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9日電 題:十年關愛 我們平安長大——“安康家園”10年守護672名汶川地震孤困兒童成長
新華社(she)記者 黃(huang)小希

5月9日,“安康家園”公益項目10周年紀念活動參與者在四川成都合影。新華社發(陳維松 攝)
救助672名(ming)(ming)汶川地震孤困(kun)兒童,目前282名(ming)(ming)孩子考上大學、342名(ming)(ming)孩子職(zhi)高畢業并(bing)就業或參軍,當(dang)年(nian)最小的(de)孩子已經成(cheng)為(wei)一名(ming)(ming)初中(zhong)生……這是“安康家園”公益項(xiang)目用10年(nian)時間講述(shu)的(de)溫暖(nuan)故事。
2008年(nian)5月12日,一(yi)場突如其(qi)來的地震災難,讓一(yi)批孩子不幸(xing)失去父母(mu)。震后(hou)的舉國救(jiu)援中,由(you)全國婦聯、中國兒(er)童(tong)少(shao)年(nian)基金會和日照鋼鐵(tie)集團共同(tong)發起(qi)設立的“安(an)(an)康家園”公(gong)益項目,第一(yi)時間轉移安(an)(an)置了(le)(le)712名孤困兒(er)童(tong)。由(you)于有一(yi)部(bu)分(fen)孩子后(hou)來陸續找到父母(mu),這一(yi)公(gong)益項目最后(hou)接收救(jiu)助了(le)(le)672名兒(er)童(tong)。
“安(an)(an)康(kang)家(jia)(jia)園(yuan)”公益項目的救助地域包括四(si)川(chuan)德陽(yang)、綿陽(yang)、廣元、阿壩等10個州(zhou)(市(shi))、31個縣(區)、182個鄉(鎮),涵蓋漢族(zu)、羌族(zu)、藏族(zu)、回(hui)族(zu)、土家(jia)(jia)族(zu)、黎族(zu)6個民族(zu)。日照鋼鐵集團累計通過(guo)中(zhong)國兒童少年基金(jin)會捐(juan)贈1.26億元,用(yong)于捐(juan)建“安(an)(an)康(kang)家(jia)(jia)園(yuan)”、保障孩子們的學習(xi)生(sheng)活(huo)(huo)費用(yong)等。10年過(guo)去,在這個“大(da)(da)家(jia)(jia)庭”里,絕大(da)(da)部分(fen)孩子已長大(da)(da)成人,還有48名孩子因年齡尚小,繼續(xu)在“安(an)(an)康(kang)家(jia)(jia)園(yuan)”生(sheng)活(huo)(huo)學習(xi)。

5月9日,部分“安康家園”公益項目受助者在四川成都團聚。新華社發(陳維松 攝)
“因為地震,我們(men)離散(san);因為‘安(an)康(kang)(kang)家園(yuan)’,我們(men)相聚……”今(jin)年5月9日(ri),在(zai)四川成都雙(shuang)流(liu)舉行的(de)(de)汶川地震及“安(an)康(kang)(kang)家園(yuan)”公益(yi)項(xiang)目(mu)10周年紀念活(huo)動上,“安(an)康(kang)(kang)家園(yuan)”公益(yi)項(xiang)目(mu)的(de)(de)親(qin)歷(li)者(zhe)、“安(an)康(kang)(kang)家園(yuan)”園(yuan)長、“安(an)康(kang)(kang)媽(ma)媽(ma)”、受助孩子及志愿者(zhe)代表們(men)講(jiang)述了(le)他們(men)與(yu)“安(an)康(kang)(kang)家園(yuan)”的(de)(de)故事,共同回憶10年歷(li)程。
地震那年13歲的(de)小玉,大學畢業后成為一名中學語(yu)文(wen)教師。“地震中我(wo)們失去(qu)了親人,一度感到(dao)無助(zhu)無望。是這么多好(hao)心人的(de)支持(chi),讓我(wo)和妹妹面對災難,勇敢地堅持(chi)下來。我(wo)們有(you)了更多親人,有(you)了一個更溫暖的(de)大家(jia)庭,我(wo)們對未(wei)來充(chong)滿希望。”小玉說(shuo)。
“從(cong)緊急轉移到異地(di)過渡安置,從(cong)為(wei)孩子們(men)在家鄉建造‘安康家園(yuan)’到持續資助他們(men)完成(cheng)學業,‘安康家園(yuan)’項(xiang)目(mu)所體(ti)現(xian)(xian)出的復雜性、協同性和可持續性,在公益組織援建的項(xiang)目(mu)中首屈一指。”中國兒童(tong)少年基(ji)金會(hui)秘書(shu)長(chang)朱錫(xi)生表示,“安康家園(yuan)”現(xian)(xian)代(dai)齊全的配套設施和家庭式氛圍,以(yi)及對孩子們(men)采取的因(yin)人而異、因(yin)材施教的培養教育模式,體(ti)現(xian)(xian)出保護兒童(tong)、尊重(zhong)兒童(tong)、實現(xian)(xian)兒童(tong)利益最(zui)大化的“兒童(tong)優先(xian)”原則(ze)。

