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特稿:人工智能,開啟更多醫療可能
新華社記者柳絲
戴著全息眼鏡做手術,虛擬3D數字模型,全息影(ying)像實時共享......這并不是科幻大片里(li)的超現實醫療,電影(ying)里(li)的未來已經真真切切地走到我們(men)身邊。
“今(jin)天,世(shi)界(jie)就是一(yi)臺計(ji)算機,”微(wei)軟全(quan)球執行(xing)副總裁(cai)沈向洋的(de)(de)話描繪出人(ren)工智能飛(fei)速發展給(gei)人(ren)類生活帶來的(de)(de)巨大影響,“所有的(de)(de)一(yi)切都將因大數據、云(yun)計(ji)算和人(ren)工智能而發生改(gai)變。”
在(zai)醫療衛生領域,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政策和環境的不斷優化,中國衛生事業正在(zai)駛入智能發(fa)展快車(che)道,為推動建(jian)設“健康中國”創(chuang)造(zao)廣(guang)闊機遇。
手術導航,實現精準醫療
一(yi)支標記筆從中國武漢隔空穿越(yue)到新(xin)疆手術臺上(shang),在一(yi)名骨折(zhe)患(huan)者病灶部位的全(quan)息影像(xiang)上(shang)圈圈點點,指導著從何處植(zhi)(zhi)釘、植(zhi)(zhi)入多深(shen)……今年年初(chu),遠在新(xin)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zhou)人民醫院的醫生,成功完成了混合現實技術三地遠程會診手術。
借(jie)助于微(wei)軟HoloLens全息眼鏡和維卓致遠(yuan)醫療科(ke)(ke)技(ji)開發的基于混合(he)現實(shi)技(ji)術的遠(yuan)程(cheng)會診系(xi)統(tong),武漢(han)、美國弗吉尼(ni)亞州的骨科(ke)(ke)醫生,同新疆實(shi)施手術的醫生一道(dao),完成對這名髖部骨折患者的遠(yuan)程(cheng)會診。
混合(he)現實(shi)技(ji)術能將真實(shi)世界(jie)和計(ji)算機(ji)產生的圖片相結(jie)合(he),將虛(xu)擬物(wu)體置(zhi)于(yu)真實(shi)世界(jie)中,讓(rang)用戶與(yu)這些虛(xu)擬物(wu)體互(hu)動。
參(can)與手術(shu)的(de)(de)武漢(han)協(xie)和醫(yi)院骨科教授葉哲(zhe)偉指出,該技術(shu)最核心的(de)(de)特(te)性是(shi)打破了(le)數字虛擬(ni)世(shi)界(jie)與真實(shi)世(shi)界(jie)的(de)(de)界(jie)限,使“醫(yi)生擁有了(le)透視(shi)眼”。
葉(xie)哲偉說,這一技術應(ying)用在人體(ti)(ti)結構個(ge)體(ti)(ti)化差異大、甚至在有的患者比(bi)如(ru)血(xue)管等因患病(bing)變(bian)異的情(qing)況(kuang)下(xia),能(neng)夠(gou)保證手術方(fang)案設計更精準(zhun)、高效,降低手術風險。
維卓(zhuo)致遠醫(yi)療科技首(shou)席運(yun)營官(guan)阿(a)卜杜力提普江·阿(a)布都熱(re)依木在接受新(xin)華社記者采訪時說(shuo),該公司以微軟HoloLens為基礎,打造(zao)了面(mian)向臨床醫(yi)療、醫(yi)療教學、醫(yi)學科研的解決方案,已在全國多家三甲醫(yi)院(yuan)中被(bei)用于手術方案制(zhi)定(ding)。
數字轉型,推動醫療變革
今年(nian)4月(yue),國務院辦公(gong)廳印發(fa)《關于(yu)促進(jin)“互聯(lian)網+醫療(liao)健康”發(fa)展的意見(jian)》,明(ming)確鼓勵“互聯(lian)網+”醫療(liao)服務和人工智能等(deng)技術應用(yong)。
