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5日電 特稿:風雨七十載 和平行路難——寫在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70周年之際
新華社記(ji)者蔣國鵬(peng)
2018年5月14日,以色(se)列(lie)建國70周年紀念日。
這一天(tian),美國駐以(yi)色(se)列(lie)(lie)大使(shi)館正式由特拉維夫遷(qian)至耶(ye)路(lu)(lu)撒冷。這一天(tian),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地帶以(yi)及(ji)約旦河西(xi)岸部(bu)分地區舉行示威(wei),抗議特朗(lang)普政府承認耶(ye)路(lu)(lu)撒冷為以(yi)色(se)列(lie)(lie)首都并將使(shi)館遷(qian)址于此。示威(wei)者同以(yi)色(se)列(lie)(lie)軍(jun)警之間“石塊對子彈”的(de)較量已造(zao)成巴方(fang)至少58人死(si)亡(wang)、2000多人受傷(shang),傷(shang)亡(wang)之慘(can)重為近年(nian)罕見。
巴(ba)勒斯坦人(ren)(ren)將1948年(nian)5月15日稱為(wei)“災難(nan)日”。此后(hou)的幾十年(nian)內,大批巴(ba)勒斯坦人(ren)(ren)在戰爭與(yu)沖突中流離失所(suo),更有逾百萬人(ren)(ren)被迫離開家園(yuan),淪為(wei)難(nan)民,至今難(nan)歸。
魔盒開啟:中東淪為撕裂之地
1948年(nian)5月14日(ri)(ri),大(da)衛·本-古(gu)里安在特(te)拉維夫宣布建立以色列國。次(ci)日(ri)(ri),約旦、伊拉克、埃及、敘利(li)亞、黎巴嫩及巴勒斯坦阿拉伯武(wu)裝組(zu)成的聯軍向以色列宣戰,第一次(ci)中東戰爭爆發。1949年(nian)7月,戰爭以得到大(da)國支持的以色列全面勝利(li)告終。
阿(a)以沖突(tu),這個第二次世界大戰后(hou)中(zhong)東最根本的矛盾(dun),就這樣(yang)以戰爭(zheng)的方式(shi)正式(shi)開啟。這是中(zhong)東地區錯綜(zong)復雜矛盾(dun)的集中(zhong)體現,既包含國(guo)家(jia)利益之爭(zheng),又牽涉民(min)族、宗教(jiao)矛盾(dun),持續至(zhi)今仍未結束。
第(di)一(yi)次中東(dong)戰爭(zheng)不(bu)啻為在中東(dong)地(di)(di)區(qu)打開訴(su)諸(zhu)武力解決(jue)爭(zheng)端(duan)的(de)“潘多拉(la)魔盒”。此后,軍(jun)事選項不(bu)斷被(bei)用以解決(jue)矛盾,導致中東(dong)地(di)(di)區(qu)成為一(yi)片不(bu)斷被(bei)撕裂戰爭(zheng)傷疤的(de)土地(di)(di):
——1948年至今(jin),五次阿以戰爭(zheng)及巴以沖(chong)突已經(jing)導致(zhi)逾8萬人喪生;
——1962年至1970年,北(bei)也(ye)門(men)內部沖突導致逾10萬人(ren)喪生;
——1975年(nian)至1990年(nian),黎巴嫩(nen)內部(bu)沖(chong)突導致逾10萬人喪生;
——1978年至今,土耳(er)其政府(fu)軍與庫爾德(de)人武裝(zhuang)的沖突導致近(jin)4萬人喪生;
——1980年至1988年,兩伊戰(zhan)爭(zheng)導致約100萬人喪生(sheng);
——1990年至1991年,海灣戰爭導致逾(yu)5萬人喪生;
——2003年(nian)至2011年(nian),伊拉(la)克戰爭導致約(yue)30萬人喪生(sheng);
——2011年至今(jin),敘利亞(ya)國內沖突(tu)導致逾35萬人喪生;
——2015年至今(jin),也門(men)國內沖突導(dao)致逾5萬人喪生;
……
這(zhe)些(xie)冰冷數字的背后,是一個個鮮活生(sheng)命的凋落,是一戶戶溫暖家(jia)庭的破碎。如今,類似的悲劇(ju)還在這(zhe)里上演。
