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文濤為參觀的小學生講解黨史軍史(7月16日攝)。 新華社發(高磊攝)
新華社沈陽7月30日電 題:一位“播火者”的守望——記退役大校徐文濤
新華社記者(zhe) 王(wang)天德、秦(qin)富(fu)梁
“這(zhe)些是觀眾(zhong)的(de)留言,這(zhe)些是我的(de)一些演(yan)講(jiang)稿,你(ni)們先坐(zuo)著(zhu)看(kan)看(kan)。今天和平(ping)區134中學(xue)的(de)孩子們來史(shi)館參觀,已經(jing)到了,我得去講(jiang)解……”
八一(yi)前夕,沈陽(yang)市和平區南(nan)十一(yi)路某部隊院內,接受采訪的原沈陽(yang)軍區后勤(qin)史館館長、退役大校(xiao)徐(xu)文濤,忙得(de)像陀(tuo)螺一(yi)般,采訪只能在他講解間隙穿(chuan)插進行。
十多(duo)年來,徐文濤堅持義務講解黨史軍史,接待了(le)近20萬名來訪(fang)者,感染了(le)無數人(ren)。
“不忘初心、身體力行(xing),我(wo)能做一(yi)根柴(chai),把(ba)老(lao)一(yi)輩共產黨人(ren)為(wei)黨為(wei)國為(wei)民的真實故事講給大家,點燃(ran)每個觀(guan)眾心中的信(xin)仰之火,就行(xing)了(le)。”徐文濤說。
別樣轉身
在我黨(dang)我軍歷史上,后(hou)勤保障是戰爭決(jue)勝之基。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后(hou)勤工作實現了(le)歷史性轉變。
2004年(nian),一直沒有戰(zhan)區級后(hou)勤(qin)(qin)史館的原沈陽(yang)軍區聯勤(qin)(qin)部(bu)(bu),決定建(jian)后(hou)勤(qin)(qin)史館,在聯勤(qin)(qin)系統工作34年(nian)、熟悉部(bu)(bu)隊后(hou)勤(qin)(qin)發展史的大校徐文(wen)濤進入聯勤(qin)(qin)部(bu)(bu)黨委的視線。
當時,徐文濤在副師職領(ling)導崗位(wei)工作了8年(nian),離“到線”仍有(you)2年(nian)時間。
組織找徐文濤談話時,徐文濤答應得異(yi)常干脆:“為(wei)黨、為(wei)軍隊修史是(shi)大(da)事(shi),是(shi)莫(mo)大(da)的榮(rong)譽,我(wo)個人成長進步(bu)是(shi)小事(shi),這活,我(wo)干!”
從聯勤某分部(bu)副部(bu)長到館長,有人覺得提(ti)前(qian)兩(liang)年主動辭去(qu)領導(dao)(dao)職務的徐文濤“傻”,他(ta)卻(que)樂(le)呵呵地開導(dao)(dao)家人:“他(ta)們(men)和(he)我(wo)比官職,我(wo)和(he)他(ta)們(men)比價值(zhi)。”
不過,徐文(wen)濤面對的是既缺(que)人缺(que)錢缺(que)物,又無現成經驗可借鑒的困境。為此,徐文(wen)濤既當館長又兼編輯、設計(ji)師、工程(cheng)師和文(wen)物征集員(yuan)。
白(bai)天走訪老干部(bu)、調查研究、搜集(ji)文物,夜間讀書思考、撰寫(xie)布展大綱,他每天睡得很少。
600多個日夜(ye)奮戰,徐文濤終于在2006年建軍(jun)節建成(cheng)了全軍(jun)第一座戰區級(ji)后勤史(shi)館。
3000多(duo)平方米的(de)展(zhan)館中(zhong),22位(wei)后勤元(yuan)老、6位(wei)紅色經典人物、100位(wei)后勤英(ying)模的(de)資料,還有40000多(duo)字的(de)文字解說(shuo)、2000多(duo)幅珍貴的(de)歷(li)史(shi)照片(pian)等,是徐文濤從上(shang)億字的(de)史(shi)料中(zhong)一點點篩選出來(lai)的(de)。
