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4月25日電? 題:“放羊班”迎來春天
新華社記者孫少(shao)雄、曹志恒
南昌的(de)(de)(de)四月,春雨綿(mian)綿(mian)。麥(mai)麥(mai)提·玉蘇甫拿起電話(hua),向遠在新疆的(de)(de)(de)父母傳達著好雨知時而(er)降的(de)(de)(de)喜悅,一(yi)年的(de)(de)(de)實習(xi)務(wu)工已(yi)讓他漸漸熟悉這(zhe)座城(cheng)市,足夠幫(bang)助全家脫貧(pin)的(de)(de)(de)薪資,也激勵他在“放羊(yang)班”畢業(ye)后,繼續(xu)留在當地打拼(pin)。
今年18歲的麥(mai)麥(mai)提,是(shi)新(xin)疆洛浦縣職業技(ji)術(shu)學(xue)校的一名學(xue)生。“放羊班”則是(shi)家人朋(peng)友對這所學(xue)校的戲稱,“上這學(xue)沒出路,畢了(le)業只(zhi)能回家放羊。”麥(mai)麥(mai)提解釋,家門口(kou)的職業教育過去并不(bu)被(bei)鄉(xiang)親(qin)們看好(hao)。
多(duo)年(nian)前,僅有(you)幾間教(jiao)室(shi)和(he)宿舍拼湊成的(de)(de)“放羊(yang)班”,教(jiao)學設施老舊,專業師(shi)資匱乏(fa),教(jiao)師(shi)孫玉回(hui)憶道(dao):“寒心的(de)(de)豈止家長,校園里聽不(bu)到讀書聲(sheng),學生們走了來(lai),來(lai)了又走,老師(shi)們只能勉強看管住(zhu)學生。”
洛浦縣(xian)位(wei)于我國集中連片的(de)深度貧困區——新疆和(he)田,當地(di)人均耕(geng)地(di)不足(zu)1畝,經(jing)濟發展滯后,勞動力缺乏(fa)技能(neng)成為當地(di)脫貧難的(de)最大障礙。
隨著脫(tuo)貧攻堅戰深入(ru)開(kai)展,我國(guo)加快(kuai)實施少(shao)數(shu)民族特困地區和特困群體的綜合(he)扶貧工程。針對現狀(zhuang),洛(luo)浦縣(xian)開(kai)始大力發展職業技(ji)術(shu)教育,培養少(shao)數(shu)民族青年的就業技(ji)能。
2014年(nian),在北京援疆指(zhi)揮部幫扶修建新校區(qu)后,洛浦縣委托新疆農業(ye)職業(ye)技(ji)術學院對(dui)“放羊(yang)班”進行托管,從機構設置、師資(zi)隊伍、專(zhuan)業(ye)建設、合作(zuo)辦學、技(ji)能培訓(xun)、實習就業(ye)等方面全方位開展(zhan)對(dui)口幫扶工作(zuo)。
3年前,麥麥提入(ru)校就(jiu)讀會計專業(ye),和“放(fang)羊班”大(da)多數學(xue)生(sheng)一樣(yang),除了(le)學(xue)習(xi)(xi)專業(ye)技能外,大(da)家還要花更多時間和精力學(xue)習(xi)(xi)國家通用語言。“掌握了(le)國家通用語言,少數民族學(xue)生(sheng)學(xue)習(xi)(xi)、就(jiu)業(ye)便有(you)更廣闊的(de)空間。”教師木克代斯·阿不都熱依木說(shuo),經過幾年的(de)努(nu)力,在校學(xue)生(sheng)的(de)專業(ye)技能和普(pu)通話水平明顯提升,為外出(chu)就(jiu)業(ye)奠定了(le)基礎。
新疆去年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rong)合、校(xiao)企合作,洛浦縣職業技(ji)術學校(xiao)先后與全國(guo)上百(bai)家企業簽訂學生實習就業協議。
麥(mai)麥(mai)提便是受益(yi)者之一(yi),去年在學(xue)校老師的(de)帶領下,他(ta)和180多名(ming)畢業班學(xue)生到(dao)南昌一(yi)家手機(ji)工廠里實習(xi),“羊追著草(cao)走(zou),我們遠離家鄉追著夢想走(zou)。”
麥(mai)麥(mai)提說,現在我一個月掙(zheng)的工資比(bi)過去全家掙(zheng)得都多,我很慶幸能(neng)用學校(xiao)學到(dao)的技(ji)能(neng),幫助(zhu)家里擺脫貧(pin)困。
記者采訪期(qi)間,來自(zi)北京(jing)、重慶、烏魯(lu)木齊(qi)等(deng)地的職業(ye)(ye)技術院校領(ling)導和企業(ye)(ye)家正(zheng)在和洛浦縣洽談(tan),幫助(zhu)學(xue)校建設美(mei)容(rong)美(mei)發(fa)、民政服(fu)務等(deng)熱門專業(ye)(ye),為企業(ye)(ye)“訂單式”培養急需的專業(ye)(ye)人才。
洛浦縣(xian)(xian)副縣(xian)(xian)長車勇(yong)介紹(shao),短短幾年(nian),該校學生由不足百人增加到(dao)2000多人,教職工123人,合(he)作的(de)企(qi)業多達(da)150家,754名三年(nian)級(ji)學生實(shi)現100%預(yu)就(jiu)業,月基本工資最(zui)高(gao)達(da)到(dao)4900元,實(shi)現了貧困家庭子女通過接受高(gao)質量的(de)職業教育就(jiu)業,帶動家庭脫(tuo)貧。
“未來縣(xian)里將(jiang)繼續配合學校,進村入戶宣傳職業教育,擴招(zhao)生源;赴(fu)內(nei)地省份招(zhao)聘,補充專業師資力量;匹配區域經濟發展,增設更多相(xiang)關專業。”車勇說。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