撕裂持續:拷問戰爭和平邏輯
第一次中東戰爭(zheng)深刻改變了(le)中東地區。可悲的是(shi),70年(nian)后的今天,新(xin)的“潘(pan)多拉(la)魔盒”又(you)現身中東地區:美(mei)國駐(zhu)以色(se)列大使館(guan)從(cong)特拉(la)維(wei)夫(fu)遷至耶路撒冷;美(mei)國退出伊(yi)核協議;以色(se)列與敘利(li)亞(ya)境(jing)內伊(yi)朗軍事力量“過招”……
輿論認為,美(mei)國政府“魯莽”“冒進”的(de)中(zhong)東政策將(jiang)加(jia)劇這一地區本已充(chong)滿危險的(de)緊張局勢,無異(yi)于(yu)火上澆油。
也有觀察家稱(cheng),美國政府(fu)現行中(zhong)東(dong)政策意在(zai)打破前幾屆政府(fu)“無效”的(de)舊有調解機制,以在(zai)常(chang)人看來“非政治正確(que)”的(de)方式,為本已持續動蕩、矛盾重重的(de)中(zhong)東(dong)局勢注入更多不確(que)定性,以在(zai)亂中(zhong)開辟(pi)出(chu)一條解決問題的(de)新路徑。
然而,中東局勢70年來的(de)(de)演進史告(gao)訴(su)人們,破舊立新(xin)的(de)(de)成(cheng)功(gong)案(an)例不在多(duo)數。究其原因,這一(yi)(yi)地區各種(zhong)矛盾錯綜復雜,且與大國(guo)博弈因素緊密交織。70年來,人們幾乎可(ke)以在每一(yi)(yi)起重(zhong)大事件中都能看到域外(wai)或(huo)域內大國(guo)的(de)(de)影子。持(chi)續七(qi)年的(de)(de)敘利亞國(guo)內沖(chong)突(tu)和持(chi)續三年的(de)(de)也門國(guo)內沖(chong)突(tu)即是新(xin)證。
最極致的破舊立新非戰(zhan)爭(zheng)莫屬(shu)。然(ran)而,戰(zhan)爭(zheng)能否真正帶來和平?看一看70年來發生(sheng)在中東(dong)地區(qu)的那些戰(zhan)爭(zheng)或沖突的后果(guo),答案不(bu)言自明。
以色(se)列(lie)政治家希蒙·佩雷斯生前感慨道:“以色(se)列(lie)同阿拉伯人打了五場戰(zhan)(zhan)(zhan)爭(zheng),我們(men)在軍事上贏了這(zhe)些戰(zhan)(zhan)(zhan)爭(zheng),但是在政治上卻未贏得任何東西。戰(zhan)(zhan)(zhan)爭(zheng)從未解決過任何一個問題。現(xian)實(shi)是,戰(zhan)(zhan)(zhan)爭(zheng)只能(neng)帶來(lai)問題。”
出路何方:訴諸發展尋求和平
風雨(yu)七十(shi)載,和(he)平(ping)行路難(nan)。
行(xing)路(lu)(lu)難!行(xing)路(lu)(lu)難!多歧(qi)路(lu)(lu),今安在?談及中東局勢(shi)的(de)未來,美國前國務卿亨(heng)利·基辛格坦言:“就組織區(qu)域秩序以及確保(bao)這一秩序同(tong)世界其他地區(qu)的(de)和(he)平與穩定并行(xing)不悖而言,沒有(you)哪個(ge)地區(qu)比中東地區(qu)面臨的(de)國際秩序挑戰更為復雜。”
中東(dong)局勢具有全球影響。中東(dong)地(di)區穩定與(yu)否,關(guan)乎世界和平安全與(yu)發展繁(fan)榮。當今中東(dong)局勢具有三(san)個主要特征(zheng):美俄博(bo)弈加深(shen);域內大國(guo)各(ge)懷打算,防范競爭合作并重;地(di)區國(guo)家普遍“向(xiang)東(dong)看”,發展訴求(qiu)強(qiang)烈。
第三(san)點(dian)尤其值得注意。由(you)于長期動蕩,經(jing)(jing)濟持續低(di)迷(mi),社會民生(sheng)飽受戰(zhan)爭沖突以及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摧殘,中(zhong)東地區各國對安全穩(wen)定、發展(zhan)繁榮有著(zhu)迫切而強烈(lie)的(de)(de)訴(su)求。“西向(xiang)多年(nian)”的(de)(de)經(jing)(jing)歷讓越(yue)來越(yue)多的(de)(de)國家(jia)開始認識到“未來在東方”。
