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she)北京3月14日電(dian)(記(ji)者汪軍(jun)、施雨岑)“在(zai)廣東一家吉他制(zhi)造(zao)企(qi)業打工(gong)10多年(nian),期待自己能(neng)開(kai)廠(chang)該多好,做夢都在(zai)想(xiang)。”如(ru)今,全國(guo)人(ren)大代表鄭傳玖已(yi)經(jing)實現這個(ge)夢想(xiang)。
夢(meng)想起航的(de)地(di)方,在(zai)他的(de)老家貴州省正安縣。在(zai)這里(li),他辦起了(le)神曲樂器制(zhi)造有限公司,帶動(dong)當地(di)村民(min)增收(shou)致富。
“現在交通條(tiao)件好,加上政府扶持(chi),我們很有信心,今年可以(yi)帶動更多鄉親脫貧。”鄭傳(chuan)玖介紹,只要是當地貧困戶,可以(yi)免費培訓后在公司上班,而且(qie)每(mei)人每(mei)月工資比一般(ban)員工高(gao)出(chu)200元。
目前,他的(de)訂單已經排到2019年上(shang)半年。在鄭(zheng)傳玖(jiu)的(de)公(gong)司(si),但凡貧困戶員工家中(zhong)有老(lao)人年滿60歲,公(gong)司(si)每月補助老(lao)人200元;就近(jin)解決孩子(zi)上(shang)學,在公(gong)司(si)同員工一起吃住。
農村打工仔返鄉創(chuang)業(ye)助(zhu)脫貧,到底有何心路歷程?時間回到10年(nian)前。
那(nei)時,這位來(lai)自正安縣(xian)鳳儀鎮的農(nong)民(min),“大雁”展翅飛往廣東。哥(ge)(ge)哥(ge)(ge)先去廣州,后來(lai)他(ta)跟著去。在吉(ji)他(ta)制造(zao)廠里,他(ta)們學會了生產(chan)吉(ji)他(ta)。后來(lai),老板(ban)發現他(ta)們技藝嫻熟,將他(ta)們調(diao)整到管理崗位。
由于工作勤奮,鄭傳玖和哥(ge)哥(ge)在吉他制造(zao)的路上(shang)越走越寬(kuan)闊。
2007年(nian),對于(yu)鄭傳玖來說是意義非(fei)凡的(de)一(yi)年(nian)。這(zhe)一(yi)年(nian),他(ta)們在廣東開辦了自己的(de)吉他(ta)廠。懷揣“老板(ban)夢想”的(de)他(ta),有了“老板(ban)”的(de)體驗。
在2008年上海舉行的(de)一(yi)場國(guo)際(ji)樂(le)器(qi)展上,鄭傳玖獲得一(yi)筆(bi)來自國(guo)外的(de)2000把吉他訂(ding)單。
“打工就(jiu)要把‘工’打好(hao),努力奮斗了一定有好(hao)收成(cheng),就(jiu)好(hao)比(bi)種(zhong)莊稼(jia),用心(xin)管理了玉米個頭一般都(dou)長得大。”鄭傳玖說。
隨著經濟(ji)社會發展(zhan)(zhan),鄭(zheng)傳玖老家發生的變化一(yi)年(nian)比一(yi)年(nian)大。交通(tong)條件在改善,經濟(ji)發展(zhan)(zhan)環境也在改變。2012年(nian),正(zheng)安縣領導干(gan)部到廣州,希望鄭(zheng)家兄弟能把生產(chan)線搬(ban)回老家。當時,正(zheng)安有12.5萬貧困人口。
“在正安把吉他(ta)制造(zao)產(chan)業發展起來,家鄉(xiang)人(ren)一(yi)定會多一(yi)條(tiao)增收致富路。”鄭傳玖認為這是一(yi)件(jian)大好事(shi),于是他(ta)決定回家。
就這樣,公司落戶(hu)正(zheng)安。從(cong)(cong)此,越來越多在廣東從(cong)(cong)事吉(ji)他制造的“正(zheng)安老鄉(xiang)”也陸續回鄉(xiang)。尤(you)其是(shi)2015年12月31日,貴州成(cheng)為“縣(xian)縣(xian)通高速公路”省份(fen)后,更是(shi)吸引大批南下(xia)務工(gong)人員返(fan)鄉(xiang)。
鄭傳玖給記(ji)者算了一筆賬,以前交(jiao)通不方(fang)便,每個月(yue)從廣東進貨原材(cai)料的運輸(shu)成本(ben)是(shi)16萬(wan)元(yuan),現在每個月(yue)可以節省9萬(wan)元(yuan)。
目前,他(ta)的(de)公司除代工(gong)國(guo)(guo)際品牌(pai)樂器外,還研發了20多個吉他(ta)自主(zhu)品牌(pai),產品遠銷美(mei)國(guo)(guo)、巴(ba)西等30多個國(guo)(guo)家。“琴聲”飄進正安千家萬(wan)戶,更(geng)漂洋過海進入世界各(ge)地。
為扶持產(chan)(chan)業(ye)發(fa)展,進一步助(zhu)推脫(tuo)貧(pin)攻堅,當地政府(fu)建設了吉他產(chan)(chan)業(ye)園(yuan),吸(xi)引30家企業(ye)入駐。到2017年底,園(yuan)區(qu)企業(ye)解決了11000多(duo)人(ren)就業(ye),帶動4600多(duo)人(ren)脫(tuo)貧(pin)。
“那時南飛的大雁,如今都往家鄉還,希(xi)望琴聲越來越悠(you)遠(yuan)。”鄭傳玖說(sh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