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15日電 題:最濃是這中國紅——北京市西城區弘揚紅墻意識深化改革發展紀實
新華社記者(zhe) 梁相斌、李斌、烏(wu)夢(meng)達(da)、樊(fan)攀
中南海紅墻外(wai),玉蘭花綻放(fang);新(xin)華(hua)門前(qian),五星(xing)紅旗高揚。
萬紫(zi)千紅(hong)(hong)總是春(chun),最濃(nong)是這中(zhong)國(guo)紅(hong)(hong)。黨的十八大(da)以(yi)來,北京市西城區堅決貫徹落實(shi)習(xi)近(jin)平新(xin)時代中(zhong)國(guo)特色社(she)會(hui)(hui)主(zhu)義思(si)想,大(da)力弘揚(yang)以(yi)“絕對忠誠、責任(ren)擔當、首(shou)善(shan)標準”為內核的紅(hong)(hong)墻意識,圍繞“建(jian)設一(yi)個(ge)什么樣的首(shou)都,怎樣建(jian)設首(shou)都”,加快(kuai)疏(shu)功能、轉(zhuan)方(fang)式、治環境、補短(duan)板、促協(xie)同、惠民生,推動城市深刻轉(zhuan)型,全區經濟(ji)社(she)會(hui)(hui)發展呈現出(chu)嶄新(xin)風貌。

游客在拍攝中南海紅墻外綻放的玉蘭花(4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絕對忠誠:紅色信仰始終融入血脈
面積50.7平方公里的北京市(shi)西城(cheng)區,歷史文脈厚重,紅色基因鮮明。
這(zhe)里是首都北京(jing)的肇始(shi)地——廣安門外,薊城紀念柱高聳,象征著這(zhe)座千(qian)年古都3000多年的建城史。
這里是中國共(gong)產(chan)黨的(de)孕育之(zhi)地——西城(cheng)區(qu)文華胡同24號,作為(wei)中國共(gong)產(chan)黨主要創始人之(zhi)一的(de)李大釗,曾在這里學習和(he)研究馬克(ke)思主義,呼吁建立“強固(gu)精密的(de)組(zu)織”,受(shou)其影(ying)響的(de)毛(mao)澤東等青年(nian)成為(wei)堅定(ding)的(de)馬克(ke)思主義者(zhe)。
這(zhe)里是首都(dou)功能核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黨中央、全國(guo)人大、國(guo)務院、全國(guo)政協在這(zhe)里辦公,國(guo)家許多高層次對外交往(wang)活動在這(zhe)里展開(kai)。

工作人員在西長安街街道全響應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指揮分中心工作。西城區西長安街街道建立了大數據服務平臺,打通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4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1999年,為完成(cheng)國慶50周年服務保障任務,我(wo)們首次提(ti)出紅(hong)墻意識。”作為離中南海(hai)最近的街(jie)道,西(xi)長安街(jie)街(jie)道工委書記(ji)陳振海(hai)說。
2014年,北京(jing)市西城區(qu)(qu)委在全區(qu)(qu)廣(guang)大干部群眾中倡導(dao)紅墻意識(shi)。隨著時(shi)間的(de)推移,這一意識(shi)在全區(qu)(qu)日(ri)漸(jian)深入人心,成為人們的(de)行(xing)動自覺。
特(te)殊(shu)區位決定特(te)殊(shu)使命和責任。全心全意服務黨(dang)中(zhong)央(yang)(yang)、保障黨(dang)中(zhong)央(yang)(yang)、守護(hu)黨(dang)中(zhong)央(yang)(yang),成為一(yi)代(dai)又(you)一(yi)代(dai)西(xi)城人的(de)自(zi)覺意識,而這樣的(de)意識,源于西(xi)城人骨子里的(de)紅(hong)色基因。
