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人民至上的新時代——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只要我們深深扎根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就可以獲得無窮的力量,風雨無阻,奮勇向前。——習近平
群山(shan)環繞(rao)、云霧氤(yin)氳。白(bai)交(jiao)祠(ci)村是(shi)福建廈門(men)最偏(pian)遠(yuan)、海拔最高的(de)村子(zi)。這里(li)曾經交(jiao)通(tong)閉塞,群眾生活困難(nan)。
在福建工作(zuo)期間,習近(jin)(jin)平(ping)曾兩次來到這(zhe)個村莊訪貧問(wen)苦,同村民座(zuo)談共(gong)謀發(fa)展之路;2010年春節,已到中(zhong)央工作(zuo)的習近(jin)(jin)平(ping),還(huan)專門詢問(wen)這(zhe)個村的發(fa)展情況。
如今,白(bai)交祠村里辦起“農(nong)家樂”,茶葉等農(nong)副產品(pin)熱銷(xiao),通了水(shui)泥路,村里不少人家建起了樓(lou)房,村民人均年收入從(cong)1986年的(de)250多元增加到2016年的(de)1.5萬多元。
時(shi)間,是忠實的見(jian)證者。
“如今(jin),32年(nian)過去了,海(hai)風海(hai)浪依舊,廈門卻(que)已舊貌換新顏(yan)”,2017年(nian)9月4日,習近平總書(shu)記在金磚國家領(ling)導人廈門會晤(wu)歡(huan)迎晚宴上深情抒懷。
是(shi)(shi)什(shen)么樣的執著與情懷,讓一(yi)份牽掛惦念(nian)至(zhi)今?是(shi)(shi)什(shen)么樣的初心和信念(nian),讓一(yi)個(ge)村(cun)莊(zhuang)、一(yi)個(ge)城市乃至(zhi)一(yi)個(ge)國家發生巨變?
從黃(huang)土地(di)走出的(de)(de)習近平總書(shu)記,抱定(ding)“要為人民做(zuo)實事”的(de)(de)政(zheng)治信念,以人民為中心的(de)(de)發展思(si)想彰顯(xian)新時(shi)代的(de)(de)執政(zheng)理念——
2017年6月21日,山西呂梁山區趙(zhao)家洼村(cun)。
在這個晉(jin)西北黃土高原的山溝溝里,習(xi)近平(ping)總書(shu)記坐在炕沿與大家拉家常,到(dao)農田邊(bian)蹲下(xia)察看玉米和蕓(yun)豆(dou)長勢(shi),向當(dang)地干部了解脫貧計劃。
“現在黨中(zhong)(zhong)央對(dui)農村(cun)農民(min)的政策都(dou)是‘給(gei)予’,就是要實踐以人民(min)為中(zhong)(zhong)心的發(fa)展思想,發(fa)揮社會主義制度集中(zhong)(zhong)力量(liang)辦大事(shi)的優勢(shi)。”習近平總書(shu)記說(shuo)。
5個月后,中辦(ban)、國辦(ban)《關于支持(chi)深度貧困地(di)(di)區脫貧攻堅(jian)的實施意見》公布。意見明確,新增脫貧攻堅(jian)資金、新增脫貧攻堅(jian)項目、新增脫貧攻堅(jian)舉措主(zhu)要用(yong)于深度貧困地(di)(di)區。
習(xi)近平總書記(ji)走遍全國(guo)14個集(ji)中(zhong)連(lian)片特困地(di)區(qu),訪真貧(pin)、扶真貧(pin)、真扶貧(pin),提(ti)出明確要求、作出重大部署、親(qin)自(zi)推動落實,這是(shi)最(zui)深的(de)(de)牽掛,更(geng)是(shi)最(zui)大的(de)(de)擔當。
為(wei)什么人的(de)問題,是(shi)檢(jian)驗一(yi)個(ge)政(zheng)黨、一(yi)個(ge)政(zheng)權性質的(de)試(shi)金(jin)石。
人(ren)民獲得(de)感、幸福感明顯增(zeng)強(qiang),脫貧攻堅(jian)戰取得(de)決(jue)定性進展,基本公共服(fu)務均等化程度不(bu)斷提高,形(xing)成世界上(shang)人(ren)口最多的中等收入(ru)群體……黨(dang)的十(shi)八大(da)以來,習近平(ping)總書記秉(bing)持以人(ren)民為中心的發(fa)展思想,行進在(zai)新(xin)的“趕考”路上(shang),生動詮(quan)釋了始終把人(ren)民放(fang)在(zai)心中最高位置的政治情懷(huai)。
從1944年毛澤東(dong)同志在(zai)延安提出“為人(ren)民服務”,到習(xi)近(jin)平總書記提出“以人(ren)民為中(zhong)心”的(de)發(fa)展思(si)(si)想,中(zhong)國共(gong)產黨(dang)人(ren)堅持人(ren)民立場的(de)信念一脈(mo)相(xiang)承(cheng),也(ye)揭示了這個(ge)馬克(ke)思(si)(si)主義(yi)政(zheng)黨(dang)從勝利走向勝利的(de)根本政(zheng)治(zhi)邏(luo)輯。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wei)中國人民謀幸福(fu),為(wei)中華(hua)民族謀復興。”習近平(ping)總(zong)書(shu)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樸實(shi)有(you)力的話語,道出了共產黨人執政為(wei)民的本色,宣(xuan)示了新時(shi)代(dai)繼續前進必須永葆的宗旨。
