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3日,北京師范大學英東樓,北師大國家手語和盲文研究中心主任顧定倩正在翻閱手語書籍。該研究中心牽頭制定了手語“國標”。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李玉坤
北師大國家手語和盲文研究中心主任接受新京報專訪,揭秘手語國標誕生過程
歷時7年 手語“普通話”終出爐
近日(ri),手(shou)語(yu)(yu)(yu)“普通話”《國家通用手(shou)語(yu)(yu)(yu)常用詞表》發布,并將(jiang)于今年(nian)7月1日(ri)起實施。這是(shi)改革開放四十(shi)年(nian)來,國家語(yu)(yu)(yu)委首次將(jiang)手(shou)語(yu)(yu)(yu)規范納入語(yu)(yu)(yu)言文字規范標(biao)準范疇,可說(shuo)是(shi)中國首部手(shou)語(yu)(yu)(yu)“國標(biao)”。
雖(sui)然“國(guo)標”初定,但(dan)我國(guo)手語(yu)研(yan)究和規范化工作其實已經走過60個年(nian)頭。
北(bei)京師范大學國家(jia)手(shou)語(yu)(yu)(yu)(yu)(yu)和(he)盲文研(yan)究中(zhong)心(xin)主任(ren)顧定倩表(biao)(biao)示,1958年漢語(yu)(yu)(yu)(yu)(yu)拼音方案確定之(zhi)后,相應地如何用手(shou)語(yu)(yu)(yu)(yu)(yu)表(biao)(biao)達拼音等(deng),就成(cheng)了(le)亟(ji)須(xu)解決的問題。當年7月,聾人手(shou)語(yu)(yu)(yu)(yu)(yu)改革委員會成(cheng)立,開始進行漢語(yu)(yu)(yu)(yu)(yu)手(shou)指字母(mu)方案和(he)手(shou)語(yu)(yu)(yu)(yu)(yu)詞匯的研(yan)究。本(ben)世紀(ji)初,相繼編印(yin)出版(ban)《聾啞人通用手(shou)語(yu)(yu)(yu)(yu)(yu)圖》《中(zhong)國手(shou)語(yu)(yu)(yu)(yu)(yu)》等(deng)工具書。
《中國手(shou)語》一直是聽(ting)障人士教(jiao)育的(de)教(jiao)學參(can)考書,遠在云南大理一所特殊教(jiao)育學校(xiao)做特教(jiao)的(de)字(zi)老師用的(de)就是這本書。
在北師大英東樓,顧定倩(qian)辦公室的(de)案(an)頭也擺(bai)著(zhu)一本幾乎翻爛的(de)《中國手語》。1994年(nian)(nian),他參與了當年(nian)(nian)版本的(de)編纂(zuan),開始了手語研究(jiu)生涯。
隨(sui)著社會發展(zhan),這(zhe)部手語(yu)書越來越不適用(yong),一些新(xin)興事物都(dou)不能找到(dao)準確的(de)表達。2011年教育部調查顯(xian)示,表達同一概念的(de)手語(yu)動作(zuo)不一致,導(dao)致不同群體之(zhi)間的(de)手語(yu)溝通(tong)產生困難,63.1%的(de)成年聾人(ren)希望制定(ding)國家通(tong)用(yong)手語(yu)。
顧定倩說(shuo),他們研(yan)究中(zhong)心牽頭,用(yong)(yong)(yong)了(le)7年時(shi)間(jian),制定了(le)《國家通用(yong)(yong)(yong)手語(yu)常用(yong)(yong)(yong)詞表》。“詞表只是詞匯(hui)方(fang)案的一部分,今年9月,收錄8000個詞的中(zhong)國通用(yong)(yong)(yong)手語(yu)詞匯(hui)方(fang)案將發布。”
減少不習慣表達
作為聾人交(jiao)流的語(yu)言,手語(yu)也像(xiang)文字一樣(yang)分為表形、表意、表音。
“表音就需要借助手指語,就是打拼(pin)音。”顧定倩說,拼(pin)音的(de)聲母(mu)和(he)韻母(mu)都(dou)可(ke)以(yi)用(yong)手指的(de)動作表示。
據(ju)他介紹(shao),之前一些抽象概念,都是借(jie)助手(shou)指(zhi)語表(biao)達。所(suo)以(yi)手(shou)語中出現了(le)很多“表(biao)音+表(biao)形”的(de)(de)手(shou)勢(shi),這(zhe)種手(shou)勢(shi)多了(le)以(yi)后,聾人(ren)看了(le)就(jiu)會糊涂。這(zhe)次修訂,把很多不太符合他們(men)日常交流的(de)(de)手(shou)勢(shi)替換掉了(le)。
