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悉尼9月23日電? 特寫:悉尼小學里的別樣中秋節
新華社記者(zhe) 郝亞琳
9月13日,在澳大利亞悉尼,來自保加利亞的家長在中秋慶祝活動中表演民族傳統舞蹈。?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 攝
得知學校的中秋節慶祝活動需(xu)要志愿者幫忙,劉女士積極地報了名。
劉(liu)女(nv)士的(de)兒子在澳(ao)大利亞悉尼北部華人區車士活的(de)公立小學上三年(nian)(nian)級(ji)。每(mei)年(nian)(nian)的(de)中秋(qiu)節慶祝(zhu)活動是學校的(de)一個重要傳(chuan)統(tong),從1997年(nian)(nian)以(yi)來(lai)從未間斷。
如今,這一(yi)慶祝(zhu)活動(dong)不僅是中華傳統(tong)文化的集中展示(shi),更成為車士活小學多元校園文化的重(zhong)要組成部分,廣受(shou)各國學生(sheng)和家長們的喜愛。
慶祝活(huo)動當天(tian),很多家長提前(qian)來(lai)到學校(xiao)操場上(shang),按照(zhao)事先(xian)劃分好的區域開始為(wei)晚(wan)上(shang)的活(huo)動做(zuo)準備(bei)。
劉女士和其他(ta)幾位媽(ma)(ma)媽(ma)(ma)負責今年的中國食(shi)品(pin)攤位——“長城廚房”,這也(ye)是每(mei)年中秋節慶祝活動上(shang)非常受歡迎的攤位之(zhi)一(yi)(yi)。除了水餃(jiao)、煎餃(jiao)、涼面等中國美食(shi),媽(ma)(ma)媽(ma)(ma)們還在攤位上(shang)裝飾了一(yi)(yi)個扇(shan)面,上(shang)面一(yi)(yi)個大大的“福”字(zi)格(ge)外醒目。
“學校舉辦中(zhong)秋節(jie)慶祝活(huo)動(dong)是(shi)對中(zhong)華文(wen)化的重(zhong)視和認可,我(wo)是(shi)中(zhong)國(guo)媽媽,當(dang)然(ran)要(yao)積極幫忙(mang)。而(er)且,不同國(guo)家、不同膚色的人一(yi)起過中(zhong)秋,也是(shi)一(yi)種很(hen)特別的體驗(yan)。”劉女士說。
一旁(pang)的(de)韓(han)(han)國攤(tan)位上,擺放(fang)著剛出(chu)鍋(guo)的(de)年(nian)(nian)糕和(he)烤肉(rou)。韓(han)(han)國媽媽金美(mei)善說:“中秋節也是(shi)韓(han)(han)國的(de)傳統節日之一,節日當天我們(men)會吃松(song)餅,也會賞(shang)月。不過(guo),今年(nian)(nian)我們(men)準備(bei)了一些烤肉(rou)、年(nian)(nian)糕和(he)煎(jian)餃,希望大家(jia)嘗嘗各(ge)種(zhong)不同的(de)韓(han)(han)國食品。”
伴著中(zhong)東風情的(de)(de)音樂(le),敘(xu)利亞媽(ma)(ma)媽(ma)(ma)拉(la)莎身著傳統(tong)服(fu)裝,正(zheng)忙著烹(peng)制自己的(de)(de)拿手菜。拉(la)莎已是第四次參加學(xue)校(xiao)的(de)(de)中(zhong)秋節慶祝活動,經營餐飲服(fu)務(wu)公司的(de)(de)她(ta)準備起來(lai)駕(jia)輕(qing)就熟。
“我(wo)們很喜歡(huan)這個活動。我(wo)的(de)(de)孩子(zi)在(zai)這里上學,我(wo)希望大(da)家也嘗嘗敘利亞風(feng)味兒,我(wo)的(de)(de)肉丸可(ke)是很受歡(huan)迎的(de)(de)。”拉莎說。
