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紅”了-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03 10:53:47
來源:新華網

河套“紅”了

字體:

  新華社呼和浩特10月3日電(記者李云平)眼下,在內蒙古河套地區廣闊的田野中,鮮紅的番茄嬌艷欲滴,火紅的辣椒艷麗動人,深紅的高粱光彩奪目,一個個“紅色產業”勾勒出豐收美景。

  臨河區新華鎮番茄豐收。新華社發(齊鴻雁 攝)

  秋收時節,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近5萬畝番茄進入集中采收期。在臨河區新華鎮聯榮村番茄種植基地,鮮紅的番茄掛滿枝頭,村民正組織大型機械完成采摘、篩選、裝運一條龍作業。村民丁凱強說:“我們村的番茄長勢喜人,形狀圓潤、顏色鮮亮、果肉厚實,預計平均每畝產量達到10噸左右,畝均純收入2000元以上。”

  河套地區日照充足,土壤肥沃,生產出的番茄果面光滑、果實肉厚、口感酸甜,具有紅色素高、霉菌低、固形物高等優點。如今,這抹“紅”已不僅是土地的饋贈,更成為帶動一方增收的引擎。臨河區農牧和科技局副局長苗三明告訴記者:“我們集中連片、規模化、訂單化種植番茄,共引進9家番茄制品企業,建成10條現代化加工生產線,逐步形成從種植到加工的完整產業鏈。”

  烏拉特中旗德嶺山鎮四義堂村辣椒豐收。新華社記者 李云平 攝

  走進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德嶺山鎮四義堂村辣椒種植基地,紅彤彤的辣椒掛滿枝頭,種植戶忙著組織工人采摘、打包辣椒,農機手駕駛拖拉機及時把采摘好的鮮辣椒轉運到收購站。種植大戶楊建民告訴記者,他流轉了2150畝土地,采用“工廠化育苗+機械化移栽”的方式種植辣椒,采摘好的辣椒經過過秤、裝車運往附近的工廠加工。

  在德嶺山鎮滿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加工車間內,工人將初選好的辣椒投放到傳送帶,機器依次完成篩選、色選、烘干等工序,一個個完整、光鮮的干辣椒傳送到包裝車間,最終打包成半成品后進行冷藏。當地引入先進生產線,1天可以處理50噸辣椒,不僅能生產辣椒粉、泡椒、剁椒等眾多調味品,還能提取高純度辣椒素,用于生物醫藥和高端化妝品領域,讓小小的辣椒有了更多價值。楊建民說:“以前,辣椒只能簡單加工,賣不上好價錢。現在,辣椒產業鏈拉長了,附加值提高了,我們的收入翻番了。”

  烏拉特前旗大佘太鎮南苑村高粱豐收。新華社記者 李云平 攝

  在烏拉特前旗大佘太鎮南苑村2000畝訂單高粱種植基地,田野里泛起層層紅色波浪,深紅的高粱宛如一株株燃燒的火炬。村民何新利穿行在齊肩高的高粱地里,撫摸著沉甸甸的穗子,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他說:“我連續5年按照‘公司+農戶’的模式種高粱,預計每畝純收入1500元左右。”

  據介紹,烏拉特前旗依托高粱產業優勢,發展產銷一體化訂單農業,擴大高粱種植規模,逐步實現機械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促進農民增收。

  擁有河套灌區的巴彥淖爾市地處北緯40度農作物種植黃金帶,是我國重要的農畜產品生產基地。近年來,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上,當地大力培育和發展特色產業,引導廣大種植戶發展番茄、辣椒等成本低、見效快、品質好的特色種植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目前,內蒙古河套地區以龍頭企業、合作社等新型主體為引領,依托專業化技術服務團隊,形成可持續、高效益的示范作用,推動種植業結構不斷優化,讓“火紅產業”富民生。

【糾錯】 【責任編輯:吳京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