這個史(shi)館不(bu)僅展示(shi)了從(cong)解放(fang)戰爭(zheng)開始東(dong)北(bei)地(di)區我軍(jun)后勤(qin)工作發(fa)展壯大的歷程,還集納和收藏了從(cong)1840年(nian)以來,東(dong)北(bei)大地(di)飽受欺凌宰割(ge)、東(dong)北(bei)人民奮起抗爭(zheng)的珍貴史(shi)料,反映了我黨我軍(jun)帶領中國人民求(qiu)(qiu)獨立、求(qiu)(qiu)解放(fang)、求(qiu)(qiu)發(fa)展的奮斗歷程。
史(shi)館開(kai)館后,沒有講(jiang)解員,徐文(wen)濤就試著自己講(jiang),結(jie)果一(yi)試成名(ming),講(jiang)解工作(zuo)一(yi)干就沒再(zai)停下(xia)來。
激情播火
后勤史館開館十多年來,雖然只(zhi)有一(yi)個館長、一(yi)個兵(bing),但徐(xu)文濤寧講萬言史,不冷一(yi)人(ren)心。只(zhi)要來了觀眾,無論(lun)多少人(ren),無論(lun)什么時(shi)間,他都激情(qing)迸發。
每次講解,他都有的放矢,突出重點,把提問題、講故事(shi)、朗誦詩、說小品融為一體,形成了獨特(te)的講解風格。
曾有(you)一(yi)隊(dui)小學生來(lai)史館參觀。小學生不懂什么(me)是后勤,帶隊(dui)老師一(yi)再稱,讓(rang)孩子們自己隨意(yi)看(kan)看(kan)就(jiu)行。
徐文濤卻不這么看,他問(wen)孩子:“你們家誰買(mai)菜做飯管家務呀?”小學生齊(qi)聲回(hui)答:“媽媽!”“那你們的(de)媽媽就是后勤部(bu)長……”
針對不同的(de)參觀(guan)群體,徐文濤有不同的(de)講解藝術。
每一(yi)場解(jie)說(shuo)都是一(yi)次再創(chuang)作,每一(yi)次感動都凝結了徐(xu)文(wen)濤對(dui)黨、對(dui)人民軍隊的(de)拳拳深情。十多年來,他(ta)為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de)20余(yu)萬名(ming)參觀者作了1500多場精彩的(de)講解(jie)。
新(xin)兵(bing)入(ru)營、老兵(bing)退役及社會上的(de)各種紀念日(ri),都是(shi)徐文濤最忙碌的(de)日(ri)子(zi),也(ye)是(shi)他迸發(fa)激情的(de)日(ri)子(zi)。許多(duo)新(xin)入(ru)伍的(de)大學生(sheng)軍官和(he)新(xin)戰士,都在(zai)參觀后轉變了(le)思想觀念,決心(xin)在(zai)后勤(qin)部隊建功立(li)業。漸漸地(di),后勤(qin)史(shi)館成(cheng)為聞名全國的(de)國防教育基(ji)地(di)和(he)愛國主義教育基(ji)地(di)。
2010年,徐文濤被評為感(gan)動沈陽十大人(ren)物,2011年被評為遼寧省道德模范和軍(jun)區學雷鋒(feng)標兵,榮獲金質榮譽章(zhang)。
癡心堅守
徐文濤說(shuo),有貢獻的人講奉(feng)獻,人們才(cai)能佩服;有信仰的人談理想,人們才(cai)能信服。每一(yi)次展覽解說(shuo),他(ta)都要穿上那件掛(gua)滿軍(jun)功章(zhang)的軍(jun)裝,他(ta)說(shuo):“這不是(shi)(shi)(shi)(shi)嘚(de)瑟,也不是(shi)(shi)(shi)(shi)顯擺。我佩戴的是(shi)(shi)(shi)(shi)獎章(zhang),崇尚的是(shi)(shi)(shi)(shi)榮譽,顯現的是(shi)(shi)(shi)(shi)價值,倡導的是(shi)(shi)(shi)(shi)風(feng)氣。”