目前(qian)阿里巴巴、騰訊、百度(du)等科技(ji)大企業(ye)陸(lu)續發布了人(ren)工智(zhi)能輔助醫療產品,并已(yi)進入多地(di)醫院和(he)社區。不少專家、學者和(he)業(ye)內人(ren)士(shi)認為(wei),醫療正(zheng)在成(cheng)為(wei)人(ren)工智(zhi)能最富變革(ge)力的(de)領域(yu)之(zhi)一(yi)。
微軟全球資(zi)深副總裁、微軟亞洲研(yan)究(jiu)院院長(chang)洪小文(wen)此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zhe)專訪(fang)時(shi)說,人工智能(neng)具備強大(da)運(yun)算能(neng)力和(he)深度學習(xi)能(neng)力,應用前景廣闊,尤其是在醫(yi)療行業數字化轉型方面。洪小文(wen)舉例說,使用讀(du)取生理(li)數據(ju)的智能(neng)穿戴(dai)設備,未來將可能(neng)在身體出現第一(yi)個癌(ai)(ai)細胞時(shi)就能(neng)及(ji)時(shi)采取措(cuo)施(shi),大(da)大(da)提高癌(ai)(ai)癥治愈率,延長(chang)壽(shou)命。
賦能醫療,造福全民健康
在日前舉行的微軟人(ren)工(gong)智能大(da)會上,有一位特(te)別嘉賓(bin)——南京(jing)工(gong)業大(da)學(xue)碩士研究生宋昊旻。他在一歲時(shi)失去聽力(li),被診斷(duan)為終身聽力(li)嚴重損傷。在媽媽的支持下,他經過(guo)不(bu)懈練(lian)習學(xue)會發聲,不(bu)但和同齡(ling)人(ren)一起(qi)學(xue)習生活(huo),還考上南京(jing)工(gong)業大(da)學(xue)。
宋昊旻在大會現場通過語(yu)(yu)(yu)音服務設備演示了(le)一場對話。針(zhen)對宋昊旻聲音特點定制的(de)語(yu)(yu)(yu)音識別模型能以極高準確度將他努力發(fa)出的(de)語(yu)(yu)(yu)音轉換(huan)成文字,還能同步翻譯成英語(yu)(yu)(yu)或其他語(yu)(yu)(yu)種(zhong),真正實現無(wu)障(zhang)礙溝通。
這(zhe)是技(ji)術變革給人類健康帶(dai)來的(de)福音。
優質醫(yi)療資源(yuan)(yuan)不足是醫(yi)療領域的(de)突出(chu)問題。中國現在依然面臨醫(yi)療資源(yuan)(yuan)總量(liang)較少、資源(yuan)(yuan)分配不平衡、醫(yi)療人才缺乏(fa)的(de)問題。
在采訪中,葉(xie)哲偉(wei)和(he)阿布都熱依(yi)木給記者描繪了一幅推(tui)動全民(min)共享醫(yi)療(liao)資源的未來(lai)圖景,可以解決“看(kan)病難(nan)、看(kan)病貴、學醫(yi)難(nan)”的問題(ti)。
葉哲偉(wei)說,技(ji)術進(jin)步得以(yi)讓醫療資源和服務更好地(di)下(xia)沉到(dao)中國農村、偏(pian)遠(yuan)城市等(deng)基(ji)層,節省時(shi)間(jian)和精力成本,“越(yue)是緊急、嚴重(zhong)的(de)病癥(zheng),越(yue)能體現技(ji)術的(de)價值”。以(yi)他所實施的(de)混合現實技(ji)術遠(yuan)程會(hui)診為例,并(bing)不增加患者的(de)醫療檢查成本。
阿布(bu)都熱依木說(shuo),數字醫(yi)療平臺不受時空限制,能惠及更(geng)多醫(yi)生和醫(yi)院。
-
一棵改變生活的“智慧樹”——看人工智能如何“加速”未來
這是當前生活被“智能化”最常見的樣子,隨著人工智能深入拓展和應用,更多的智能科技將系統地改變著人們的衣食住行。2018-05-27 17:26:00
-
貴陽國家高新區發布“十條政策”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除每年設立5000萬元的人工智能專項發展資金外,貴陽國家高新區還將設立總規模1億元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基金。2018-05-27 15:40:21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