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云南省景洪市基諾山基諾族鄉一景(6月10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秦晴 攝
新華社昆明6月22日電?題:從“最后定族”到“率先脫貧”——我國第56個民族基諾族脫貧記事
新(xin)華社記者(zhe)李自良、伍曉陽、楊靜
30多年前,一位年輕的民族(zu)學者(zhe)來到基諾山。
他(ta)是來(lai)研(yan)究少數民族現代化的。走(zou)進貧窮的村寨(zhai),他(ta)滿是疑(yi)惑(huo):這地方能(neng)實現現代化?未來(lai)30年,基(ji)諾族村寨(zhai)能(neng)不能(neng)都通上(shang)公路、用上(shang)電燈?
最近重(zhong)訪基諾(nuo)山,這位(wei)學者(zhe)——云(yun)南省(sheng)社科(ke)院特聘研究員(yuan)鄭曉云(yun)對基諾(nuo)族的滄桑巨變欣喜不(bu)已。前不(bu)久,基諾(nuo)族宣告“整(zheng)族脫(tuo)貧”。
新中(zhong)國成立70年來,基諾(nuo)族(zu)跨越了人(ren)類社(she)會(hui)上千(qian)年的發展歷程(cheng)。今天的基諾(nuo)族(zu),正(zheng)奮進在(zai)實(shi)現全面(mian)小康和現代化的新征程(cheng)中(zhong)。

在云南省景洪市基諾山寨景區,演員在表演基諾大鼓舞(6月10日攝)。 新華社記者 秦晴 攝
閉塞村寨打開山門,迎四海游客
滇南邊陲,基諾山寨。一座巨大的(de)女神石(shi)像前(qian),導游(you)紀春麗給(gei)游(you)客講解(jie):“這是基諾族(zu)創世始祖‘阿嫫腰(yao)北’。”
這個景(jing)(jing)區坐落在(zai)西雙版納傣族(zu)自(zi)治州景(jing)(jing)洪市基(ji)諾山(shan)鄉(xiang)(xiang),依托最(zui)古老的(de)基(ji)諾族(zu)村(cun)寨之一巴坡村(cun)建設。全國(guo)僅2萬多人的(de)基(ji)諾族(zu),主要聚居在(zai)基(ji)諾山(shan)鄉(xiang)(xiang)。

在云南省景洪市基諾山寨景區,演員在表演基諾大鼓舞(6月10日攝)。 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西雙版納是(shi)旅游勝地。離州府較(jiao)近的基(ji)諾(nuo)山鄉,近水樓臺先得月。昔日偏遠閉塞、貧窮落后的基(ji)諾(nuo)山鄉,如(ru)今打(da)開山門(men),迎來四(si)海游客。
基諾山鄉(xiang)政府介紹,2018年,基諾山寨景區(qu)接(jie)待(dai)游客近17萬(wan)人;今年前5個月,景區(qu)接(jie)待(dai)游客已超過10萬(wan)人,同(tong)比大幅增長。
這(zhe)個景區的員(yuan)工多數是基諾族村民。如紀春麗負責(ze)解說(shuo),有的負責(ze)迎賓,有的演示國家級非(fei)遺項目“基諾大鼓(gu)舞(wu)”或竹制傳統(tong)樂器(qi)“奇科阿咪(mi)”。車(che)杰(jie)是“景區長老”,他負責(ze)主持祭大鼓(gu)儀式及(ji)基諾族男孩(hai)的成人(ren)禮。
旅游帶動了(le)當地村寨(zhai)脫貧致(zhi)富。車(che)杰介(jie)紹,在景(jing)區(qu)工作的村民(min)有60多人,每月有兩三千元(yuan)到(dao)四五千元(yuan)不(bu)等(deng)的收(shou)入。景(jing)區(qu)每年給巴坡村分紅30余萬(wan)元(yuan),還設置了(le)一批免(mian)費(fei)攤位(wei),讓村民(min)出售水果、蜂蜜等(deng)土特產(chan)品。

云南省景洪市基諾山基諾族鄉巴飄村村民姿梅(右)在整理出售的傳統手工織物(6月10日攝)。? 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景區外的(de)村(cun)民(min)也做起民(min)宿、餐飲等旅(lv)游服(fu)務業。巴飄(piao)村(cun)的(de)姿梅花費(fei)約30萬元(yuan),新蓋(gai)了(le)一棟基諾族特(te)色(se)農(nong)家樂。她憧憬著:“希望來(lai)基諾山的(de)游客越(yue)來(lai)越(yue)多!”
在網上賣商品,發展特色產業致富