組(zu)織教師參(can)觀見學(xue)的沈陽126中學(xue)黨支部書記陳玉娟(juan)跟徐(xu)文(wen)濤(tao)發(fa)微信(xin)說,您親自講,您本(ben)身就(jiu)是(shi)奉獻敬(jing)業(ye)的好典型,黨員紛(fen)紛(fen)表示要(yao)以您為榜樣。
徐(xu)文濤認為,史館人員有(you)限(xian)、場(chang)地有(you)限(xian),但傳播紅(hong)色傳統的精(jing)神(shen)和(he)空間不能受限(xian)。
2008年起,他自發組織成立了文化服務小分(fen)隊,到(dao)各部隊宣(xuan)講我黨(dang)我軍(jun)的光榮傳(chuan)統和優(you)良(liang)作風。
徐文濤還把(ba)史(shi)館(guan)的觸角伸向各大(da)專院校,他(ta)說(shuo):“人家把(ba)我(wo)們史(shi)館(guan)稱(cheng)為(wei)革命教育(yu)基地,我(wo)要(yao)把(ba)這個(ge)基地的作用送(song)上門去(qu)。”
大(da)學(xue)生(sheng)們在(zai)聽(ting)了徐(xu)文濤(tao)的(de)(de)演講(jiang)后寫來(lai)數千份感(gan)言。一個叫張(zhang)玲輝的(de)(de)同學(xue)說:“聽(ting)了徐(xu)館長的(de)(de)課,歷(li)史(shi)的(de)(de)烽(feng)火(huo)點燃了內心的(de)(de)斗志(zhi)。我(wo)的(de)(de)眼是在(zai)這里睜開的(de)(de),我(wo)的(de)(de)求(qiu)知欲是在(zai)這里撥動的(de)(de),我(wo)的(de)(de)自我(wo)意(yi)識是在(zai)這里覺醒的(de)(de)。”
如今,徐文濤已被17個(ge)部隊單(dan)位和9所地(di)方學校聘為名譽校長或(huo)客座教授、德(de)育輔導員,并經常(chang)受(shou)邀參加社會(hui)公(gong)益活動(dong)。
徐文濤看(kan)上去是(shi)一個精力充沛得似乎不知道何為疲倦的人(ren),但其(qi)實已然67歲的他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失眠癥,經常是(shi)忙起(qi)來就(jiu)忘了打(da)針吃藥。很多次,他住院打(da)完點滴(di)就(jiu)來史館(guan),帶著尿袋(dai)為群眾講解授課。
“只要一息尚(shang)存(cun),就將紅色(se)基因傳承(cheng)到底”,今(jin)年,徐(xu)文濤與沈陽(yang)市和平(ping)區委(wei)組織部共(gong)建(jian)紅色(se)基因講習(xi)所,與有的(de)單位共(gong)建(jian)紅色(se)精神(shen)教育基地。僅(jin)6月(yue)以來,他就宣講40多場,接待了5000多名黨員。
徐文濤,一個60多歲的(de)普(pu)通“史官”,何以迸發出如此強大的(de)影(ying)響力和感(gan)召力?有人說,細細想(xiang),很簡單,他無(wu)非是在別人需要的(de)時候,放低了自己,讓(rang)自己成(cheng)為(wei)泥土(tu),成(cheng)為(wei)橋梁,甚至(zhi)成(cheng)為(wei)一條道路,讓(rang)人向著(zhu)理想(xiang)前行。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