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5日,兩名工人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市中心以東約10公里處的“美景農場”采摘蔬菜。新華社記者 林朝暉 攝
新華社哈瓦那8月18日電? 通訊:“有機”已成古巴農民生活方式
新(xin)華(hua)社記者林朝暉(hui)
古巴首(shou)都哈瓦那郊區“美景農場”的(de)(de)清晨是這樣開(kai)始的(de)(de):馬群(qun)安(an)靜地在(zai)山(shan)坡(po)上吃(chi)草,散養的(de)(de)黑(hei)豬在(zai)泥地里打滾,大約100頭(tou)奶牛和50只(zhi)山(shan)羊在(zai)工人照料下有(you)序等待(dai)擠奶。
米(mi)薩埃爾·龐塞(sai)就是這(zhe)樣開(kai)始忙碌而愉悅一天的。他告訴(su)新(xin)華社(she)記者(zhe),自己(ji)喜歡清晨農場上露珠(zhu)和(he)霧(wu)氣的味道(dao),還有濕(shi)濕(shi)的泥土粘(zhan)在鞋上和(he)手上的感覺(jue)。
龐塞家族經營“美景農場(chang)”已(yi)經四代。1959年(nian)古巴革命勝利(li)后,古巴約有15萬(wan)小農戶成(cheng)為土地(di)所有者,龐塞一家便是(shi)其中之一。“美景農場(chang)”位于哈瓦那市中心(xin)以(yi)東(dong)約10公里處(chu),占(zhan)地(di)67公頃,有32名員工,主要飼養牲畜,也有鳥類(lei)、魚(yu)類(lei)、果樹(shu)和蔬菜。農場(chang)是(shi)哈瓦那省最大的(de)(de)山羊奶產地(di),也是(shi)最大的(de)(de)肉(rou)類(lei)供應商(shang)之一。今年(nian),農場(chang)的(de)(de)生產目標是(shi)4.8萬(wan)升(sheng)鮮(xian)奶和40噸(dun)肉(rou)食。

7月25日,一名工人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市中心以東約10公里處的“美景農場”給山羊擠奶。新華社記者 林朝暉 攝
由于(yu)美國長期(qi)對古巴實行經濟(ji)、金(jin)融封鎖和貿(mao)易禁運(yun),古巴農(nong)(nong)(nong)場(chang)(chang)難以獲得(de)農(nong)(nong)(nong)業(ye)機械和化(hua)肥。于(yu)是,小型家庭農(nong)(nong)(nong)場(chang)(chang)有(you)機農(nong)(nong)(nong)業(ye)模式在古巴成為大規模集約(yue)化(hua)農(nong)(nong)(nong)業(ye)的替代(dai)選擇(ze)。自上世紀90年代(dai)以來,有(you)機農(nong)(nong)(nong)業(ye)開始(shi)在當地占據(ju)一席之(zhi)地。
龐塞告訴(su)記者,“美(mei)景農(nong)場(chang)”采取有機耕作方式(shi),任何(he)東西都(dou)不(bu)會被(bei)浪費。無論是(shi)生(sheng)菜(cai)、黃瓜(gua),還(huan)是(shi)胡蘿卜(bu),農(nong)場(chang)種植的近20種農(nong)作物都(dou)不(bu)使用化(hua)肥和農(nong)藥。龐塞介紹,新冠疫(yi)情(qing)期間,農(nong)場(chang)生(sheng)產未停(ting)止(zhi),持(chi)續努力(li)把食(shi)物送到古巴人的餐桌(zhuo)上(shang)。
“美(mei)景農場(chang)”采取輪作(zuo)種植制度。“年復一(yi)年在同(tong)一(yi)塊土地上種植相同(tong)的(de)作(zuo)物(wu)是(shi)(shi)不利的(de)。這就是(shi)(shi)為什么我(wo)們(men)采用嚴格的(de)作(zuo)物(wu)輪作(zuo)制度,使土地更富生產力、環境更具可持續性,”農場(chang)農業工程(cheng)師伊麗斯·豐塞卡介紹,“我(wo)們(men)的(de)工作(zuo)原則是(shi)(shi)必(bi)須在環境、人、動物(wu)、植物(wu)和土壤之間保(bao)持平衡。”

7月25日,古巴首都哈瓦那市中心以東約10公里處的“美景農場”的奶牛接受機器擠奶。新華社記者 林朝暉 攝
豐塞卡說,農業生(sheng)(sheng)態學助力農場以可持續的方式維(wei)持生(sheng)(sheng)產水平,在生(sheng)(sheng)產過程中也無需使用化肥。
古(gu)巴(ba)圣斯皮里(li)圖斯大學(xue)農學(xue)院高(gao)級教授格雷戈里(li)·巴(ba)爾德(de)斯表示,有(you)機耕作已經成為(wei)許多古(gu)巴(ba)農民的生活方式。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