5月9日,幾名“安康家園”公益項目受助者在四川成都懷抱子女合影。新華社發(陳維松 攝)
據了解,“安(an)康(kang)家園”公益(yi)項目的(de)(de)一大亮(liang)點,是把兒童災后心理(li)(li)(li)康(kang)復(fu)作(zuo)為關(guan)鍵問題加以(yi)關(guan)注解決,與(yu)國內多家院(yuan)校、醫院(yuan)合作(zuo),定期(qi)對孩子們(men)進行積極的(de)(de)心理(li)(li)(li)干預和心理(li)(li)(li)評估工作(zuo)。“安(an)康(kang)家園”的(de)(de)管理(li)(li)(li)人員及“安(an)康(kang)媽媽”上崗前(qian),都要參加心理(li)(li)(li)疏導知(zhi)識培訓,并定期(qi)接受相關(guan)知(zhi)識的(de)(de)繼(ji)續教育培訓。
“經過(guo)10年運作,‘安康家(jia)園’成(cheng)(cheng)功探索出(chu)政府支持(chi)、民間出(chu)資(zi)、公益組織監管的災后孤兒緊急(ji)援助模式。”朱錫生說,這一公益項(xiang)目將(jiang)(jiang)持(chi)續資(zi)助孩子們完成(cheng)(cheng)最高學(xue)業,將(jiang)(jiang)愛心(xin)承(cheng)諾進行到底。
據(ju)悉,為教育公眾特別是兒(er)(er)童(tong)少年樹立安(an)全(quan)(quan)觀、掌握基(ji)本的(de)應(ying)急避險知識和技(ji)能(neng),中國兒(er)(er)童(tong)少年基(ji)金會(hui)于汶川地震后啟動(dong)實施了“兒(er)(er)童(tong)安(an)全(quan)(quan)工程”,通過(guo)安(an)全(quan)(quan)教育宣傳以及“情景+體驗式(shi)”教學,幫助兒(er)(er)童(tong)少年掌握應(ying)急救助技(ji)能(neng)。9日的(de)紀念活動(dong)上,中國兒(er)(er)童(tong)少年基(ji)金會(hui)啟動(dong)了“兒(er)(er)童(tong)防災(zai)(zai)減(jian)災(zai)(zai)公益(yi)項目(mu)”,旨(zhi)在進一(yi)步完善兒(er)(er)童(tong)防災(zai)(zai)減(jian)災(zai)(zai)、保(bao)障兒(er)(er)童(tong)安(an)全(quan)(quan)健康成長的(de)方(fang)法(fa)和舉措。
-
小姐妹回顧汶川地震后十年:三個“爸爸”陪我們長大
在鞠芝勤和重慶恒生手外科醫院院長湯青“湯爸爸”的幫助下,姐妹倆來到重慶讀書,如今一個即將大專畢業,一個已成為護士開始工作。” 那時候,南壩鎮還沒恢復教學秩序,馮邦武想辦法找了一個二手老人機,馮雪梅照著鞠芝勤名片上的號碼撥打了過去。2018-05-09 16:30:33
-
紀錄片《汶川十年·我們的故事》明起在央視播出
5月10日-14日,由四川廣播電視臺攝制的人物紀錄片《汶川十年·我們的故事》將于每晚10點在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播出,聚焦“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普通但又不平凡的個人和群體,展現四川人經歷災難后頑強不屈的精神。作為四川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成立后首推的原創作品,這部紀錄片分為《尋找向日葵》《代國宏》《映秀母親》《遷徙的家園》《林興聰的全家福》五集。2018-05-09 14:33:10
-
超過1000萬字的《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災志》出版
一套逾1000萬字、記錄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與恢復重建歷程的志書《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災志》近日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2018-05-08 18:26:54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