在東方,中國提出政治解決中東問題的政策主張得到中東地區國家普遍支持;中國“以發展促和平”的理念得到中東地區國家普遍認同;中國以“一帶一路”為(wei)標志的(de)公(gong)共產(chan)品(pin)得到中東(dong)地(di)區國家普遍(bian)歡迎(ying)。
中(zhong)東動蕩,根源出(chu)在(zai)發(fa)展(zhan)(zhan),出(chu)路最終也(ye)要(yao)靠發(fa)展(zhan)(zhan)。發(fa)展(zhan)(zhan)事(shi)關人(ren)民(min)生活和尊嚴(yan)。這是一場同時(shi)間的(de)賽(sai)跑,是希望(wang)和失望(wang)的(de)較量。只有讓人(ren)們在(zai)發(fa)展(zhan)(zhan)中(zhong)獲(huo)得生活的(de)尊嚴(yan),在(zai)他(ta)們的(de)心中(zhong),希望(wang)才能跑贏失望(wang)。
“一帶(dai)一路(lu)”倡導不同(tong)民族(zu)、不同(tong)文化交(jiao)而(er)通,而(er)非交(jiao)而(er)惡(e),既是(shi)中(zhong)國(guo)的發(fa)展之(zhi)路(lu),更是(shi)包(bao)括中(zhong)東地(di)區(qu)國(guo)家在內世界各國(guo)共(gong)同(tong)發(fa)展之(zhi)路(lu)。雖然(ran)受錯綜復(fu)雜的利益沖突掣(che)肘,各國(guo)走上共(gong)享(xiang)發(fa)展之(zhi)路(lu)尚需付出巨大(da)努力,但這條路(lu)無疑是(shi)符(fu)合民心(xin)所向、順應歷史(shi)潮流的選擇。
對戰(zhan)爭(zheng)與和(he)平(ping)有著深(shen)刻體(ti)會的佩(pei)雷斯早(zao)已指出(chu):“和(he)平(ping)要(yao)靠兩條腿(tui)(tui)走路,一條腿(tui)(tui)是(shi)政治,一條腿(tui)(tui)是(shi)經濟。如果任何一條腿(tui)(tui)因我(wo)們(men)自身(shen)偏見而(er)被打上(shang)石膏,和(he)平(ping)就只(zhi)能跛行。然(ran)而(er),即使跛行,也不要(yao)后(hou)(hou)退(tui)。因為后(hou)(hou)退(tui),就是(shi)向貧(pin)窮和(he)戰(zhan)爭(zheng)前(qian)行。”
“當你面向太陽(yang)的時(shi)候,你定(ding)會看(kan)到自己的希(xi)望(wang)。”中(zhong)(zhong)東(dong)和平(ping)希(xi)望(wang)仍存(cun),相關(guan)國家應在對(dui)話和發展的道路上尋找希(xi)望(wang),為建設(she)一個和平(ping)穩定(ding)、安全(quan)繁榮的嶄新中(zhong)(zhong)東(dong)而砥礪前行(xing)。
-
美國強遷駐以使館 中東亂局雪上加霜
美國為何做出遷館決定,并將其變成現實?駐以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址到耶路撒冷,將對巴以關系和中東局勢產生怎樣的影響?2018-05-15 10:23:45
-
新聞分析:美遷駐以使館 中東亂局亂上加亂
可以說,遷館行為反映出美國特朗普政府對中東戰略的調整,以及以色列如今對美國中東政策影響力的增大。2018-05-14 21:56:05
-
德法共同呼吁為中東局勢降溫 默克爾警告戰爭風險
(郭泰 彭大偉)針對近日以色列與伊朗在中東地區不斷升級的軍事沖突態勢,德法兩國領導人10日呼吁沖突各方保持克制。據法國總統府消息,馬克龍與默克爾在亞琛交換了對中東地區局勢的意見,共同表達了對當前中東局勢的擔憂。2018-05-11 09:26:24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