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xin)華社北京10月3日(ri)電(dian) 題:堅硬的柔情(qing)——走(zou)近民兵(bing)方隊(dui)81名(ming)“媽(ma)媽(ma)隊(dui)員”群體
新華社記者(zhe)劉小紅
在民兵方隊,有這樣一個(ge)群(qun)體:她(ta)們(men)既(ji)是(shi)隊員,又(you)是(shi)母親,她(ta)們(men)就是(shi)大(da)家津(jin)津(jin)樂道的81名“媽媽隊員”。
“媽媽隊員”上有(you)年邁父母,下(xia)有(you)稚弱小孩,選擇參(can)加閱(yue)兵實屬不(bu)易。她們鏗鏘玫瑰般“堅(jian)硬(ying)”的外表下(xia),是柔軟的情懷。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媽(ma)(ma)媽(ma)(ma)隊(dui)員(yuan)”中(zhong),一部(bu)分是“二(er)孩媽(ma)(ma)媽(ma)(ma)”。她們(men)參訓時(shi),有的孩子還未斷奶,為何會堅(jian)定地選擇參加閱兵?
“做出這個抉擇并不容易,但我們懂得:家(jia)是最小國(guo),國(guo)是千(qian)萬家(jia)。”隊(dui)員們說,“能在天安門接受檢(jian)閱,更是我們銘(ming)記終生的榮耀。”
作為兩個(ge)孩子的媽媽,李雪桐是曾經受閱的老隊(dui)員。她(ta)愛人平(ping)時(shi)(shi)工作很忙顧不上家,孩子奶(nai)奶(nai)身患重病需要(yao)照(zhao)料,“說實(shi)話,報名時(shi)(shi)我也猶(you)豫過。”李雪桐說。
但沒想到,平時常(chang)常(chang)意見不(bu)一(yi)致(zhi)的家人,這次卻(que)出奇地(di)一(yi)致(zhi)。小姑子寬慰(wei)她:“嫂子,你就踏實(shi)訓(xun)練吧,家里你不(bu)用(yong)擔心!”母親囑咐她:“閨女,媽幫你帶(dai)好孩子。”“老婆,家里有我!”老公也堅定地(di)說。
隊員任(ren)寧遠(yuan)的(de)丈夫是一名現(xian)役軍官,也(ye)參與閱兵保障工作(zuo)。剛(gang)滿5歲的(de)兒子(zi),在與父母(mu)的(de)離別中(zhong)學(xue)會了堅強、自立。
起初,任寧遠調休回家(jia),兒(er)子抱(bao)著她不(bu)停念叨:“媽媽,我不(bu)想(xiang)讓你走!”
她再次(ci)調休回(hui)家,離別時兒(er)子盡管眼(yan)里噙著淚水,卻像個大人似的向(xiang)媽媽揮(hui)手(shou)告(gao)別。
其實,“媽(ma)媽(ma)隊員”誰沒有經歷過這樣的離別呢?“狠(hen)心媽(ma)媽(ma)”李(li)楠給(gei)孩(hai)子提前斷奶,張(zhang)曉菲把兩歲(sui)半(ban)的兒子提前送到幼兒園托管,有的隊員第一次調休回家,孩(hai)子竟然喊“阿姨”……
堅韌剛強是“媽媽隊員”最閃光的品質
除了家庭的(de)牽掛,還(huan)有(you)一(yi)個難題擋在(zai)媽媽們面前,那(nei)就是年齡相對較大帶來的(de)體能短板。
相(xiang)比(bi)長(chang)期見(jian)不(bu)到孩子(zi)偷偷掉淚,訓練中的腰(yao)痛腿腫和疲乏是她們更難(nan)克服的困難(nan)。“我(wo)們訓練后不(bu)能像年(nian)輕姑娘們那樣很(hen)快‘滿血復活(huo)’。腰(yao)痛腿腫、一(yi)天(tian)的疲乏,往往一(yi)夜(ye)休息也(ye)很(hen)難(nan)緩解。”任寧遠說。
為(wei)了(le)在體力(li)、耐力(li)上跟上年輕隊員訓練(lian)節(jie)奏,“媽媽隊員”們組織(zhi)了(le)“夜跑團(tuan)”,堅持集體練(lian)體能,效果明顯。
“媽(ma)媽(ma)隊員(yuan)”大多是方(fang)隊“框子兵(bing)”“釘(ding)子兵(bing)”,訓練標準高;在方(fang)隊管理(li)上,她(ta)們大多是骨干(gan)。
“因(yin)此,我(wo)們(men)更要嚴(yan)于律己(ji)、帶頭(tou)示范(fan)。”“媽媽隊員”們(men)說。
“寶(bao)貝(bei),雖然媽(ma)媽(ma)錯過(guo)了(le)你的一(yi)周歲生(sheng)日,錯過(guo)了(le)你叫的第一(yi)聲‘媽(ma)媽(ma)’,錯過(guo)了(le)你邁(mai)出(chu)的人生(sheng)第一(yi)步(bu)……但媽(ma)媽(ma)走過(guo)天安門(men)受閱(yue)的榮光,也是你的驕傲!”隊員李(li)楠在寫給孩子的信中說。
熱心腸的“知心姐”們
在方隊里(li),“媽(ma)媽(ma)隊員”的熱心腸贏得了“知心姐(jie)”“寶(bao)媽(ma)”等諸多稱號。
每當有隊員(yuan)著急(ji)訓練成績(ji)提(ti)升慢,或(huo)因傷痛而氣餒時,“媽媽隊員(yuan)”第(di)一時間走近她(ta)們,鼓勵(li)、幫(bang)助她(ta)們查(cha)漏補(bu)缺、找到方(fang)法。
生活中,年(nian)輕隊員(yuan)們(men)想家了,遇到困難了,發生矛(mao)盾了,鬧(nao)情緒(xu)了……解(jie)決思(si)想問題、化(hua)解(jie)矛(mao)盾情緒(xu),“媽媽隊員(yuan)”們(men)最得心應(ying)手。
“參加閱兵任務,‘媽媽隊員’幫我從稚氣少女成長(chang)為堅強(qiang)戰士。”隊員戴露說,“我變得更(geng)加成熟(shu)自信(xin)、勇于擔當(dang)。”
夜深人(ren)靜,“媽媽隊員”輕(qing)撫家人(ren)照片,也(ye)會(hui)滿(man)眼(yan)淚光;電話(hua)那頭(tou)傳來孩子的(de)啼哭、愛人(ren)的(de)叮(ding)嚀、父母的(de)牽掛(gua),她們也(ye)會(hui)不舍(she)。然而(er),當黎(li)明的(de)訓(xun)(xun)練(lian)號聲響(xiang)起,她們又滿(man)腔斗志走(zou)上訓(xun)(xun)練(lian)場,集結在(zai)軍旗下,走(zou)出(chu)新時代民(min)兵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