9月13日,在澳大利亞悉尼,學校的中文老師在中秋慶祝活動中查看學生的中文書法作品。 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 攝
太陽西沉,誘(you)人的香味(wei)從一個個攤點上(shang)飄出,中國月(yue)餅、澳大(da)利(li)亞燒烤、日本壽司、保加利(li)亞奶酪(lao)派和蘋果派、埃及兵豆(dou)湯、泰國春(chun)卷、印(yin)度薄餅等(deng)各國美食琳瑯滿目,在一盞盞紅燈籠的映襯下(xia),節日氣氛(fen)格外濃厚。
“很多文化都有自己獨特的(de)(de)食物,我們希(xi)望(wang)學(xue)生們通過享受不同的(de)(de)美食,去了解美食背后的(de)(de)文化背景。”車士活小學(xue)助(zhu)理校長(chang)董老師說。
董老師是上海人,1995年(nian)到(dao)車士活小(xiao)學任教(jiao),正是她創立了車士活小(xiao)學的中文(wen)教(jiao)學項目和中秋節慶祝活動。
起初,董老師是學校唯一的(de)中(zhong)文(wen)(wen)老師,每周有兩(liang)天中(zhong)文(wen)(wen)課。現(xian)在,全校共有兩(liang)名(ming)全職中(zhong)文(wen)(wen)老師和兩(liang)名(ming)兼(jian)職老師,2013年還開(kai)設了(le)孔子(zi)課堂,中(zhong)文(wen)(wen)已成為學校的(de)第二語言(yan)。
車(che)士活(huo)(huo)小學還同北京(jing)市白家(jia)莊(zhuang)小學、南京(jing)市夫子廟小學結成姐妹(mei)學校(xiao)(xiao),定期開展交流活(huo)(huo)動。除了中秋(qiu)節慶(qing)祝(zhu)晚會,學校(xiao)(xiao)還舉(ju)辦端午(wu)節、中國日等活(huo)(huo)動,以多種(zhong)方式讓學生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
“學習語言(yan)不(bu)僅僅是學怎么說(shuo)、怎么寫,還(huan)應當去了解它背后的文(wen)(wen)化(hua)和思維方式。我希望(wang)學生們今(jin)后能夠寬(kuan)容地接(jie)納和感受不(bu)同文(wen)(wen)化(hua)。”董老師說(shuo)。
車士(shi)活小學有1300多名學生,雖然來自(zi)近(jin)40個不同文(wen)化背景(jing),但孩子(zi)們在同一個校(xiao)園中和諧相(xiang)處。
9月13日,在澳大利亞悉尼,學生在中秋慶祝活動中表演扇子舞蹈。 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 攝
當晚的(de)(de)(de)(de)活動除了琳瑯(lang)滿(man)目的(de)(de)(de)(de)美食外(wai),孩子們還精心準備了一場文藝演出,中國的(de)(de)(de)(de)舞獅(shi)、民樂合(he)奏、扇子舞,日本(ben)的(de)(de)(de)(de)漁歌,韓(han)國的(de)(de)(de)(de)街(jie)舞,印度和保加利亞的(de)(de)(de)(de)傳(chuan)統舞蹈……臺(tai)上臺(tai)下充滿(man)歡聲笑語(yu)。
夜(ye)幕低垂,一位身著(zhu)綠色旗袍的老師(shi)一手提(ti)著(zhu)燈(deng)籠(long),一手拿著(zhu)兔子玩偶,引領孩子們開(kai)始了中秋(qiu)節慶祝活動最受(shou)歡迎的環節——燈(deng)籠(long)游(you)行。
身著(zhu)各式各樣民族服(fu)裝的孩子們(men),伴著(zhu)皎潔的月光和(he)星(xing)星(xing)點點的燈(deng)火,讓夜(ye)色中(zhong)的校園充滿(man)歡樂祥(xiang)和(he)。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