“鐵肩擔(dan)道義,信仰鑄忠誠。”距中南海不遠,長安街(jie)南側一處平房,就是北(bei)京(jing)市(shi)西城(cheng)區紅(hong)墻(qiang)(qiang)意識黨(dang)性教育基地,墻(qiang)(qiang)上十個字(zi)鮮明昭示(shi)了以(yi)李大釗(zhao)為代(dai)表的早(zao)期優秀共產黨(dang)人(ren)的品(pin)格。
“西城有許多黨(dang)的(de)(de)(de)創建時期(qi)活(huo)動(dong)的(de)(de)(de)遺址遺跡(ji),是中(zhong)國共產黨(dang)的(de)(de)(de)重要孕(yun)育(yu)地。”北京(jing)市委黨(dang)史(shi)研究室副巡視員劉岳說,“西城豐富的(de)(de)(de)紅(hong)色(se)歷史(shi),孕(yun)育(yu)了厚重的(de)(de)(de)紅(hong)色(se)文化,形成了鮮明的(de)(de)(de)紅(hong)色(se)基因。”
紅(hong)色(se),象(xiang)征(zheng)絕對忠(zhong)誠,昭示堅定信仰。這種“中國紅(hong)”,深刻融(rong)入西城人的(de)血液中,成(cheng)為他(ta)們忠(zhong)誠堅守的(de)源泉。

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10名“紅墻衛士”先鋒崗典型人物集體亮相(4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以忠(zhong)誠為(wei)第一(yi)特點的紅色基(ji)因(yin),流(liu)淌在西城區(qu)公安戰線(xian)一(yi)位(wei)位(wei)“紅墻衛士(shi)”的血脈里(li)。
府右街派(pai)(pai)出(chu)所,離中南海僅(jin)一墻之隔,是(shi)距離黨中央最近(jin)的派(pai)(pai)出(chu)所,主要工作是(shi)站崗(gang)、巡(xun)查(cha)、維護治安。
“圍著紅(hong)墻巡查(cha)一遍下來,快點要(yao)45分鐘,慢點要(yao)80分鐘,工(gong)作雖(sui)然(ran)簡單,但是(shi)責任重大(da)。”府右街派出所副所長謝(xie)剛說,“沒(mei)有緝私禁毒的叱咤風云,沒(mei)有要(yao)案偵(zhen)查(cha)的驚(jing)心動魄,我們唯(wei)有忠(zhong)誠(cheng)堅守、默(mo)(mo)默(mo)(mo)奉獻(xian),如果不(bu)把忠(zhong)誠(cheng)兩個字(zi)刻在心里,這份工(gong)作真干(gan)不(bu)下來。”
“我(wo)們的(de)(de)樣子,就是中(zhong)國的(de)(de)樣子。”胡辛(xin),北京市公(gong)安局西城(cheng)分局出(chu)入境管理大隊境外(wai)(wai)人員(yuan)管理中(zhong)隊副(fu)中(zhong)隊長,從(cong)事涉(she)外(wai)(wai)警務(wu)工作十余年。為更好履行職責,他設計了“多(duo)國語(yu)(yu)言接警服務(wu)卡”,編寫出(chu)版了30多(duo)萬字的(de)(de)警務(wu)英語(yu)(yu)實戰手冊《用英語(yu)(yu)辦案(an)》,成為一線民警第一時間處(chu)理涉(she)外(wai)(wai)警情的(de)(de)實用工具。
謝剛和胡(hu)辛,只是(shi)西城(cheng)公安民警的代表。為黨中(zhong)央站崗(gang),為人民群眾(zhong)守(shou)夜,目前,西城(cheng)區設立了10個“紅墻衛(wei)士”先鋒崗(gang),涉(she)及巡邏(luo)防控(kong)、執法辦(ban)案(an)等多方(fang)面。
“‘紅墻衛(wei)士(shi)’的稱號,詮(quan)釋著西城(cheng)公(gong)安工作的使(shi)命與擔當,更(geng)傳承著一代代西城(cheng)公(gong)安人的忠誠與奉獻。”西城(cheng)區副區長(chang)、公(gong)安分局(ju)局(ju)長(chang)劉國(guo)周說。
以忠誠為第(di)一(yi)特(te)點的紅色(se)基(ji)因(yin),不僅流淌在“紅墻衛士”的血脈(mo)中,更流淌在西城的基(ji)層干(gan)部、普(pu)通(tong)群眾身上。
