言文學碩士專業的李(li)豪曾多次在菲律賓留(liu)學訪問,去(qu)年(nian)還(huan)作為中國青年(nian)代表的一(yi)員參團到泰(tai)國交流訪問。
他說,在訪問期間,他能深切地感(gan)受到東南亞國家的朋友(you)對中國蓬勃(bo)發(fa)展(zhan)的關注,也為(wei)祖國的發(fa)展(zhan)成就感(gan)到由衷(zhong)自豪。
李豪認為,青年人擔當(dang)民族復興的(de)責任(ren),首先(xian)需(xu)(xu)要(yao)做(zuo)好自己(ji)。現在中(zhong)國青年到海外交(jiao)流訪問越來越普遍,這需(xu)(xu)要(yao)不斷完善自己(ji),用良好的(de)品行來展(zhan)現中(zhong)國青年的(de)風采(cai)。
時代(dai)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dai)的光榮(rong)屬(shu)于青年。
追夢,圓夢。
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書寫新時(shi)代的青春答卷。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