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hua)社北京2月15日電(記者陳芳(fang)、董瑞豐)用世界(jie)7%多的耕地,養(yang)活世界(jie)20%左右的人口——受(shou)益于連續多年的“惠農”政策,我國(guo)糧(liang)食(shi)實(shi)現(xian)“多連增”,解決了13億多人的吃飯問題(ti),對全球(qiu)糧(liang)食(shi)安全作(zuo)出(chu)巨大(da)貢(gong)獻。
近年來,國(guo)家科學技術獎(jiang)(jiang)的得獎(jiang)(jiang)項目(mu)和(he)得獎(jiang)(jiang)人中,相(xiang)當一部分(fen)與(yu)“糧(liang)食(shi)飯碗(wan)”有關。我國(guo)糧(liang)食(shi)作物(wu)育種(zhong)技術不斷創新(xin)突破,讓(rang)水稻、小麥等主要糧(liang)食(shi)作物(wu)產量(liang)持續提(ti)高,種(zhong)植地域大大擴展(zhan)。
“海水稻(dao)”可在6‰鹽(yan)度的(de)咸水灌溉條件下正常生長結(jie)實,新型超(chao)級雜交稻(dao)品種畝產超(chao)1噸破世界紀錄,株高過2米的(de)“巨(ju)型稻(dao)”開(kai)(kai)啟(qi)(qi)了水稻(dao)研(yan)制的(de)一扇新門……“雜交水稻(dao)之父(fu)”袁(yuan)隆平開(kai)(kai)啟(qi)(qi)的(de)“飯碗革命”,至今仍創新不止,屢攀高峰。
中國科(ke)學(xue)院(yuan)的研究數(shu)據顯示,雜(za)(za)交水稻目前在我國的年種(zhong)植(zhi)面積超過2.4億畝,占(zhan)水稻總種(zhong)植(zhi)面積的57%,產量約占(zhan)水稻總產的65%。雜(za)(za)交水稻年增產約250萬噸,每年可(ke)多養活7000萬人口。
從高(gao)產邁(mai)向優質,吃得飽(bao)還要吃得好。中科院院士李(li)家洋等通(tong)過分子設計育種(zhong)技術,精(jing)準(zhun)選出高(gao)產與優質的(de)(de)控制(zhi)基(ji)因(yin)(yin)“組裝(zhuang)”在一起,從而破解水稻“高(gao)產不優質、優質不高(gao)產”的(de)(de)難題(ti)。通(tong)過基(ji)因(yin)(yin)精(jing)準(zhun)組裝(zhuang),未來還可像(xiang)設計工業(ye)品一樣設計水稻,對稻米“量(liang)身訂制(zhi)”。這(zhe)一研究成果榮獲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小麥也(ye)是我國的主(zhu)要糧食作物(wu)之一。過(guo)去五年(nian)里,我國共培(pei)育了100多個通過(guo)國家審定的優質綠色新品種(zhong),其中6個新品種(zhong)年(nian)推廣面(mian)積超過(guo)1000萬畝。被譽為“黃(huang)淮(huai)第一麥”的“百農矮抗(kang)(kang)58”,畝產(chan)可達(da)到600公斤,同時抗(kang)(kang)倒伏、抗(kang)(kang)凍、抗(kang)(kang)病、耐(nai)旱,截至(zhi)2016年(nian)已累計(ji)種(zhong)植(zhi)近3億畝。
研究數據顯示,我國小(xiao)麥(mai)目前平(ping)均單產為(wei)355公斤(jin),比世界平(ping)均水平(ping)高60%,總產1.28億噸,約占(zhan)全世界產量17%。
袁(yuan)隆平認為(wei),我國(guo)人口多、耕地(di)少,保障糧食安全,必須通(tong)過科技進步提高單位面(mian)積的(de)產量。不(bu)斷涌現的(de)科技創(chuang)新,正在為(wei)中(zhong)國(guo)糧食安全保駕護航,也讓中(zhong)國(guo)人從“吃(chi)飽”走向“吃(chi)好”。
相關鏈接:
-
今年全國將調減1000萬畝水稻面積
農業部確定,今年將調減東北寒地井灌稻和南方雙季稻產區秈稻1000萬畝以上,同時繼續調減“鐮刀彎”等非優勢區籽粒玉米。2018-02-05 18:53:59
-
國家科技獎3項授予“水稻科學家”,預示百姓飯碗將發生哪些革命?
8日出爐的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有3項水稻研究成果和團隊上榜: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家洋等完成的“水稻高產優質性狀形成的分子機理及品種設計”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袁隆平雜交水稻創新團隊獲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獎);潘國君團隊完成的“寒地早粳稻優質高產多抗龍粳新品種選育及應用”獲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8-01-09 19:54:34
-
過年回家:走遠的孩子,都熬成了爸媽的客
2018-02-15 12:30:43
-
燭盡年還別,雞鳴老更新:在詩詞中品味除夕
2018-02-15 12:22:48
-
世上最美的風景,就是回家的路
2018-02-15 12:19:50
-
說起年味兒 你心中是什么樣的?
2018-02-14 09:58:59
-
用這份養胃攻略,討好你的腸胃!
2018-02-14 09:58: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