不久前被(bei)提拔為西城區展覽路街道辦副主任的張倫生(sheng)此前長期在城管隊(dui)工(gong)作,人(ren)稱“城管鐵(tie)人(ren)”:為解決動物(wu)園地區的交(jiao)通、環境、治安(an)等問(wen)題,多年來起(qi)早貪黑(hei)、堅守崗位。有人(ren)說他“傻(sha)”,但他從沒一句(ju)抱(bao)怨。
“‘開墻打洞’治(zhi)理(li)、背街小巷整(zheng)治(zhi),都(dou)是基(ji)層(ceng)工作難(nan)題,如(ru)果沒有政(zheng)治(zhi)覺(jue)悟,不敢真抓實干,硬骨頭就啃不下(xia)來。”張倫生說。
2017年(nian),西城(cheng)提拔使用了30名類(lei)似張倫生這樣的基層干部(bu)。“他們年(nian)齡不一,但(dan)共同特點是(shi)對(dui)黨忠誠、敢拼真干。”西城(cheng)區委(wei)常委(wei)、組織部(bu)部(bu)長孫(sun)仕柱說。
離紅(hong)墻近是一份光榮,更是一份使命。不久前的全(quan)國兩會期(qi)間,家(jia)住(zhu)展覽路街(jie)道文(wen)興街(jie)社區的“西城大媽”王慧力,每天都會到志愿服(fu)務點值班兩小時。“我(wo)值班的地方(fang)離代表委員(yuan)的駐地很近,不能有半點兒松懈。”
身(shen)著紅(hong)馬(ma)甲(jia),戴著紅(hong)帽子和紅(hong)袖章……“西(xi)城大媽”已成(cheng)(cheng)為(wei)(wei)一支(zhi)有近10萬名成(cheng)(cheng)員的群防(fang)(fang)群治(zhi)隊伍,在西(xi)城的大街小巷維持秩序、鄰里守望、排(pai)查隱患,成(cheng)(cheng)為(wei)(wei)紅(hong)墻邊兒的又一道紅(hong)色防(fang)(fang)線。
從延安(an)來到北京,延安(an)革(ge)命紀念館原(yuan)副館長霍靜廉深有感觸地說(shuo),紅墻意識的“紅”與延安(an)精神的“紅”是(shi)一脈相承的,都強調對黨絕對忠(zhong)誠,對事業忠(zhong)誠,本質(zhi)上是(shi)一致(zhi)的。
“紅(hong)墻意(yi)識是(shi)一(yi)種品格,是(shi)忠(zhong)誠于(yu)(yu)黨、忠(zhong)誠于(yu)(yu)國家、忠(zhong)誠于(yu)(yu)人民(min)、忠(zhong)誠于(yu)(yu)事業(ye)、忠(zhong)誠于(yu)(yu)職守的品格,是(shi)政治意(yi)識、大局意(yi)識、核(he)心意(yi)識、看齊意(yi)識在西城的具體體現。”北京(jing)市西城區委(wei)書記盧映川(chuan)說。
“紅(hong)墻意(yi)識是西城紅(hong)色(se)(se)歷史(shi)的傳承(cheng),也(ye)是中國特色(se)(se)社(she)會(hui)主義新時代的精神創新,更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se)(se)社(she)會(hui)主義思想在西城生動(dong)實踐結出的碩果。”劉(liu)岳說。

從景山上俯瞰北京西城風貌(4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責任擔當:改革發展使命始終扛在肩上
一分部(bu)署,九分落(luo)實(shi)。真正的(de)忠誠,在(zai)于敢動(dong)真碰(peng)硬(ying),用“釘釘子(zi)”精(jing)神推動(dong)黨中央(yang)的(de)決(jue)策(ce)部(bu)署落(luo)到實(shi)處(chu)。
2014年2月(yue)和2017年2月(yue),習近平總(zong)書記先后兩次到(dao)北(bei)京(jing)考察(cha),對北(bei)京(jing)城市規劃建設、京(jing)津冀協(xie)同發展等作出重大部(bu)署。
“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首都(dou)(dou),怎樣建設首都(dou)(dou)”……面對這(zhe)一重大命題,作為首都(dou)(dou)核心區(qu)域的西城,該如何作答?