堅持把人(ren)民(min)對美好生活的(de)向往作為奮(fen)斗目標,讓(rang)發(fa)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人(ren)民(min),這是新時代以習(xi)近(jin)平同志為核心的(de)黨中央治(zhi)國理(li)政的(de)出發(fa)點(dian)和落(luo)腳點(dian)——
2017年(nian)11月,上海市寶山(shan)區大型區籌公租(zu)房(fang)項目(mu)“霄云灣”開放第5批選房(fang),每月支(zhi)付800元租(zu)金便可拎包入住(zhu)40平方(fang)米單身公寓。上海已明確,“十三(san)五”租(zu)賃住(zhu)房(fang)供應(ying)套(tao)數占(zhan)新增市場化住(zhu)房(fang)總套(tao)數將超過60%。
國家(jia)統計局發布的2017年11月數據顯示,11個熱點城市新(xin)建商品住宅價格(ge)已(yi)低于(yu)1年前。
如今的房地產市(shi)場正在發生一場“前(qian)所未有(you)”的深刻變革:多年來的投機(ji)炒作受(shou)到強有(you)力抑制,多渠道保障住有(you)所居(ju)的政策措(cuo)施效(xiao)果日(ri)漸顯(xian)現,新的長效(xiao)機(ji)制正在建立(li)。
“房子是(shi)用(yong)來住的、不是(shi)用(yong)來炒的”,這一(yi)明確定位(wei)寫入(ru)黨的十九大(da)報告(gao),引發社會強烈共鳴。
民心是最(zui)大的政治(zhi)。
從強調“物質增(zeng)長”到看重“公(gong)平(ping)正義”,從滿(man)足(zu)“生存需要”到注重“自我實(shi)現”,真心實(shi)意、堅定不移地解決人民的“痛(tong)點”“難點”,民心所望(wang)就是執政(zheng)所向。
一切為了人(ren)(ren)民,一切依靠人(ren)(ren)民,黨執(zhi)政的政治基礎不斷厚植,億萬人(ren)(ren)民實(shi)現中(zhong)華民族偉大復興中(zhong)國夢的磅礴力量(liang)不斷凝聚。
新(xin)增長(chang)點就(jiu)蘊含在人(ren)民(min)關心的問題(ti)中(zhong),解決民(min)生“小事(shi)”就(jiu)是推(tui)動(dong)經濟高質量發展(zhan)的“大(da)事(shi)”,以(yi)新(xin)發展(zhan)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ping)新(xin)時(shi)代(dai)中(zhong)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si)想引領發展(zhan)新(xin)走向——
解(jie)(jie)決(jue)好(hao)嬰幼(you)兒照護和兒童早期教育服務(wu)問(wen)(wen)題,解(jie)(jie)決(jue)好(hao)性(xing)別歧(qi)(qi)視、身份歧(qi)(qi)視問(wen)(wen)題,著力解(jie)(jie)決(jue)網上虛假信息詐(zha)騙、倒(dao)賣個人(ren)信息等突出問(wen)(wen)題……
這(zhe)是黨(dang)的(de)十九大后黨(dang)中央(yang)召開的(de)第一個全國性(xing)會議(yi)——中央(yang)經(jing)濟工(gong)作(zuo)會議(yi)作(zuo)出的(de)新(xin)部署(shu)。
決定經濟工作(zuo)大政方針(zhen)的重要(yao)會(hui)議,屢屢提(ti)及具體民生(sheng)“小事”,彰顯著新時代發展理念的重大變化。
發展為了誰?發展依靠誰?發展的著力點在哪里?步入新時代的中(zhong)國,對發展本身有了更加(jia)深刻的思考。
2016年底,習近平總(zong)書記主(zhu)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dao)小組(zu)第十四次(ci)會議時強調,新(xin)的(de)增長(chang)點就蘊含在解決好人民群眾普(pu)遍關心(xin)的(de)突出(chu)問題當中。
時移(yi)世易,變法宜矣。
“我國社會(hui)主要矛(mao)盾(dun)已經轉化(hua)為(wei)(wei)人民日益增長的美(mei)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a)展(zhan)之間的矛(mao)盾(dun)。”黨的十九大報(bao)告作出重大論斷,3萬多字的報(bao)告中(zhong)沒有提GDP等數量(liang)型指(zhi)標,這被外界視為(wei)(wei)“中(zhong)國發(fa)展(zhan)方式和理念的一大轉變”。
進入新時代的中國經(jing)濟,按照高質量發(fa)展的要求,從“看重數(shu)量增長”轉(zhuan)向“滿足好人(ren)民新需(xu)求”,頓呈“柳暗花明(ming)又一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