顧定(ding)倩舉了“詳細(xi)”這個(ge)詞的打法。“細(xi)是有(you)手勢的,詳只(zhi)能打手指語X。但是聾人不接受(shou)這種打法,所以這次就(jiu)將X去掉,打兩(liang)遍‘細(xi)’,在一定(ding)語境中(zhong)表示更加細(xi)致。”
“減少表音的成分,對于聾人來說,形象是(shi)最重要(yao)的。”顧定倩強調(diao)。
中國(guo)人民大學手語社的高葛文(wen)蔚同學也舉了(le)個例子,“比如偷偷摸摸這個詞,聾人不是(shi)打‘偷’和(he)‘摸’,而是(shi)直(zhi)接模仿偷偷摸摸的動作來(lai)形(xing)象表示這個詞。”
地名收錄至省級
在收錄(lu)了5000個詞的《國(guo)家通用手語(yu)常用詞表》中(zhong),地名(ming)也占了不小的一部分(fen)。
不(bu)過,地名(ming)只收錄到省一級,顧(gu)定(ding)倩表示(shi),“因為地名(ming)更加復(fu)雜(za),現在(zai)很多地名(ming)打法(fa)沒有(you)統一。”
當(dang)了30多年特(te)教老師的字(zi)老師也表達了類似觀點。字(zi)老師在教學中發(fa)現,對于北(bei)京、上海(hai)等大城市,聾人(ren)有固(gu)定(ding)手勢,但一些小地方沒有統一的打法,有時候按(an)字(zi)義打,有時候按(an)名字(zi)打。
還有一些地名,當地人和外地人表達的方式也(ye)不一樣。
“比如江西或者南昌。外地人(ren)打‘八(ba)一’,因(yin)為(wei)知道南昌起義,用‘八(ba)一’表(biao)達(da)南昌和江西的(de)意思。但(dan)是(shi)(shi)本(ben)地人(ren)不打‘八(ba)一’,而是(shi)(shi)打別的(de)手勢。”顧定倩說,“所以我(wo)們在(zai)制定詞表(biao)的(de)時(shi)候(hou),先把省一級確定下來,比如北京、山東。至于省會城市等,會收錄在(zai)9月(yue)份發布的(de)通用詞匯那本(ben)書(shu)中(zhong)。”
至于外國地(di)名(ming),基本(ben)引入國際通用打(da)法。“大(da)部分國家名(ming)字,聾人本(ben)來就很(hen)陌生,所以借用國際上的(de)打(da)法了(le)。但(dan)某些國家,我們有(you)自己的(de)打(da)法,比如‘日本(ben)’,我們就在書中并(bing)列兩種打(da)法。”顧定倩(qian)解釋。
“唯物論”怎么打?
雖然通(tong)用(yong)詞(ci)表盡量減少(shao)手指(zhi)語(yu)的存在,但在顧定倩看來(lai),考(kao)慮(lv)到聾人受教(jiao)育的需(xu)要,仍兼顧了手指(zhi)語(yu)。
“通用詞表的(de)詞分(fen)兩(liang)大(da)類(lei)(lei),一(yi)類(lei)(lei)是(shi)(shi)生活用詞,一(yi)類(lei)(lei)是(shi)(shi)學科用詞,如‘唯(wei)物(wu)論(lun)’。”顧定(ding)倩舉了一(yi)個哲學概念,對于(yu)“唯(wei)”的(de)打法,他(ta)們討論(lun)之后還是(shi)(shi)使用了手(shou)指(zhi)語W,因為唯(wei)物(wu)論(lun)并(bing)不是(shi)(shi)“唯(wei)一(yi)”的(de)意思,而(er)是(shi)(shi)“物(wu)質是(shi)(shi)第一(yi)位(wei)的(de)”。
“通用(yong)詞表收(shou)錄(lu)生活用(yong)詞時會盡量使(shi)用(yong)表形和表意(yi)的(de)(de)(de)手勢,在收(shou)錄(lu)學科用(yong)詞時會使(shi)用(yong)一些手指語,因為(wei)這(zhe)些抽象(xiang)的(de)(de)(de)概念,本來都是需要學習理(li)解的(de)(de)(de)。”顧定倩說。
字老(lao)師教授數(shu)學,也有(you)一(yi)些特(te)別(bie)手勢(shi)。
目前(qian),顧定倩所(suo)在的(de)研究中心除了編輯通用手語(yu)方案(an)外,還(huan)編輯了不同學科的(de)手語(yu)。計算機、美(mei)術和體育科目的(de)手語(yu)已經出(chu)版。
