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的黃村站處處洋溢著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息,運轉丙班班前會上,龐建國攥著國慶期間臨客明示卡,指尖微微用力,目光掃過墻上的國旗與班組牌匾,沉聲道:“國慶期間,咱們‘建國行車班組’,得讓每趟列車都平安,才對得起這份巧合里的責任。”?

一句“零違章”鑄底線
“行車工作無小事,哪怕一個小小的疏漏,都可能釀成大錯。” 這是龐建國常掛在嘴邊的話。自1998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始終將 “零違章”作為不可動搖的底線,從扳道員到車站值班員,再到班組長,崗位在變,初心不變。
黃村站作為北京鐵路樞紐的重要節點,跨京滬、京九兩條重要鐵路線路作業量并不小,車站的7個方向口上平均每日接發300多次列車,在十一黃金周加開臨客更是對車站的行車組織工作提出了更大的考驗。
“今天重點盯緊京九正線V道、VI道,京滬I、II道的臨客車次,各崗位要落實好‘四核對’制度——與列車調度員核對、與《新舊圖交替時刻表》核對、與3至4小時列車運行調整計劃核對、與鄰站核對,不能有半點馬虎!”班前會上,龐建國拿著臨客開行明示卡,逐一對班組成員強調重點。
黃村站行車室的燈光徹夜明亮,CTC操作臺的屏幕上,車機聯控、調度命令、進路方向、信號顯示、車次信息不斷變化;列車在站停運、保留列車防溜止輪作業布置、車站列車作業組織、全過程聯系指揮確保程序不漏、環節不減。作為車站值班員,龐建國的目光始終緊鎖屏幕,手指在操作鍵盤上輕敲確認,及時與鄰站辦理閉塞、向班組人員下達布置進路、開放信號的指令。時而低頭對照手邊的列車運行揭示命令,時而用對講機與現場作業人員核對指令 ——這里是車站行車安全的“神經中樞”,他的每一次緊盯、每一次核對,都連著列車的安全通行。
一套“傳幫帶”育尖兵

“一個人優秀不算優秀,整個班組過硬才是真過硬,要讓更多的同志,有‘建國’一樣的擔當。”黃村站黨總支書記王玉良說到。
2015年,龐建國牽頭創立“建國行車班組”,從那時起,他就把“培育新人、帶強隊伍”作為重要責任,摸索出一套“量身定制”的傳幫帶方法。
針對班組職工業務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龐建國還制定了 “特色學習計劃”,對新職工,重點講解基礎業務知識和標準化作業流程;對有經驗的職工,側重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和復雜作業技巧。每周的“班組小課堂”上,他會模擬“信號故障”“列車晚點”“臨時變更進路”等場景,讓職工輪流扮演值班員、信號員,進行實戰演練。
如今,“建國行車班組”已成為黃村站的“人才搖籃”,自成立以來,先后為運轉車間培養出十多名業務骨干,其中2人成長為班組長,3人成為中間站及業務科室干部。“龐哥不僅教我們業務,更教我們怎么做人、怎么守好安全崗。” 現任運轉丁班班組長的修建偉說,他至今記得龐建國對他說的話:“行車工作就像走鋼絲,‘進路’就是根本容不得半點馬虎,只有把規章刻在心里,把責任扛在肩上,才能確保每一趟列車安全抵達。”
一份“凝聚力”扛重責?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作為黨員班組長,龐建國始終以“沖鋒在前、無私奉獻”的標準要求自己,也用這份擔當凝聚起整個班組的戰斗力。
國慶期間為了確保安全,龐建國提前帶領班組成員學習行車文件要求、熟悉列車運行圖、掌握本站列車通停變化、到達本站貨物列車運輸計劃,逐趟梳理車次信息。小長假期間,龐建國每天提前2小時到車站,了解列車運行秩序、現場作業組織情況,結合掛圖作戰要求,綜合情況指揮行車作業,并分析、解決、處理班前、班中、班后運輸組織問題。同時還會和其他班組同事交流當天的作業情況和經驗做法。
“立足崗位,扎實肯干,腳踏實地,合力進取保安全;持之以恒,顧全大局,勇挑重擔,無私奉獻沖在前。”這是龐建國的工作信條,也是他20余年鐵路生涯的真實寫照。從一名普通的鐵路職工到優秀的黨員班組長,從守護“零違章”到培育“硬隊伍”,龐建國這個與祖國生日有著特殊聯結的名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鐵路人的責任與擔當,也為鐵路行車安全筑起了一道堅實的“防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