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10日電? 題:“混”出活力,“改”出動力——從央企實踐看混改三大關鍵詞
新華社記者王希
作為國企改革(ge)重要突破口(kou),混(hun)合所有制(zhi)改革(ge)正不斷向縱深推(tui)進,尤其是主(zhu)業處于充分競(jing)爭領(ling)域的商業類(lei)中央企業近年來在“與誰混(hun)”“怎樣混(hun)”“如何改”等問題上(shang)有不少探(tan)索。
不少央企負責人表示,將保持(chi)開(kai)放心態、加快改(gai)革步伐,堅持(chi)市場化導向發展混合所有制(zhi)(zhi),使(shi)這項改(gai)革的紅利不斷(duan)釋放,促進各類所有制(zhi)(zhi)經濟優勢(shi)互補、協同(tong)發展。
關鍵詞一:多路徑
與誰合作、怎樣混合?這(zhe)是很多央企推進這(zhe)項改革時首先(xian)面(mian)對的問題。
“混改就是打破企(qi)業在所(suo)有制身(shen)份上(shang)的糾結和界限,讓(rang)各(ge)種所(suo)有制資本取長(chang)補短、相互促進(jin)。”國務院國資委(wei)副秘書長(chang)彭華崗說。
中(zhong)國電(dian)子信息產業(ye)集團(tuan)有限公司副(fu)總經理李曉春表示,推進混改(gai),我們選擇(ze)合作(zuo)方最看重的是(shi)要(yao)有共(gong)同的事業(ye)愿(yuan)景(jing)與(yu)價值(zhi)理念(nian),符(fu)合這個前提的,無論是(shi)民營還是(shi)外資(zi),無論是(shi)境內還是(shi)境外,都有合作(zuo)的可能。
從實現混合的方式看,上市公司已(yi)成為(wei)中央企(qi)業混合所有制(zhi)改革的主要載(zai)體。
國務院(yuan)國資(zi)委數據顯示,2012年(nian)至(zhi)2017年(nian)6月底,央企(qi)(qi)控股上市公司(si)從378戶增加到390戶,央企(qi)(qi)控股上市公司(si)資(zi)產總額、凈資(zi)產、營(ying)業收入、利(li)潤總額分別占整個(ge)央企(qi)(qi)的(de)63.7%、60.8%、61.1%、84.8%。
產權市場(chang)成為(wei)央(yang)企開展混(hun)改的重要平(ping)臺(tai)。據(ju)了解,央(yang)企通(tong)過轉讓部分(fen)股權、增資(zi)擴股等方式引入(ru)合作者(zhe),2013年(nian)以來共成交495宗,引入(ru)非(fei)公資(zi)本986億元(yuan)。
除了充分運(yun)用資(zi)本(ben)市場(chang)、產權市場(chang)吸引投(tou)資(zi)者參與(yu)國(guo)企改革外,央企還(huan)通(tong)過兼并重組、成立或參股非公有制公司、設(she)立投(tou)資(zi)基(ji)金(jin)等多種方式,撬動社(she)會資(zi)本(ben),實現“雙向”融(rong)合。
國(guo)(guo)內最大的(de)(de)私募股權(quan)投資(zi)(zi)基金(jin)(jin)——誠通(tong)(tong)集團發(fa)起設(she)立(li)的(de)(de)中國(guo)(guo)國(guo)(guo)有企業(ye)結構調(diao)整基金(jin)(jin)去年(nian)以來已(yi)先后參(can)與(yu)了(le)(le)中國(guo)(guo)聯通(tong)(tong)、中糧資(zi)(zi)本(ben)的(de)(de)混改項(xiang)目(mu),投資(zi)(zi)了(le)(le)京(jing)東金(jin)(jin)融(rong)、洛陽(yang)鉬業(ye)非公開發(fa)行等項(xiang)目(mu),還與(yu)金(jin)(jin)融(rong)機構、民(min)營資(zi)(zi)本(ben)共同搭建了(le)(le)首期規模50億(yi)元的(de)(de)國(guo)(guo)企混改子基金(jin)(jin)。
關鍵詞二:轉機制
混改不是為“混”而(er)“混”,改革(ge)要向縱深發展。
在(zai)引資(zi)本的基礎上(shang)機制怎么轉(zhuan)?很多央企在(zai)混改中注重引入積極股(gu)東,有效落實董事會職權。
中國(guo)醫藥(yao)集團有(you)限公(gong)司在投資地(di)方民營企(qi)業時,在控股(gu)(gu)前(qian)提下(xia)留給(gei)原民營股(gu)(gu)東一定(ding)比(bi)例股(gu)(gu)權,形成“我中有(you)你、你中有(you)我”的(de)股(gu)(gu)權架構,并充(chong)分保障(zhang)各(ge)種股(gu)(gu)權資本(ben)的(de)決策(ce)話語權。
“涉(she)及企業發展戰略、業務擴(kuo)展、重組(zu)改制等問題時堅(jian)持(chi)與各方股東(dong)(dong)充分溝通(tong),絕不(bu)因為控股地位(wei)而忽視或(huo)侵占其他股東(dong)(dong)權(quan)益。”國藥(yao)集團副(fu)總經(jing)理石晟怡(yi)說。
誠通集(ji)團旗下中(zhong)儲(chu)股份引入國際(ji)物(wu)流(liu)地產(chan)巨頭普洛斯(si)后(hou),不(bu)僅由外方按比例提名董事、監事,經理層也引入了外方提名的(de)高管,“嫁接”戰略(lve)資源(yuan),實(shi)現取(qu)長補短、互相(xiang)促(cu)進(jin)。