“近年來,我們大力踐行紅(hong)墻意(yi)識,把認真學習貫(guan)徹習近平新時代(dai)中國特色社(she)會主義思想作為根本(ben)遵循,堅(jian)決(jue)不折不扣落實好中央、市委(wei)決(jue)策部署要求,勇于擔(dan)當,敢啃硬(ying)骨頭(tou),切實讓習近平總書記對(dui)北京重要講話(hua)精神(shen)在(zai)西城落地生根,形成生動實踐。”盧映川(chuan)說。
疏解北(bei)京(jing)非首(shou)都功能是(shi)北(bei)京(jing)城市規劃建(jian)設的“牛鼻子”,更是(shi)硬骨頭。

西城區政府和北京建筑大學簽署推進“動批”轉型升級框架合作協議(4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這是一(yi)個個令人(ren)欣慰的消息——4月3日,西城(cheng)區(qu)政府和北京建筑大(da)學簽署推進“動批”轉型(xing)升(sheng)級框架合作協(xie)議;作為高科技企業,360企業安(an)全集團(tuan)也將進駐曾經的萬容天(tian)地(di)服裝批發市場(chang)。
北京(jing)動物園(yuan)服(fu)裝批發市場(chang)俗稱(cheng)“動批”,“動批”的(de)出現和發展與中國的(de)改革開放相伴,但隨著規模不斷擴(kuo)大,它(ta)所帶來(lai)的(de)交通、環境、人(ren)流(liu)密集(ji)等問題,成為北京(jing)“大城市病”的(de)一個樣本。
創(chuang)新使用產權換(huan)疏(shu)解(jie)模式(shi)、創(chuang)新“減量平移(yi)”模式(shi)……疏(shu)解(jie)過程中,每(mei)一家市(shi)場(chang)、每(mei)一個攤(tan)位背后都涉及商戶(hu)、市(shi)場(chang)方、產權方的利(li)益,西城區(qu)常(chang)務副區(qu)長、北展地(di)區(qu)建設指揮部總指揮孫(sun)碩說(shuo),為了順利(li)完成(cheng)疏(shu)解(jie)任(ren)務,同(tong)時保證商戶(hu)的基本合法(fa)權益,西城結(jie)合實際探索出了6種(zhong)疏(shu)解(jie)工作模式(shi)。
12家(jia)(jia)市(shi)場閉市(shi)、1.3萬個攤位(wei)疏解……2017年11月,隨著最(zui)后一家(jia)(jia)市(shi)場的閉市(shi),“動(dong)批(pi)”徹(che)底告別西城。而(er)目前(qian),舊(jiu)的批(pi)發市(shi)場已經變身為寶藍金(jin)融創新中心、北礦(kuang)金(jin)融大(da)廈、首建金(jin)融中心等,容納以科技、金(jin)融為主的“白菜心”產(chan)業,昔日(ri)的“動(dong)批(pi)”正(zheng)迎來新生。
最濃是這(zhe)中國紅,這(zhe)紅色,因奮斗而(er)閃耀,因擔當而(er)鮮艷(yan)。
“歷史文化是城(cheng)(cheng)市的靈魂,要像愛惜(xi)自己的生命一樣(yang)保護好城(cheng)(cheng)市歷史文化遺產。”4年多(duo)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bei)京(jing)時的講話言猶在耳。
作(zuo)為北(bei)京3000多(duo)年的(de)(de)建城(cheng)地(di)和800多(duo)年的(de)(de)建都(dou)地(di),西城(cheng)有什剎海、大柵(zha)欄等18片歷史文(wen)化保護區,超過北(bei)京市老(lao)城(cheng)文(wen)保區總面(mian)積(ji)的(de)(de)50%。

曾經的地安門百貨商場經過裝修改造,變身專營文化會展、酒店民宿等新業態(4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如今,改變正在(zai)發生(sheng)。什剎(cha)海(hai)邊(bian),為了(le)和周邊(bian)風貌(mao)相匹配,曾經的地安門(men)百貨商(shang)場,不僅降層,而且裝修得古色古香,變身專營文化(hua)會展、酒店民宿等(deng)新業態。佇立樓頂遠(yuan)眺(tiao),可見鐘(zhong)鼓樓和什剎(cha)海(hai)的春(chun)日美景。