手語也有“方言”
與漢語類似(si),手語也有方言。
“全(quan)國各地都不一樣(yang)(yang),甚至北京不同區都不太一樣(yang)(yang)。”顧定倩說,“有些(xie)手勢是大同小異,但有些(xie)就完(wan)(wan)全(quan)不一樣(yang)(yang)了。同一個(ge)詞,會打出完(wan)(wan)全(quan)不同的樣(yang)(yang)子(zi)。”
他舉(ju)了(le)“錢”的(de)例子。“一(yi)種打(da)(da)法是(shi)捻鈔(chao)票的(de)動作,一(yi)種是(shi)比一(yi)個(ge)圓(yuan)。”人(ren)民大學手語社的(de)高葛(ge)文蔚舉(ju)了(le)“如(ru)果”這個(ge)邏(luo)輯(ji)詞,她至少知道5種以(yi)上的(de)打(da)(da)法。
在編輯通用詞表時(shi),如果南北方差異比較大,不能用其中一個地(di)方的(de)打法替代另一個地(di)方的(de)打法,顧定倩他們的(de)做法是(shi)并列收錄。
不過,中國少數民族并沒有(you)發展出獨(du)立的手語。據了解(jie),西(xi)藏(zang)有(you)5所聾(long)校,建校時間都很(hen)短,支(zhi)教老師多來自漢(han)族地區。
“我(wo)們調查過少(shao)數(shu)民(min)族的(de)手語,除(chu)了西藏有個別(bie)詞匯是(shi)反映當地食品、宗(zong)教的(de)打法(fa)外(wai),其他少(shao)數(shu)民(min)族只是(shi)在民(min)俗方面有自己(ji)一些(xie)打法(fa),沒有一個少(shao)數(shu)民(min)族有完(wan)全成體系的(de)手語。”顧(gu)定倩說。
目前,國際上也沒有通用手語。
顧定倩介(jie)紹,是有一個“國(guo)(guo)際(ji)手語(yu)”,只是在(zai)會議上使用。“各國(guo)(guo)聾人間建立溝通是很快的,因為手語(yu)更多(duo)是形(xing)象。”
語法是研究難點
人大手語社(she)每年有200多人報名(ming)入社(she),他(ta)(ta)們希望(wang)通(tong)過學習手語理解聾人,并為他(ta)(ta)們做更多的事(shi)。
對他(ta)們來說(shuo),學習手語,詞匯(hui)不是最難的(de),難的(de)是語法(fa)。因為手語很多句式,和(he)正常說(shuo)話(hua)并不一樣。社長孫茜舉了個(ge)例子。“比如‘褲子多少錢(qian)’,他(ta)們會說(shuo)‘褲子’‘錢(qian)’‘多少’。”
顧定倩(qian)也坦言,語(yu)法(fa)(fa)研(yan)究(jiu)是難點。他們在(zai)通用詞表(biao)后附有部分語(yu)法(fa)(fa)內容,幫助(zhu)初學者理解手(shou)語(yu),但并(bing)不是一個成(cheng)體系的語(yu)法(fa)(fa)書(shu)。“語(yu)法(fa)(fa)的使用也與每個聾人自身的教育(yu)程度相(xiang)(xiang)關。受漢語(yu)影響比(bi)較(jiao)深的,打(da)手(shou)語(yu)詞序(xu)更偏(pian)向(xiang)書(shu)面(mian)詞序(xu)。一般聾人可能偏(pian)向(xiang)跟書(shu)面(mian)語(yu)不相(xiang)(xiang)同的詞序(xu)。”顧定倩(qian)說。
顧定倩也舉了一個例子。“比如‘脫(tuo)貧(pin)’,動(dong)賓結構。手(shou)語如果先打(da)‘脫(tuo)’再打(da)‘貧(pin)’,聾人會認為還在‘貧(pin)困’。在他們的邏輯中,這(zhe)(zhe)個詞(ci)是顛倒過來的,先打(da)‘窮(qiong)’,然后‘跳出(chu)’窮(qiong)。從表意來講,這(zhe)(zhe)樣更符合脫(tuo)貧(pin)的意思。”
手語(yu)(yu)研究的另一(yi)個困難是,語(yu)(yu)料(liao)分析不足。手語(yu)(yu)語(yu)(yu)料(liao)分析比現代漢(han)語(yu)(yu)要(yao)(yao)難很多,因為手語(yu)(yu)語(yu)(yu)料(liao)要(yao)(yao)錄(lu)大量視(shi)頻。顧(gu)定倩表示(shi),這也(ye)是他們將要(yao)(yao)彌補和(he)努(nu)力的方向。記者 李玉坤(kun) 王(wang)俊(jun)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