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甫生明夜未闌,歡聲直上白云間(jian)。
多年虜馬崩騰(teng)甚(shen),終見降(jiang)旗百(bai)尺竿。
今天
8月15日
值得億萬(wan)中(zhong)國人民永遠銘(ming)記
73年前的今天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噩(e)夢結束(shu),民眾(zhong)歡慶!
這一(yi)天(tian),來之不易!

圖為當年延安人民召開慶祝抗日戰爭勝利群眾大會的情景。
侵華戰爭
日寇趕(gan)盡殺絕,無惡不作
踐踏我領土
搶奪我資源
戮殺我同胞
古老文明的華夏大地
變(bian)成了慘(can)絕(jue)人寰的人間地獄
給中華民族帶來(lai)了深重的災難

1937年7月7日,駐華日軍發動“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開始全面侵華。這是中國軍隊在盧溝橋抗擊日軍的進攻。 新華社發

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日軍隊進行淞滬會戰,這次會戰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者速戰速決的迷夢。這是中國軍隊88師在上海閘北的環形工事里同日軍巷戰。新華社發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中國共產黨在南方八省的紅軍及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這是1938年11月3日,新四軍戰士在馬家園戰斗中打擊敵人。新華社發
回望那(nei)段屈辱和悲壯的歷(li)史(shi)
逾3500萬(wan)同胞傷亡
中國人民
卻(que)一刻也(ye)沒有放(fang)棄抗爭

1938年7月7日,武漢民眾開展抗日獻金運動。這是賣白蘭花的兒童把售花所得獻給抗日運動。新華社發
億萬(wan)中華兒女團結一(yi)心(xin)
形成(cheng)舉國抵御外侮的宏大(da)力量
用血肉長城在世(shi)界反法西斯東方主(zhu)戰場
書寫民族(zu)抗戰的歷史奇跡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為協助英國在緬作戰并保衛中國西南的交通命脈,從1942年到1945年,中國遠征軍先后進入緬甸,投入兵力總計40萬人,傷亡接近20萬人,重新打通了國際交通線,把日軍趕出了中國西南大門,為世界反法西斯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是中國遠征軍1944年第二次出征時俘虜的日軍。新華社發
請纓出征抗日的四(si)川人王建堂
得到父親王者成的囑托
竟然是(shi)一(yi)面(mian)“死字旗(qi)”:
白(bai)布正(zheng)中寫了個(ge)大大的“死”字!

圖片來源:新華網
傷時拭(shi)血,死后裹(guo)身
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那個年代
烽火遮蔽了天空
這面旗子
是捐軀赴國難的家國情懷(huai)
凝聚(ju)了中國人的抗戰精神

圖片來源:中國軍網
24歲抗戰女戰士(shi)成(cheng)本華(hua)
1938年4月被日(ri)軍(jun)抓(zhua)獲后
受盡各種折磨
當知道日軍要(yao)殺(sha)害她時
毫不畏懼
雙(shuang)手交叉抱在胸前
輕蔑地微笑著
記者(zhe)拍(pai)下了這張(zhang)照片
那個年代
硝煙掃蕩著大地
這個笑容
是虎狼之敵面前的不失威嚴
展現了自(zi)強不屈的中國(guo)脊梁

前面(mian)是眾多日本士兵(bing)
所有(you)的槍和炮都對(dui)準(zhun)了
一輛孤零零駛(shi)來的(de)中國戰車
這(zhe)輛車上的孤膽英雄(xiong)
舍生沖向日軍陣地(di)……
那個年代
鮮血染紅了戰旗
這輛戰車
是危難時(shi)視死如歸的豪情
激蕩著永不妥(tuo)協的民(min)族魂魄(po)

警鐘(zhong)長(chang)鳴,記憶(yi)長(chang)存(cun)
日本戰(zhan)敗(bai)投降(jiang)已過(guo)去73個年頭
歷史的教(jiao)訓必須牢記
我們經歷苦難
我們銘記歷史
我們祈愿世(shi)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