不只是地安門百貨商(shang)場(chang)。2017年,在西城區,北京坊(fang)精彩亮相,瀏陽會(hui)館(譚(tan)嗣同故(gu)(gu)居)等(deng)15項文(wen)物騰(teng)退(tui)項目啟動(dong),護(hu)國(guo)雙關帝廟(miao)、護(hu)國(guo)觀音(yin)寺(si)、三(san)清觀等(deng)完成騰(teng)退(tui),沈家(jia)本(ben)故(gu)(gu)居活化利用,“公車上書(shu)”發生地楊椒山祠(ci)正在騰(teng)退(tui)清空(kong)……
更多的變化,還來(lai)自西(xi)城(cheng)(cheng)以(yi)“街區整理”為代表的老城(cheng)(cheng)復興(xing)。西(xi)城(cheng)(cheng)區副區長徐利(li)說,街區打破了現有街道或(huo)社區的規劃界限(xian),跨(kua)越地理空間(jian)規制,按照功能(neng)性(xing)對西(xi)城(cheng)(cheng)全區區域(yu)單元進(jin)行(xing)細致劃分,針對性(xing)進(jin)行(xing)城(cheng)(cheng)市修補、生(sheng)態(tai)修復、文化復興(xing)。
按照計劃,今(jin)年西城區(qu)(qu)將(jiang)統(tong)籌編制各街(jie)區(qu)(qu)的設(she)計方案,形(xing)成覆(fu)蓋區(qu)(qu)域、街(jie)道、街(jie)區(qu)(qu)、街(jie)巷胡同、老舊小區(qu)(qu)、平房院落(luo)六大系統(tong)的街(jie)區(qu)(qu)設(she)計體系,力爭年底前每個街(jie)道有一個街(jie)區(qu)(qu)實現(xian)重新亮相。
未來,經過街(jie)區(qu)整理,老(lao)舍筆(bi)下的“最美(mei)大街(jie)”阜成門內大街(jie)、擁(yong)有(you)諸多老(lao)字(zi)號(hao)的大柵(zha)欄街(jie)道等,都將煥然一新,它們的文化價(jia)值也將得以體現和弘揚。

行人在菜市口路口西北側疏解騰退后打造的城市森林公園——廣陽谷散步(4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菜市口路(lu)口西北側(ce),黃金地段,疏解騰退后,一塊3萬多平方米的城市森林公園——廣(guang)陽谷每天吸引不少附近的居(ju)民遛(liu)彎。
為(wei)更好實現“留(liu)白增(zeng)綠(lv)”,西(xi)城區建起(qi)多個城市(shi)森林公園(yuan)和口袋公園(yuan),公園(yuan)綠(lv)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超(chao)過95%,老百姓(xing)的生活環境更加(jia)宜居……
如(ru)何提升(sheng)基層治理能力,一直是道(dao)難題(ti)。
為了把為民(min)服務完(wan)善到“最后(hou)一米(mi)”,西(xi)(xi)城(cheng)區西(xi)(xi)長安街街道建立(li)了大數(shu)據服務平臺,打通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讓居民(min)辦各類證件證明不用再(zai)重復(fu)交材(cai)料(liao)。今年,大數(shu)據中心還將在(zai)區一級統籌(chou)設立(li)。
“疏解整治促提升(sheng)”專項行動扎實(shi)推進,統籌精細用好疏解騰退空間資(zi)源,積(ji)極開展“騰籠換鳥”,制(zhi)定實(shi)施優化“高精尖”經濟結構的意見……
西城區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深化——2017年全區各(ge)類金融(rong)機構達(da)到1866家(jia)、總部企業175家(jia),科技服務業收入(ru)超過1600億元,規模以上文化創意(yi)產業單位677家(jia),實現收入(ru)751.9億元。
發(fa)展質量(liang)不斷提升——2017年全(quan)區地區生產總值(zhi)達(da)到(dao)3900億(yi)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ru)完成422.12億(yi)元,居民(min)人均可支配收入(ru)達(da)到(dao)7.65萬元。

西城區椿樹街道慎業里胡同的街巷長祁正斌介紹慎業里整治提升前后對比(4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首善標準:以人民為中心始終初心不忘
西城人常說(shuo):“我(wo)們離黨中央最(zui)近。”
