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3日電? 題:從火柴之光到熊熊烈焰——中國好醫生好護士用堅守、幫扶和傳承書寫大醫精誠
新(xin)華社記者田(tian)曉航
帶病堅守崗位幾十年(nian),成(cheng)為血管超聲界領軍人物,還培訓出成(cheng)百上千的專業人才;只因(yin)患者需要(yao),放棄留在大城市的機會,用(yong)最好的9年(nian)青春改變雪域高原(yuan)落后的醫療(liao)面貌……
一批(pi)(pi)又一批(pi)(pi)中國好醫生(sheng)、好護(hu)士(shi)用堅守、幫(bang)扶和傳承(cheng),默(mo)默(mo)踐行(xing)醫者(zhe)誓(shi)言,守護(hu)著人(ren)們的(de)健康與生(sheng)命(ming)。在他們身上,“敬佑生(sheng)命(ming)、救(jiu)死扶傷、甘(gan)于(yu)奉(feng)獻、大愛無疆(jiang)”的(de)精神熠熠閃(shan)光(guang)。
堅守:用青春和生命溫暖病患的心
在近(jin)日舉(ju)行(xing)的(de)(de)全國道德模范(fan)與身邊(bian)好(hao)人“中(zhong)國好(hao)醫(yi)生(sheng)(sheng) 中(zhong)國好(hao)護士”現場交流活動中(zhong),北京(jing)大學第一(yi)醫(yi)院腎(shen)內科主任醫(yi)師周福德的(de)(de)一(yi)句(ju)話,道出(chu)了(le)醫(yi)者心聲:“我們面對的(de)(de)是(shi)生(sheng)(sheng)命,生(sheng)(sheng)命無價,所以德是(shi)最好(hao)的(de)(de)衡量。”
對于病患來說(shuo),雖然現實殘酷,卻(que)總(zong)有亮光照下來。中國好醫生、好護(hu)士們(men)就是這道亮光,他們(men)用常年的堅守,溫暖著(zhu)患者迷茫、痛苦的心。
為了更(geng)好地(di)在患者頸動脈(mo)內膜剝脫(tuo)術(shu)中做持續血(xue)管(guan)超聲(sheng)監測,首都醫科大學(xue)宣武醫院血(xue)管(guan)超聲(sheng)科主任醫師華(hua)揚曾連續三四個小時跪地(di)操作。可誰能想到,她也曾是一名重病(bing)患者。
“每周一(yi)(yi)三(san)五下午透析(xi),一(yi)(yi)三(san)五上(shang)午把全天活兒干完,二四(si)接著(zhu)上(shang)班。”20年前,華揚腎(shen)功能出現衰(shuai)竭,卻還牽掛著(zhu)她熱愛的血管超(chao)聲事業,拼了命地工作。
這位國(guo)內腦(nao)、頸血管(guan)超聲(sheng)一體化評估模式(shi)的創立(li)者打造了血管(guan)超聲(sheng)界診斷的“金標(biao)準(zhun)”,大(da)大(da)提(ti)高了腦(nao)、頸血管(guan)疾病的早期檢出率,就連對身(shen)患重病的自己,也(ye)從(cong)未降(jiang)低標(biao)準(zhun)。
她要把透析耽誤的(de)時(shi)間(jian)“找補”回來。腎移植術后僅(jin)3個月,華揚(yang)就重返工作崗位(wei)繼(ji)續拼搏,至今每天(tian)吃著排異藥,工作熱情(qing)絲(si)毫(hao)未減。
幫扶:建“不走的醫療隊”解百姓后顧之憂
首(shou)都醫科(ke)大學宣(xuan)武醫院神經外科(ke)首(shou)席專家凌鋒的辦公室里有(you)一幅字(zi):懷大愛心,做小事(shi)情。
許多像凌(ling)鋒一(yi)樣心懷(huai)大(da)愛的醫生(sheng)、護(hu)士放棄休息,自發組織起來到(dao)基層開展醫療(liao)幫扶,做著一(yi)件又一(yi)件意(yi)義重大(da)的“小事”。
2017年3月,凌鋒聯合北京(jing)大(da)學(xue)人民醫院胡大(da)一(yi)教(jiao)授(shou)發起成立(li)中國志愿醫生團隊。如今,團隊已在云南(nan)、海南(nan)、河北等地義診四千余人次。
為了從根兒(er)上解決貧困(kun)地(di)區醫(yi)療水平落后的(de)問(wen)題,中國志愿醫(yi)生團隊創新幫(bang)扶模式(shi),通過建工作(zuo)站的(de)方式(shi)培養當地(di)醫(yi)護人員,留(liu)下一個(ge)個(ge)“不走的(de)醫(yi)療隊”。
“我(wo)們在一個地方(fang)撒下種(zhong)子,再去新的(de)地方(fang),積(ji)沙成塔,滴水成河(he)。”凌鋒告訴記(ji)者(zhe),中國志愿(yuan)醫生團隊要在2020年以前走(zou)遍(bian)所有(you)804個國家級貧(pin)困縣(xian)!
