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zhou)安全與合(he)作組(zu)織(歐安組(zu)織)20日確認(ren),烏克(ke)蘭(lan)東部地區民間武裝已經連夜把(ba)尋獲的(de)198名馬航遇難者遺體(ti)從墜機現場運至(zhi)托列(lie)茲鎮,再用冷藏車(che)廂經鐵(tie)路轉運至(zhi)頓(dun)涅(nie)茨克(ke)市。
一些國(guo)際觀(guan)察員(yuan)抱怨,他(ta)們(men)在墜(zhui)機地(di)點的調(diao)查(cha)行(xing)動受到烏克蘭(lan)東部民間(jian)武裝(zhuang)限制。烏克蘭(lan)東部民間(jian)武裝(zhuang)否(fou)認這(zhe)一說法,同時(shi)呼吁(yu)政府盡快與他(ta)們(men)簽訂停(ting)火協議,以(yi)便保障國(guo)際觀(guan)察員(yuan)調(diao)查(cha)行(xing)動安全進行(xing)。
【連夜搬運】
烏克蘭多名鐵路工人20日(ri)透(tou)露,馬航遇(yu)難者遺體已被(bei)轉移(yi)至距墜機地點大約15公(gong)里的頓涅茨(ci)克州(zhou)托列(lie)茲(zi)鎮,19日(ri)連夜裝(zhuang)入幾節冷(leng)藏車(che)廂。
一名不愿公開姓名的鐵路工人告訴路透(tou)社記者,他們(men)19日接到待命(ming)通知,后來得(de)知當晚裝入(ru)冷藏車(che)廂的是(shi)遇難者遺體。托列茲(zi)火(huo)車(che)站(zhan)一名管(guan)理人員(yuan)隨(sui)后確認了這一說法。
一些媒(mei)體記者19日看到民間武裝(zhuang)人員把(ba)裝(zhuang)有遺(yi)(yi)體的袋子裝(zhuang)入卡(ka)車,隨后運(yun)離墜機現場(chang)。截至次(ci)日,全部遺(yi)(yi)體都已從現場(chang)被運(yun)走,用于標(biao)記遺(yi)(yi)體位(wei)置的系著白布的小木棍不見蹤影(ying),而緊急情(qing)況應對人員繼續在現場(chang)搜集殘(can)骸(hai)。
過去(qu)兩天里,有(you)媒體(ti)報道(dao),一些遇難者的遺體(ti)在夏季(ji)烈日(ri)照曬下開始(shi)出現腐爛跡象。國際(ji)觀(guan)察員(yuan)發言人邁克(ke)爾·博丘(qiu)爾丘(qiu)20日(ri)確認(ren),他們在托列(lie)茲(zi)火(huo)車(che)站(zhan)看到裝有(you)遇難者遺體(ti)的車(che)廂,當時火(huo)車(che)站(zhan)內的氣味已經“令人難以(yi)忍受(shou)”。
【初步協議】
烏克(ke)蘭(lan)副總理弗(fu)拉基米爾·格羅伊斯曼20日說,烏克(ke)蘭(lan)政府(fu)與東部民間武裝(zhuang)已就馬航遇難者遺體轉運達(da)成初步協議。
格(ge)羅伊(yi)斯曼介紹,烏(wu)克蘭專家和歐安組織觀察員將監督用(yong)冷(leng)藏車廂(xiang)經鐵路運送遇難(nan)者遺體。
俄(e)新社(she)報道,火車20日在民間(jian)(jian)武裝(zhuang)監督下駛離托列茲,前(qian)往頓(dun)涅茨(ci)克(ke)市。自(zi)稱獨立(li)的(de)“頓(dun)涅茨(ci)克(ke)共和國”難民事務和交換俘(fu)虜委員會負責(ze)人列昂尼(ni)德·巴拉諾夫先前(qian)告訴俄(e)新社(she)記者(zhe),民間(jian)(jian)武裝(zhuang)準備將遇難者(zhe)遺體轉交給基輔(fu)當局。
不少遇難者(zhe)家人(ren)呼吁,盡快(kuai)(kuai)把遇難者(zhe)遺體返還給親屬(shu)。一名(ming)馬航MH17航班乘務人(ren)員的親屬(shu)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告(gao)訴媒體記者(zhe):“眼(yan)下(xia),我希望全世界能幫助遇難者(zhe)家屬(shu)盡快(kuai)(kuai)認領回親人(ren)遺骸。”
【調查受限?】
一些國(guo)際觀察員(yuan)抱怨,他們18日至19日在(zai)墜(zhui)機(ji)現場的調(diao)查行動(dong)受到烏克蘭(lan)東部民間(jian)武裝限制。國(guo)際觀察員(yuan)發言人博丘爾(er)丘說:“我們必須十分小心(xin),因(yin)為我們是手無寸(cun)鐵的平民,沒法與武器持有者展開爭辯。”
美國(guo)國(guo)務院指責(ze)烏克蘭(lan)東部(bu)民間武裝限制國(guo)際觀察員(yuan)的調查行動,認為這“公開侮辱了所(suo)有(you)(you)失去摯愛的人,冒犯(fan)了死者所(suo)應有(you)(you)的尊嚴”。
“頓涅茨克共和國”領導人亞歷山大·博羅(luo)代堅稱,他(ta)們并沒有干涉國際觀察員的行(xing)動。
“頓(dun)涅(nie)茨克共(gong)和國”高層人員安(an)德烈·普爾(er)金20日呼吁烏克蘭政府盡快與東部民(min)間武裝簽(qian)訂(ding)停(ting)(ting)火(huo)協(xie)議,“我們(men)(men)宣(xuan)布,一旦基(ji)輔(與我們(men)(men))簽(qian)訂(ding)停(ting)(ting)火(huo)協(xie)議,我們(men)(men)將確保國際專家在災難(nan)現場(chang)的(de)安(an)全”。(楊舒怡)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