西長安街新華(hua)門“為人民服(fu)務”5個大字(zi)十分醒目(mu)。這5個字(zi),同樣出現在西城(cheng)每一名黨(dang)員胸前的(de)黨(dang)徽上。
“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從黨的一大到十九(jiu)大,百年(nian)的奮斗歷程中(zhong),“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zi)之心”是中(zhong)國共產黨不(bu)變(bian)的信念。
2016年(nian)11月(yue)15日,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帶(dai)著(zhu)自己的選(xuan)民(min)證到位(wei)于西(xi)城的懷仁堂投票站,參(can)加西(xi)城區人大(da)代表的選(xuan)舉。
領袖(xiu)來自人民(min)(min),也熱愛人民(min)(min)——
曾經負責西(xi)城廣外地(di)區(qu)環衛工(gong)作的劉群(qun)英,對(dui)習近平總書記(ji)2013年春(chun)節前在手帕(pa)口清(qing)潔站慰問環衛工(gong)人的情景記(ji)憶猶新。“真(zhen)沒想到,總書記(ji)會(hui)給我(wo)(wo)們拜(bai)年,并通過(guo)我(wo)(wo)們向全(quan)市全(quan)國環衛戰線的工(gong)人拜(bai)年。”劉群(qun)英說。
“黨的領袖深知,為了人民(min)、依靠人民(min),共產(chan)(chan)黨才能(neng)夠取得勝利。共產(chan)(chan)黨之所(suo)以(yi)能(neng)夠走到今天,強烈的宗旨(zhi)意(yi)識起(qi)了決定作用。”解(jie)放軍出版社副總編輯董(dong)保存說,紅墻意(yi)識的根(gen)本就在于“人民(min)”二字。
總書記(ji)牽掛著(zhu)西城(cheng)的群(qun)眾,西城(cheng)廣大黨(dang)員干部也一直以首善(shan)標(biao)準(zhun),踐行“為人民服務”的理念,提升(sheng)改善(shan)民生水平,提高(gao)城(cheng)市溫度(du)。
黨的十九大以(yi)來,西城(cheng)區四(si)套(tao)班子在宣講十九大精(jing)神過程(cheng)中收集群眾提出(chu)的各(ge)類問題和(he)意見120余條(tiao),涉(she)及(ji)18個方面(mian),這些問題被細化為“民(min)心工(gong)程(cheng)”任(ren)務單、路線(xian)圖和(he)時間(jian)表,成為各(ge)職能部門的階段性(xing)目標。
在中(zhong)國(guo)人眼(yan)中(zhong),紅色是喜慶幸(xing)福的象征,是對美好生活(huo)的向(xiang)往(wang)。
用腳步(bu)丈量街巷,用行(xing)動踐行(xing)紅(hong)墻意識。北營房北街街巷長王立平每(mei)天都要在(zai)街巷巡查(cha),發現這條路上的(de)車輛往(wang)往(wang)車速(su)過快、不時發生剮蹭事故,對過往(wang)行(xing)人造(zao)成安(an)(an)全威脅。為此,他安(an)(an)排在(zai)這條街上安(an)(an)裝了(le)減(jian)速(su)帶,使車輛慢了(le)下來。
“老(lao)百(bai)(bai)姓的小(xiao)事(shi)兒就(jiu)是(shi)(shi)我(wo)們的大事(shi)。”王立(li)平是(shi)(shi)軍轉干(gan)部,在部隊時他的職責是(shi)(shi)保(bao)衛祖國,現在是(shi)(shi)直接為(wei)(wei)老(lao)百(bai)(bai)姓服(fu)(fu)務(wu)。工作內(nei)容變了,但為(wei)(wei)人(ren)民(min)服(fu)(fu)務(wu)的信念沒有變,“街(jie)巷(xiang)治理(li)就(jiu)像(xiang)繡(xiu)花一樣(yang),我(wo)們街(jie)巷(xiang)長就(jiu)是(shi)(shi)繡(xiu)花針。”

街巷長王俊禮在西河沿街218號門前介紹改造坡道、方便院內居民出行情況(4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距前門(men)(men)不遠,有(you)一(yi)條古老的(de)街巷——西河沿街。218號門(men)(men)前,有(you)一(yi)條奇怪的(de)坡道:門(men)(men)口延伸出來的(de)斜坡比臺階長出一(yi)截。