在云南省景洪市基諾山寨景區,游客在觀看基諾族群眾腰則用傳統方法織布(6月10日攝)。 新華社記者 秦晴 攝
身在中國西(xi)南一隅(yu)的基諾族(zu)村(cun)民(min)春(chun)雷,最近(jin)通過(guo)微信交易,把25公斤古樹普洱茶(cha)賣(mai)到了東北的黑(hei)龍江,一單收入兩(liang)萬元。
“以前賣茶(cha)要等老板帶現金來收,現在發個朋友圈就(jiu)賣了。”春雷說。
38歲的春雷家住(zhu)基諾山鄉洛特(te)老寨(zhai)。他(ta)家人口(kou)多(duo)、收入少,2014年(nian)被評為貧困戶(hu)。他(ta)在32歲以(yi)前(qian),從沒用過存折和(he)銀(yin)行卡,家里偶爾有點錢,就(jiu)存在一個竹筒里,更多(duo)的時候是借(jie)錢度日(ri)。
經政府引導(dao)并組織(zhi)培訓,春雷一家種上了橡(xiang)膠(jiao)、芒果和生態(tai)茶(cha),加起來超過110畝。隨著茶(cha)葉價(jia)格上漲(zhang),橡(xiang)膠(jiao)有了效益,他(ta)家收入快速增長,2015年就脫(tuo)了貧。去年,他(ta)自己家茶(cha)葉賣了5萬(wan)(wan)元,收購(gou)茶(cha)葉加工出售賺了8萬(wan)(wan)元,割橡(xiang)膠(jiao)賣了1萬(wan)(wan)余元,采大紅(hong)菌還賣了兩三千元。
春雷(lei)一家是基諾族產業變遷的縮影。在他父親年幼(you)時(shi),基諾族還處(chu)于原始社(she)會末期,沒有商品觀念。那時(shi)候,人(ren)們種地一起種,打獵(lie)一起打,收(shou)獲的糧(liang)食和獵(lie)物(wu)平均分配。
多年來,在黨和政府的(de)幫助(zhu)下,基諾(nuo)族人民積極開(kai)發熱區(qu)資源(yuan),推(tui)動產(chan)業(ye)興旺。鄉黨委書記(ji)王超介紹(shao),當地(di)特色產(chan)業(ye)包括(kuo)種植(zhi)橡膠、茶(cha)葉(xie)、砂(sha)仁和水果,養殖生豬(zhu)、家禽和蜜(mi)蜂(feng),采摘野生菌和野菜,發展鄉村旅(lv)游等(deng)。
2018年,基諾山鄉農民人(ren)均純收入11757元,是40年前(qian)的110倍(bei)。全鄉貧(pin)困戶僅剩34戶79人(ren),貧(pin)困發生率降(jiang)至0.68%。

云南省景洪市基諾山基諾族鄉巴飄村村民姿梅在整理出售的傳統手工織物(6月10日攝)。 新華社記者 秦晴 攝
原始民族告別落后,擁抱現代文明
70年前,基諾族尚處(chu)于原始社會(hui)末(mo)期,以(yi)刀耕火種、采集狩獵為生。
40年前(qian),基(ji)諾族才被(bei)確認(ren)族名,成為(wei)我國第56個民族。
今(jin)年4月,基(ji)諾族(zu)宣(xuan)告“整族(zu)脫貧”。

在云南省景洪市基諾山基諾族鄉衛生院,一名基諾族兒童在接受治療(6月10日攝)。? 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跟基諾山有著不(bu)解之緣的鄭曉云,見證了基諾族的滄桑(sang)巨(ju)變。
1983年還(huan)在讀大學(xue)時,他到基(ji)諾山開展畢業實習(xi)。第一(yi)次走進亞諾寨(zhai),眼(yan)前的一(yi)切讓(rang)他感(gan)到震撼——整個寨(zhai)子除了一(yi)棟(dong)磚(zhuan)房,其他全(quan)是茅草房。老百姓家(jia)里主要(yao)的居家(jia)用品,就是幾口鐵鍋、一(yi)兩桿獵槍。
畢業之(zhi)初,他到(dao)基(ji)諾山開(kai)展田野(ye)調查(cha)。當(dang)時(shi)絕(jue)大多數村寨都(dou)不通公路(lu)、不通電,讓他對基(ji)諾族的現(xian)代(dai)化前景心存疑惑(huo)。
如今(jin),他的(de)疑惑煙(yan)消云散。基諾山(shan)每個村寨都通(tong)(tong)(tong)路、通(tong)(tong)(tong)水、通(tong)(tong)(tong)電(dian)、通(tong)(tong)(tong)電(dian)視、通(tong)(tong)(tong)4G網絡,家(jia)(jia)家(jia)(jia)住(zhu)上了(le)(le)安(an)居(ju)房,發展了(le)(le)特色產業,學生就(jiu)學、民眾看(kan)病有(you)(you)了(le)(le)保障(zhang)。全鄉(xiang)(xiang)戶均(jun)擁有(you)(you)摩托車(che)1.5輛,三分之一(yi)的(de)農戶有(you)(you)了(le)(le)小汽(qi)車(che)。曾經貧窮落后的(de)偏遠山(shan)鄉(xiang)(xiang),呈現出一(yi)派(pai)欣欣向榮的(de)景象。
“我們脫貧之后,還(huan)要推進鄉(xiang)村振興。”基諾(nuo)族全(quan)國人大代(dai)表、基諾(nuo)山鄉(xiang)洛特(te)村黨(dang)總支書(shu)記(ji)羅(luo)阿英說,“現(xian)在黨(dang)和國家政策好,基諾(nuo)山的(de)資(zi)源條(tiao)件也好,只要擼起袖子加油(you)干,基諾(nuo)族的(de)明天一定更美(mei)好!”

這是無人機拍攝的云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諾山基諾族鄉巴飄村一景。如今,基諾山每個村寨都通路、通水、通電、通電視、通4G網絡,家家住上了安居房(6月10日攝)。? 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