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9日電? 題:“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海外漢學家的中國情緣
新華社記者史競男
在中國現代著名(ming)女作家蕭紅逝世76年后,她的(de)(de)最(zui)后一部未能完成的(de)(de)作品《馬(ma)伯樂》得(de)以“重生(sheng)”——美國著名(ming)漢(han)學家、翻譯(yi)家葛浩文(wen)續寫《馬(ma)伯樂》,完成了(le)一次跨越(yue)語言、文(wen)化(hua)和世紀的(de)(de)書(shu)寫。
《馬伯樂》是(shi)蕭紅(hong)逃(tao)難暫(zan)居香港時期的作品,可惜小說(shuo)尚(shang)未完成,日本襲擊香港,在香港淪陷一個月后,蕭紅(hong)也因庸醫開刀(dao)之誤不幸去世,年僅(jin)31歲。臨終前兩天(tian),她在紙條上寫(xie)道:“我將(jiang)與藍天(tian)碧(bi)水永處,留(liu)下那半部《紅(hong)樓》給別人寫(xie)了。”
“我讀過(guo)蕭(xiao)(xiao)紅(hong)(hong)所(suo)有的(de)作(zuo)(zuo)品,覺得和她(ta)簡直(zhi)是(shi)相識多年的(de)老朋友(you),她(ta)沒寫完的(de)小(xiao)說,我來(lai)替她(ta)完成(cheng)(cheng)吧(ba)。”葛浩文說。他曾多次(ci)翻譯蕭(xiao)(xiao)紅(hong)(hong)的(de)作(zuo)(zuo)品,著(zhu)有研究蕭(xiao)(xiao)紅(hong)(hong)的(de)專著(zhu),堪稱蕭(xiao)(xiao)紅(hong)(hong)穿越時空的(de)跨(kua)國知音,也成(cheng)(cheng)為中國文學與(yu)英語世界的(de)擺(bai)渡者。
在中國(guo)傳統佳節中秋來臨之際(ji),《馬伯樂》完整版在京與讀者見(jian)(jian)面,通(tong)過這(zhe)樣一種特殊的“團圓(yuan)”,見(jian)(jian)證了(le)一份(fen)連通(tong)中西、跨越世紀(ji)的友誼。
作(zuo)(zuo)家(jia)麥家(jia)曾感(gan)念:“翻譯家(jia)是(shi)我最尊(zun)敬的(de)人。得(de)益(yi)于外國經典作(zuo)(zuo)品譯介的(de)滋(zi)潤,我走上(shang)文學(xue)的(de)道路;也(ye)是(shi)因(yin)為他們,我的(de)作(zuo)(zuo)品翻譯傳(chuan)播(bo)到(dao)全世界,有了更多(duo)讀者(zhe)。”
文(wen)學滋養了(le)人(ren)類的(de)心靈,翻譯拉近了(le)世界的(de)距離。中國(guo)作協外(wai)聯(lian)部(bu)副主任李錦琦說(shuo):“文(wen)學作品(pin)作為(wei)文(wen)化版圖中非(fei)常獨特(te)的(de)基因片段,代(dai)表著一個民族(zu)的(de)精神境界,同時(shi)也是民族(zu)文(wen)化和民族(zu)精神的(de)高度濃(nong)縮。因此,中國(guo)文(wen)學在(zai)海外(wai)閱讀與研究狀況集中體現(xian)了(le)中國(guo)文(wen)化國(guo)際影響(xiang)力。在(zai)這方(fang)面,海外(wai)漢學家(jia)、翻譯家(jia)群體付出(chu)了(le)艱辛(xin)的(de)努(nu)力,取得了(le)卓越的(de)成就。”
對很多(duo)漢學家(jia)(jia)、翻譯家(jia)(jia)而言(yan),中國早已(yi)“他鄉即(ji)故鄉”,五彩繽(bin)紛的中國故事里,滋生(sheng)出難以割舍的中國情緣。
加拿大旅華作家(jia)李(li)莎·卡(ka)爾杜齊(qi)曾(ceng)將中(zhong)國當(dang)代文學(xue)作品《狼圖騰》介紹給世界。長期在中(zhong)國工作與生(sheng)活(huo)的(de)她,獲得過中(zhong)國政(zheng)府友誼(yi)獎和(he)中(zhong)國永(yong)久(jiu)居留(liu)權。“這個國家(jia)對(dui)我的(de)愛(ai)(ai)和(he)我對(dui)她的(de)熱愛(ai)(ai)一樣深厚。中(zhong)國的(de)開放(fang)程度遠大于其他國家(jia)的(de)想象。”
匈(xiong)牙利(li)青年翻譯(yi)家(jia)宗(zong)博莉(li)·克拉(la)(la)拉(la)(la)是(shi)第一位將莫言、余(yu)華、蘇童、韓(han)少(shao)功等中國當代(dai)作(zuo)家(jia)作(zuo)品翻譯(yi)并引入(ru)匈(xiong)牙利(li)的翻譯(yi)家(jia)。“改(gai)革開(kai)放讓中國文(wen)學(xue)煥發新光彩,既有中國傳統(tong)底蘊,又具(ju)有世界(jie)性(xing)和現代(dai)性(xing)。”克拉(la)(la)拉(la)(la)說,“改(gai)革開(kai)放使(shi)中國人民(min)社會生活(huo)和精神面貌發生了巨大變(bian)化,中國當代(dai)文(wen)學(xue)就是(shi)這種變(bian)化的折(zhe)射和反映,是(shi)世界(jie)了解當代(dai)中國的極佳(jia)窗口。”
不久前剛(gang)剛(gang)獲得第12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的羅馬尼亞(ya)翻譯家白羅米坦言,中國(guo)(guo)(guo)(guo)擁有寶貴的文學作品和(he)杰出(chu)作者,但它(ta)們亟需不同渠(qu)道(dao)的傳(chuan)播推(tui)廣。“我(wo)將堅定不移(yi)地(di)繼續從事翻譯工(gong)作,并不遺余力地(di)推(tui)廣中國(guo)(guo)(guo)(guo)當代(dai)文學的杰出(chu)作品,因為(wei)我(wo)認(ren)為(wei)它(ta)們值得任何(he)一個對中國(guo)(guo)(guo)(guo)和(he)中國(guo)(guo)(guo)(guo)夢感興(xing)趣的人去認(ren)識和(he)了(le)解。”白羅米說。
-
24國漢學家聚焦中國改革開放40年建言共同發展
此次座談會在“改革開放40年——中國與世界”主題下分設了“中國發展新理念和國際合作新前景”“‘一帶一路’與共同發展”“中國文化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三個議題。2018-07-23 22:12:23
-
通訊:他把“神探”狄仁杰介紹給西方——紀念荷蘭漢學家高羅佩逝世50周年
荷蘭海牙中國文化中心12日舉辦活動,隆重紀念將中國“神探”狄仁杰的故事介紹至西方國家的荷蘭漢學家高羅佩逝世50周年。2017-12-13 17:05:24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