街巷長(chang)王俊禮說,院子里住著一位行動(dong)不便(bian)、靠輪(lun)椅出行的(de)老(lao)人(ren),原來斜坡和臺(tai)階是(shi)齊的(de),但坡度(du)太陡(dou),導(dao)致老(lao)人(ren)的(de)輪(lun)椅光靠自己推不上(shang)去,每(mei)每(mei)要(yao)等(deng)人(ren)推,實在(zai)沒(mei)人(ren)只能(neng)憋在(zai)家里不出門。看到(dao)這(zhe)種情況(kuang),他(ta)馬上(shang)聯系有關部(bu)門把坡道改長(chang)了一點,老(lao)人(ren)自己能(neng)推上(shang)輪(lun)椅,再也不用擔心(xin)“出門容易回家難(nan)”了。
為人民服務,不僅要(yao)善于(yu)發現問題(ti),更(geng)要(yao)善于(yu)找到解決問題(ti)的方式。
“菜(cai)站(zhan)很好,希望(wang)增(zeng)加菜(cai)品”“希望(wang)菜(cai)站(zhan)地方能再大一些”……4月4日,西城(cheng)區德勝街道辦事(shi)處里,40位居民(min)代表對社(she)區菜(cai)站(zhan)、養(yang)老驛站(zhan)的(de)兩家(jia)服(fu)務商進(jin)行民(min)主測評(ping),認(ren)真寫下意(yi)見和期望(wang)。
德勝街(jie)道(dao)辦事處副主任林強說,2017年,為解決買菜難(nan)等居民(min)反(fan)映(ying)的(de)生(sheng)活(huo)問題,街(jie)道(dao)以“民(min)生(sheng)工(gong)程民(min)意立項”形式(shi),由(you)老(lao)百姓直接(jie)決策評(ping)選社區服務商,并定(ding)期(qi)對企業表現進行評(ping)價(jia),以決定(ding)這些服務商的(de)去(qu)留。
測(ce)評(ping)結果顯示,兩(liang)家服務(wu)商獲得了居(ju)(ju)民(min)普(pu)遍認可。家住附近(jin)的(de)周惠青老人說,以(yi)前買菜,到超(chao)市要(yao)走二三十(shi)分(fen)鐘,如今家門口(kou)的(de)小(xiao)小(xiao)菜站解(jie)決了問題,價格便宜,菜品不(bu)錯,居(ju)(ju)民(min)都愿意到這(zhe)里(li)購物。
西(xi)(xi)城(cheng)區社(she)工委書(shu)記、社(she)會辦(ban)主任李薇說,“民(min)(min)生(sheng)工程民(min)(min)意立項”已經在西(xi)(xi)城(cheng)全(quan)面推(tui)廣,西(xi)(xi)長安街靈境(jing)胡同老樓加掛(gua)電梯、大(da)柵(zha)欄前門西(xi)(xi)河沿街亂停車等問題都通過這種方式得到解決。目前西(xi)(xi)城(cheng)“民(min)(min)生(sheng)工程民(min)(min)意立項”工作共(gong)完成(cheng)132個民(min)(min)生(sheng)項目,涉及(ji)住房條件(jian)改善、公共(gong)設(she)施、社(she)區管(guan)理(li)、社(she)會服務等領域。
“為人民(min)服務(wu),是紅墻意識的直接體現。”西城區(qu)區(qu)長王少峰說(shuo),為百(bai)姓辦實事,更要聽取他們(men)的有效建議,既提高問題解(jie)決的精準度,也增強(qiang)居民(min)對公(gong)共事務(wu)的參與(yu)度。
中國社科院政(zheng)治學研(yan)究所所長房寧(ning)認(ren)為:“西城區紅墻(qiang)意識的塑造和(he)運行實踐,為現代(dai)社會(hui)條件下在(zai)國際化大(da)都會(hui)實現有(you)效基層治理,提供了(le)一個范例(li)。”
巍巍的(de)紅墻,飄揚的(de)紅旗,“西城大媽”的(de)紅帽、紅衣、紅袖標……無數紅色(se),匯成最濃(nong)中國紅。
紅色(se)基因,引領民族復興;紅色(se)精神(shen),激發人民奮斗。
紅色,見證了中(zhong)國人民(min)從站起來(lai)(lai)到(dao)富起來(lai)(lai)的歷程,也(ye)必將見證中(zhong)華民(min)族(zu)走向強起來(lai)(lai)的新時(shi)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