河南省柘城縣人民醫(yi)院(yuan)護理(li)部主任護師宋(song)靜也總想著,自己(ji)能為醫(yi)院(yuan)之(zhi)外的基(ji)層百姓做點什么(me)。
她(ta)牽頭(tou)組建了河南(nan)省醫(yi)療機構中(zhong)第一支(zhi)中(zhong)國南(nan)丁格爾志愿服(fu)務分(fen)隊,帶(dai)領志愿者(zhe)們走(zou)進村(cun)莊、學(xue)校、貧困家(jia)庭、敬老院、兒童福利院。這(zhe)支(zhi)隊伍曾經一年(nian)開展了99次(ci)志愿服(fu)務,造福群眾(zhong)3萬人次(ci)。
傳承:以嚴厲和慈愛呵護醫學人才的幼苗
“一個人(ren)力量(liang)有(you)限,所以必須培養年輕人(ren),帶好團隊。”為了(le)讓醫護人(ren)才的小苗成長為參天大(da)樹,好醫生、好護士們傾(qing)注了(le)大(da)量(liang)心血。
廣州(zhou)中醫(yi)藥大學第一附屬(shu)醫(yi)院腫瘤中心主任林麗珠全身(shen)心為(wei)病人(ren)服務,總是盡(jin)可(ke)能制(zhi)定(ding)最適宜的治療方案,是病人(ren)有口皆碑的好醫(yi)生。
可她對待學生(sheng),卻出奇(qi)的嚴(yan)格。
林麗珠招生的(de)第一個(ge)要(yao)求(qiu),竟是“手寫(xie)(xie)一份個(ge)人簡介”。“醫生有時(shi)要(yao)手寫(xie)(xie)處方,寫(xie)(xie)出(chu)來的(de)字病人看不(bu)懂那還行(xing)?”為了把學生培養好,對患者負責(ze),林麗珠要(yao)求(qiu)他們(men)必須學精學透。
在超(chao)(chao)(chao)聲界,華揚被譽(yu)為“超(chao)(chao)(chao)人(ren)”中的超(chao)(chao)(chao)人(ren)。她放棄休息,跑遍全國300余家基地醫院普及規(gui)范的血管超(chao)(chao)(chao)聲技(ji)術;她的團隊(dui)為全國培訓血管超(chao)(chao)(chao)聲專業(ye)醫師3000多人(ren)。
看上(shang)去略帶(dai)稚(zhi)氣(qi)的80后姑娘周南(nan),協和(he)醫學院博士畢業后本可以留(liu)在北(bei)京很好的三甲醫院,卻自(zi)愿來到西藏(zang)自(zi)治區人民醫院工(gong)(gong)作,一(yi)待就是9年。牧民的帳篷里,那(nei)曲、當雄、山(shan)南(nan)的義(yi)診桌前,派駐(zhu)中國和(he)尼泊爾邊境口岸樟(zhang)木(mu)的駐(zhu)村工(gong)(gong)作隊(dui)中……無(wu)論多苦多遠,總有她(ta)的身(shen)影。
周南牽頭建(jian)立(li)了雪域高原上第一(yi)個風濕(shi)血液(ye)(ye)科,還帶出了不少“徒弟”。她(ta)(ta)是醫院住院醫師(shi)規范化培訓基地的(de)帶教老師(shi),教過上百個西藏大學的(de)醫學生(sheng)。在她(ta)(ta)建(jian)立(li)和帶領的(de)風濕(shi)血液(ye)(ye)科里,全是比她(ta)(ta)小不了幾歲的(de)80后。
“可能剛開始你(ni)就(jiu)是(shi)一根微弱的火柴(chai),但是(shi)通過自(zi)己的成長,你(ni)可以用你(ni)的力量來影響一些人(ren)。”周南(nan)說,這是(shi)她特別愿意和人(ren)們分享的一句(ju)話。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