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百戰百勝”,長二丁火箭為什么行?-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01 12:00:01
來源:新華網

記者手記:“百戰百勝”,長二丁火箭為什么行?

字體:

  9月29日11時0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試驗三十號衛星01、02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楊熙 攝)

  新華社北京10月1日電 題:記者手記:“百戰百勝”,長二丁火箭為什么行?

  新華社記者宋晨

  噴射出熾熱尾焰,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呼嘯著沖向云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人群歡呼雀躍。

  從1992年型號首飛到第100次成功發射,這榮耀時刻的背后,凝聚著航天人跨越30余載的不懈奮斗與傳承。

  那一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楊學勤的手指仍停留在數據屏。上面跳動變化的一組組參數,藏著他與這型火箭的成長故事。

  20多年前,如何解決傳統熔焊技術在火箭箭體焊接中面臨變形、缺陷等問題,是橫亙在我國技術人員面前的“鴻溝”。

  經歷了數百次工藝試驗,楊學勤帶領團隊以攪拌摩擦焊接工藝為火箭“減負增剛”。2011年11月,首次采用攪拌摩擦焊接工藝的長二丁火箭成功發射,讓該工藝成為火箭后續型號迭代的“標配技術”。

  前一代人歷經艱難打下的基礎,是后一代人繼續向上攀登的堅實臺階和精神鼓舞。

  2023年,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晨光里,長二丁箭體上的白色涂層泛著金屬光澤。“我們自主研發的面漆通過了全流程應用驗證考核。”楊斯達等“90后”航天人擊掌相慶。

  針對運載火箭發射場地及飛行過程面臨的溫濕、降雨等環境下熱防護涂層耐沖刷性差、熱防護效率低、固化環境影響大等問題,團隊開展配套功能面漆等材料研究,成功實現了防護材料的工程化應用。

  用新思路、新技術造“新火箭”,如今的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研制團隊里活躍著一群年輕身影:開展尾翼方案論證,推廣實現了長二丁火箭尾翼全桁鉚狀態研制;進一步提高柵格舵產品研制配套效率,推進鈦合金鑄造柵格舵型號產品應用……

  向新而行,銳意進取。

  迄今為止,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已成功將300余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涵蓋了遙感、測繪、空間科學等多種衛星類型,有力支撐了我國科學探測與科技進步。同時,這型火箭也承擔了多次國際發射服務,在國際市場打造出中國航天的“金名片”。

  從0到100的漫漫征程,不僅是一型火箭的成長史,更是中國航天人砥礪前行的精神縮影。讓我們一起期待,中國航天向著更遠的深空不斷求索。

【糾錯】 【責任編輯:王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