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8日,在以色列特拉維夫,一名巴勒斯坦兒童在海邊戲水。新華社記者 郭昱 攝
新華社耶路撒冷7月8日電 特寫:穿過檢查站去看海
新華社記者呂迎旭 陳文仙
對于居住約旦河西岸(an)巴勒(le)斯坦城市希伯(bo)倫(lun)的(de)(de)13歲女孩巴婭來說,7月8日是難忘的(de)(de)一天(tian)。這一天(tian)她第一次來到(dao)位(wei)于以色列特拉(la)維(wei)夫北部的(de)(de)一個海灘,第一次親眼看到(dao)大海。
從大(da)巴車上(shang)下來后,她和另(ling)外近30個孩子尖(jian)叫(jiao)著撲向大(da)海,他們在海里(li)隨著海浪時(shi)(shi)起(qi)時(shi)(shi)伏,激(ji)動地歡(huan)笑、嬉鬧……
巴婭說,為(wei)了(le)(le)(le)這(zhe)(zhe)(zhe)次活動(dong),她(ta)一大早就(jiu)和(he)媽媽從家里(li)出發。要前往(wang)特拉維夫(fu),必須(xu)穿過希(xi)伯倫附近的以(yi)色列檢查站。在這(zhe)(zhe)(zhe)里(li),她(ta)們(men)排了(le)(le)(le)兩小(xiao)時的隊。雖然很疲憊,加上(shang)天氣炎熱,但“終于看到了(le)(le)(le)大海”,除了(le)(le)(le)用“開心”這(zhe)(zhe)(zhe)個詞形容這(zhe)(zhe)(zhe)次旅行外,她(ta)還(huan)告(gao)訴(su)記(ji)者(zhe)自己的意外發現(xian):海水是咸的!

7月8日,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巴勒斯坦兒童在海邊戲水。 新華社記者 郭昱 攝
這(zhe)次巴(ba)勒(le)斯坦兒童看海(hai)活動由以(yi)色(se)(se)列(lie)左翼民間(jian)機構“檢查(cha)站觀(guan)察”組(zu)織。該機構由幾名(ming)以(yi)色(se)(se)列(lie)婦女志愿(yuan)者組(zu)成,她們反對以(yi)色(se)(se)列(lie)對約(yue)旦河西岸的(de)占領,支(zhi)持(chi)巴(ba)勒(le)斯坦人在其(qi)土(tu)地上自(zi)由行動的(de)權(quan)利,反對限制巴(ba)勒(le)斯坦人自(zi)由通行的(de)以(yi)色(se)(se)列(lie)檢查(cha)站。
據“檢查站觀(guan)察”網站介紹,自(zi)2001年成立(li)以(yi)來,該組(zu)織成員定期到約旦河西岸監測檢查站和巴勒斯坦(tan)村莊的(de)情況,通過展(zhan)示以(yi)色(se)(se)列(lie)占領下(xia)巴勒斯坦(tan)人(ren)遭(zao)受的(de)不公待遇,希望影響以(yi)色(se)(se)列(lie)和國際社會的(de)輿論,幫助巴勒斯坦(tan)人(ren)擺脫困境(jing)。
阿米拉是該機構的志愿者(zhe)之(zhi)一。她(ta)介紹說,巴勒(le)斯(si)坦的相關組織負(fu)責在約(yue)旦(dan)河西岸召集孩子,她(ta)們(men)協(xie)助這些孩子和母親獲得以色列方面頒發的通行(xing)(xing)證。每年她(ta)們(men)拿到的名單很長,而最終能成行(xing)(xing)的孩子卻(que)不多。今年她(ta)們(men)將一共組織25批來自巴勒(le)斯(si)坦不同地區的孩子參加這項活動。

7月8日,在以色列特拉維夫,以色列志愿者為巴勒斯坦兒童準備救生圈。 新華社記者 郭昱 攝
她說,許多巴勒斯坦(tan)人的(de)夢想是(shi)去(qu)阿克薩清真寺做禮拜、用珍藏幾十年(nian)的(de)鑰匙(chi)打開(kai)故居的(de)大門、到特拉維夫看海……能夠幫助(zhu)他們(men)實現一個夢想,是(shi)非常有意義的(de)事。
吉哈(ha)德(de)是一(yi)名來自希伯倫老(lao)城(cheng)的(de)母親。希伯倫老(lao)城(cheng)被一(yi)分為(wei)二,阿拉伯人(ren)居住(zhu)(zhu)區(qu)和猶(you)太(tai)人(ren)居住(zhu)(zhu)區(qu)也隔(ge)離著,以色列在(zai)城(cheng)內設(she)立多個檢查站。她說,孩(hai)子們每(mei)天上(shang)學、放(fang)學都(dou)要(yao)過檢查站,行動很不自由。而現在(zai),來到海邊(bian)的(de)他們感到無比放(fang)松(song)和興奮(fen)。她希望有(you)一(yi)天巴(ba)勒斯坦土(tu)地(di)上(shang)再也沒有(you)人(ren)為(wei)設(she)置的(de)障礙。

7月8日,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巴勒斯坦兒童在海邊戲水。 新華社記者 郭昱 攝
阿米拉介紹,組織看(kan)海活(huo)動的(de)(de)想法(fa)源(yuan)于“檢查站觀察”一(yi)名志愿者的(de)(de)一(yi)次經(jing)歷。這名志愿者曾邀請一(yi)個巴勒斯坦家庭到特拉維夫。那是某年的(de)(de)冬天(tian),但(dan)這家的(de)(de)孩(hai)子全然(ran)不顧(gu)天(tian)冷風大(da),在海里玩得不亦樂乎,于是她們決定幫助(zhu)更(geng)多(duo)巴勒斯坦孩(hai)子實(shi)現看(kan)海的(de)(de)愿望。
類似的活動她們已經連續組織了13年。阿(a)米拉說,她的夢想是,有一天她們不(bu)用(yong)再組織這(zhe)樣的活動,巴勒斯坦(tan)人看海,可以想來就來。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