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7月6日電 題:帕米爾高原上的“行走電影院”
新華(hua)社記者白佳麗、胡虎虎、李京
一輛流動(dong)電影放映車,兩位塔(ta)吉(ji)克(ke)族大(da)叔,23年(nian)時(shi)間里,每年(nian)有120天穿(chuan)行在帕米爾高原(yuan)上(shang),播放流動(dong)電影超(chao)過(guo)1萬場(chang)。
在曾經無路、無電(dian)、無信號的高(gao)原“孤(gu)島”上(shang),這家“行走電(dian)影院(yuan)”把外面的世界(jie)“運”到邊境農牧(mu)民眼前,在氧氣稀(xi)薄、風景(jing)壯(zhuang)美的帕米爾(er),“增味”了他們貧瘠的娛樂(le)生活。
新疆塔什庫爾干(gan)塔吉克自(zi)治縣馬爾洋鄉,坐落在(zai)中(zhong)國(guo)最(zui)西端的(de)崇山峻嶺中(zhong),村(cun)民(min)(min)分散在(zai)山谷(gu)間,尋得一小塊平地(di)棲身。直至(zhi)今日,這(zhe)里只(zhi)有蜿蜒曲(qu)折(zhe)的(de)村(cun)道通往(wang)外界,不遠處海拔4000多(duo)米(mi)的(de)達坂(ban)阻斷了很多(duo)村(cun)民(min)(min)走出去的(de)腳步。
聽說縣(xian)上放(fang)映隊要來,馬爾洋鄉迭村(cun)黨支部(bu)委員艾沙(sha)·庫熱班夏騎(qi)著摩托車,用40分鐘時間走(zou)遍(bian)了村(cun)委會周邊人家,告訴大(da)家放(fang)映隊來了。
晚上9點,太陽還未落下,女人們結伴陸續來到特木(mu)(mu)日克(ke)·木(mu)(mu)拉的(de)家,男人們則(ze)在(zai)門(men)口閑聊。因(yin)為特木(mu)(mu)日克(ke)家在(zai)村子(zi)的(de)中(zhong)心(xin)位置,為了(le)避開變化(hua)多(duo)端(duan)的(de)天氣,放映隊決定(ding)將他家改為“影院”。
放(fang)映隊的(de)巴爾(er)哈提亞·卡爾(er)巴西(xi)和開(kai)沙爾(er)·艾地巴義,將寫(xie)著“流動電影放(fang)映車”的(de)白(bai)色貨車停(ting)在特木日克家門口。兄弟倆熟練地搬卸下4個黑箱和2個舊音響,還有一臺柴(chai)油發(fa)電機,村民們也開(kai)始幫忙。
很快,小心(xin)保存的白色屏(ping)幕被固定在墻(qiang)面(mian)上,投影調試完畢(bi),村民們圍坐一圈。開(kai)沙(sha)爾拿出一個老式(shi)話筒,對電影內容及(ji)放映目的進(jin)行一番介(jie)紹(shao),隨后屋內進(jin)入“觀影模式(shi)”。
這次播(bo)放的電影(ying)《帕米(mi)爾(er)新娘(niang)》,哥倆(lia)已經(jing)看(kan)了不止(zhi)50遍。
時間回(hui)到(dao)1996年。會(hui)唱(chang)歌的(de)巴爾哈提亞和會(hui)跳舞(wu)的(de)開沙爾,從塔(ta)什庫爾干塔(ta)吉克(ke)自治縣文工團調至(zhi)放(fang)(fang)映(ying)(ying)隊工作。在(zai)一(yi)(yi)名老放(fang)(fang)映(ying)(ying)員半年的(de)教導下,他們拿著一(yi)(yi)臺(tai)老放(fang)(fang)映(ying)(ying)機、許多盒影(ying)片,承擔起為全縣農牧民播(bo)放(fang)(fang)流動電影(ying)的(de)任務。
老放映員(yuan)對(dui)年輕的兄弟倆叮嚀了(le)兩件(jian)事:“一是很多(duo)鄉鎮、牧場(chang)都(dou)沒有公路,你們要(yao)(yao)走著去,路上時(shi)常(chang)發生(sheng)落石(shi)、泥石(shi)流和(he)洪(hong)水(shui),要(yao)(yao)小心;二是不(bu)管多(duo)難,你們都(dou)要(yao)(yao)到。”
牢(lao)記著這兩(liang)句話(hua),兄弟(di)倆便開始了高原(yuan)放(fang)映(ying)之路。
路途(tu),的確很難。
20世(shi)紀90年代(dai),要去縣里(li)那(nei)些不通路的(de)鄉村(cun),需要徒步翻(fan)越海(hai)拔4000米以上的(de)高山、蹚過湍急的(de)冰河(he)、循著峭壁上不足一(yi)米寬的(de)牧道前行。兄弟倆每次出行,最佳(jia)的(de)交通工具——駱(luo)駝都要讓(rang)給放映器材,自己只能依(yi)靠雙腳。常常走(zou)到一(yi)個村(cun)子就需要四五天,途(tu)中借宿老鄉家,餓(e)了啃啃冷馕。
世(shi)代游牧的(de)塔吉(ji)克族(zu),常隨季節(jie)遷徙,一些遙(yao)遠的(de)、隱(yin)藏(zang)在深山的(de)夏牧場(chang),兄弟倆也不會落下,甚(shen)至(zhi)一場(chang)電影只放給3家人看。
“牧場(chang)的人們(men)(men)很久也不能(neng)出山一次(ci),他們(men)(men)比(bi)任(ren)何人都需要這場(chang)電影(ying)(ying),通過電影(ying)(ying),他們(men)(men)能(neng)知(zhi)道外面(mian)的變化(hua)。”巴爾哈提亞(ya)說。
有時放(fang)映隊也(ye)會遲到,被暴雨過后的(de)洪水困住。但每次看到等(deng)候許久(jiu)的(de)牧民(min)趕(gan)了(le)很遠的(de)路,就為了(le)看一場電影,想要放(fang)棄的(de)念頭便(bian)隨即煙消云散。
他們(men)的車上(shang),除了日常設備(bei),總會放幾(ji)包茶葉(xie)、幾(ji)個西瓜,留給(gei)好(hao)心的老鄉們(men)。
這個夏天,隨著我國(guo)減貧進(jin)程的全面推(tui)進(jin),道路已經(jing)通往了塔(ta)什庫(ku)爾干塔(ta)吉(ji)克(ke)自治縣的每個村莊,電力、通信(xin)信(xin)號(hao)也正(zheng)逐步(bu)覆(fu)蓋帕(pa)米爾的角落(luo)。23年來,小(xiao)小(xiao)放(fang)映(ying)隊(dui)結交的朋(peng)友已陸(lu)續實現易(yi)地扶貧搬遷,聚(ju)居(ju)在了新村中(zhong)。
如今,年近(jin)半百的(de)(de)巴爾(er)哈提亞和(he)開沙(sha)爾(er)依舊在路上。不久(jiu)前(qian)縣上新召開的(de)(de)會(hui)議決(jue)定,政府將給放映(ying)隊補充(chong)新的(de)(de)放映(ying)員,也會(hui)更新他們的(de)(de)設備。
“還是有很多(duo)人在等我們的電影,會越來越好的。”巴爾哈提亞說。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