探索員工持股、強(qiang)化(hua)激勵約束,也是改革(ge)實踐(jian)中的重(zhong)要內(nei)容(rong)。
中國(guo)寶(bao)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第三方(fang)服務平臺歐冶云商(shang),去(qu)年引入(ru)6家國(guo)內外(wai)企業和126名核心員(yuan)工組成的(de)(de)持(chi)股(gu)平臺參與持(chi)股(gu),打破國(guo)資的(de)(de)“一股(gu)獨大”,在鋼鐵電商(shang)激烈的(de)(de)競爭中進入(ru)“第一方(fang)陣(zhen)”。
寶武集團(tuan)副總經理胡望明說,核心員(yuan)工持股使企業發展(zhan)和員(yuan)工利(li)益相綁(bang)定,風險共(gong)擔、利(li)益共(gong)享,有利(li)于營造創(chuang)業創(chuang)新的氛(fen)圍,為(wei)公司(si)長遠發展(zhan)保駕護(hu)航。
“歐冶云商(shang)引入戰略投資(zi)者只是股(gu)權多元化(hua)的第一步(bu),后(hou)續還會有第二輪、第三(san)輪,中國寶武甚至可以(yi)不控股(gu)。”他(ta)表示,寶武所有子公司都保持開放姿態,加(jia)快混改步(bu)伐,非公、民營的資(zi)本比例(li)將會進一步(bu)提高。
關鍵詞三:放紅利
目前(qian),中央企業在產權層面已與(yu)社會資本(ben)實現了較大范圍的混合。國有資本(ben)與(yu)非公資本(ben)在融合中相互促進、相得益(yi)彰,不斷形成新的優勢。
2012年(nian),中(zhong)國電子引入在網絡(luo)安全領域頗有(you)影響力(li)(li)的(de)民(min)營企(qi)業團隊,按照混合所(suo)有(you)制模式成立了中(zhong)電長城網際系統應用有(you)限公司,把(ba)央(yang)企(qi)的(de)產業布局(ju)和職業經理人(ren)的(de)專業能力(li)(li)有(you)效結(jie)合,5年(nian)來企(qi)業營收年(nian)均增(zeng)長率(lv)達(da)65.9%。
“積極(ji)發展混合所有制經(jing)濟,最大(da)限度地調(diao)動各個投(tou)資(zi)主體的積極(ji)性(xing),大(da)家朝著共同(tong)的目(mu)標,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干,共同(tong)打(da)造產業(ye)大(da)生態。”李(li)曉(xiao)春說。
事實(shi)上,除了直接參與者受(shou)益外,混合所有制改革帶(dai)來(lai)的溢(yi)出效(xiao)應同樣不容(rong)小覷。
我(wo)國醫藥(yao)(yao)行(xing)業發(fa)展(zhan)曾受制于企業規模小、數量多、水平(ping)參差(cha)不(bu)齊等(deng)問題(ti)。國藥(yao)(yao)集團通過混改與資本運營(ying),不(bu)斷(duan)整合行(xing)業資源(yuan),打造(zao)了覆蓋全國的(de)藥(yao)(yao)品和醫療器械流通配送網絡,大幅提高(gao)了行(xing)業集中度,促進了醫藥(yao)(yao)行(xing)業的(de)發(fa)展(zhan)。
業內人士(shi)表示,下一步中央企(qi)業混(hun)改將在拓(tuo)展廣度與(yu)深度上發力,而能否提高(gao)國有資(zi)本配置和運行效率,提高(gao)全要素生(sheng)產率,實現(xian)國有資(zi)本與(yu)非(fei)公有資(zi)本共同(tong)發展,是檢驗混(hun)改成效的重(zhong)要標志(zhi)。
 
  
- 
國企員工持股改革將鋪開 年底總結經驗并擴大試點
國資委改革局副局長林慶苗向記者表示,員工持股試點歸納起來,可說是“穩妥起步,開局良好,成效初步顯現”。改革后,中國電器院從國有全資子公司調整為國有企業控股(股比60%)、戰略投資者參股(股比18%)、骨干員工持股(股比22%)的混合所有制企業。2018-02-02 06:51:22
- 
2017年中國國企改革成績亮眼 供給側改革仍是未來重點
實踐證明,中國官方推動的央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決策是正確的,沈瑩表示,下一階段將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向深入。多位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將是深化中國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2018-01-26 06:30:56
 
- 
終于又到了要聊聊年終獎的時候了		
2018-02-10 09:39:33
- 
臘月,到這些地方去尋濃濃的年味兒!		
2018-02-10 09:39:33
- 
影巢周刊丨鶴舞寒天 仙氣十足		
2018-02-10 09:39:33
- 
春節紅包大戰花樣多 小心被詐騙(附攻略)		
2018-02-10 09:39:33
- 
春節回家謹防這7種“春運病”		
2018-02-10 09:39: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