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8日至21日,海南博鰲再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上,多部門人士圍繞世界關注的RCEP、“一帶一路”倡議等熱點話題深入討論,“合作”成為此次年會的高頻詞。對于未來區域經濟合作與全球化發展,與會人士提出了哪些精彩觀點與期待?

RCEP將為亞洲及世界經濟復蘇貢獻力量
2020年11月(yue)15日(ri),RCEP正式簽(qian)署,世界上人口數(shu)量(liang)最(zui)多、成員結構最(zui)多元、發展(zhan)潛力(li)最(zui)大的自貿區誕生了(le)。
對(dui)于(yu)RCEP的(de)簽(qian)署,博鰲亞洲論(lun)壇前秘書長、中國原外經貿部副(fu)部長龍永(yong)圖(tu)認(ren)為,不管(guan)從發生的(de)時機(ji)、地點,還是分量來看,RCEP的(de)簽(qian)署對(dui)亞洲和全球經濟都(dou)有很大意義。
去年逆全球化潮流沖擊整個全球體制,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盛行,加之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極大沖擊和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龍永圖認為,在這樣一個困難時期,亞洲太平洋地區15個國家簽署RCEP,這無疑給整個亞洲和世界帶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全球化還是有希望的,經濟全球化潮流不可阻擋。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認為,RCEP誕生是世界經濟中心轉向亞太地區的自然結果,是亞(ya)洲(zhou)地區(qu)經(jing)貿制度化的第一步。
眾所周知,RCEP的成員國在發展水平、自然資源稟賦、經濟結構等方面的差異非常大,這對RCEP未來的發展意味著什么?在中國財政部關稅司司長蔡強看來,RCEP的多元化是一種優勢。他認為,RCEP可以解決從融資到原材料,到加工生產到銷售的問題。這(zhe)有(you)利(li)于(yu)將來RCEP區域產業(ye)升級(ji)與優化(hua),不僅對RCEP地(di)區,對整個(ge)世界(jie)經濟都是非(fei)常有(you)利(li)的。
RCEP什么時候會生效(xiao)?蔡強在博鰲亞洲(zhou)論壇2021年年會上(shang)透露,中國已(yi)為RCEP正式生效(xiao)做好準備(bei),RCEP“就中國來說(shuo),可以(yi)說(shuo)已(yi)是萬事俱備(bei),只等簽署生效(xiao)”。
“一帶一路”促進全球貿易穩定發展
除了推(tui)動RCEP盡(jin)早生效實施之外,“一(yi)帶一(yi)路”合作的(de)深化也是與會人士十分關心(xin)的(de)話題。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不少國家的經濟發展遭遇了困難,迫切需要增長動力。而在巴基斯坦前總理肖卡特·阿齊茲看來,“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經濟發展引擎。據統計,去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貨物貿易額是1.35萬億美元,與2019年相比上升了0.7%,并且,中國對沿線國家的投資達到了178億美元,同比上升了18%。疫情之下,“一帶一路”經貿合作總體平穩,好于預期。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認為,受疫情的影響,全球跨境投資都有一些下降,但是“一帶一路”投資合作穩中有進,彌足珍貴。

伴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深入,歐亞大陸腹地逐漸走向經濟開放的臺前。疫情期間,中歐班列貨運量逆勢上漲,成為穩定全球供應的“鋼鐵駝隊”。馬(ma)士基(ji)(中(zhong)國)有限公司總裁、中(zhong)國歐盟(meng)商會(hui)副會(hui)長彥辭表示:“在(zai)疫(yi)情期間,有一些貿易種類的貨運量下降(jiang),但一些種類的貨運量反(fan)而上升,特別是(shi)衛生防(fang)疫(yi)用品、個人(ren)防(fang)護、口罩等(deng)用品。總體來看,中(zhong)歐班列對抗擊疫(yi)情不可或缺。”
對于(yu)未來“一帶一路”如(ru)何促(cu)進(jin)中歐之間的貿易流通(tong),彥辭表示(shi),中國(guo)(guo)在(zai)國(guo)(guo)內建造了非常(chang)好的基礎設施,同時也把(ba)物(wu)流費用和成本降(jiang)了下來,中國(guo)(guo)在(zai)這些方面(mian)有很多好的經(jing)驗,能夠(gou)和歐洲國(guo)(guo)家分(fen)享。“原則上來說(shuo)我們應(ying)該能夠(gou)有進(jin)一步發(fa)展,當然(ran)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堅持多邊主義,營造開放包容的合作環境
新冠疫情(qing)在全(quan)球的暴發(fa),使得疫情(qing)前已存在的大國競爭加劇、全(quan)球合作屢(lv)遇難(nan)題、單邊主(zhu)義(yi)和保護主(zhu)義(yi)抬頭等問題隨著(zhu)疫情(qing)發(fa)展變得更加顯著(zhu),但即(ji)使是在這樣一個(ge)困難(nan)時期(qi),經濟全(quan)球化(hua)依(yi)然展現(xian)出新的韌性。
“RCEP是共識之上的多邊主義,這是共識的結果,而不是哪個國家強加的,是新類型的多邊主義。”鄭永年認(ren)為(wei),應當多做一點世界和平(ping)共(gong)處這樣的多邊主義,這是(shi)未(wei)來的發展方向。

世界銀(yin)行有關報告認為(wei),到2030年,共(gong)建“一(yi)帶(dai)一(yi)路(lu)”有望(wang)幫助全球760萬人(ren)擺(bai)脫極端貧困(kun)、3200萬人(ren)擺(bai)脫中度貧困(kun)。共(gong)建“一(yi)帶(dai)一(yi)路(lu)”,追求的(de)(de)是(shi)(shi)發展,崇尚的(de)(de)是(shi)(shi)共(gong)贏(ying),傳(chuan)遞的(de)(de)是(shi)(shi)希望(wang),是(shi)(shi)中國為(wei)人(ren)類走向共(gong)同繁(fan)榮(rong)作(zuo)出的(de)(de)積極貢獻。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開放融通是不可阻擋的歷史趨勢。“深化開放,不僅有利于中國的發展,也有利于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北京大學國(guo)(guo)家(jia)發(fa)展研究(jiu)院(yuan)名譽院(yuan)長林(lin)毅(yi)夫說,開放可以讓我們更(geng)好(hao)地(di)利用國(guo)(guo)內外資(zi)金、技術、原材(cai)料等資(zi)源,更(geng)好(hao)地(di)運用國(guo)(guo)際市場來消化(hua)國(guo)(guo)內具有(you)比較優勢的(de)產業,有(you)利于暢(chang)通經濟運行(xing)的(de)血脈(mo)和經絡,開創發(fa)展繁榮的(de)未來。
一直以來,中國都在用實際行動踐行多邊主義,積極推動地區合作,與亞洲同進步,與世界共發展。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所說,中國“已成為多邊主義的重要支柱”。(編(bian)輯:孫惠(hui) 馬宇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