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科研走向更高水平循證實踐-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22 14:54:15
來源:新華網

中醫藥科研走向更高水平循證實踐

字體:

新華網保定10月22日電(記者 劉映)10月17日-19日,在河北保定易縣舉行的中醫藥臨床療效評價三十年學術大會期間,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以下簡稱“世界中聯”)臨床研究數據監查與決策專業委員會第八屆學術年會同期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150余位專家學者匯聚于此,以“AI驅動中成藥全生命周期DMC(數據監查委員會)決策”為主題,聚焦人工智能技術在中醫藥臨床研究數據監查與療效評價中的前沿應用,深入探討中成藥從研發到評價全流程的科學決策與創新路徑。會上還成立了“中藥安慰劑專業DMC研究團隊”與“大健康專業DMC研究團隊”兩大關鍵團隊,助力中醫藥科研走向更高水平的循證實踐。

本次會議由世界中聯臨床研究數據監查與決策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承辦。開幕式由世界中聯臨床研究數據監查與決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黨海霞主持。

中國中醫科學院黨委副書記楊龍會致辭

中國中醫科學院黨委副書記楊龍會在致辭中指出,適逢中醫藥臨床療效評價三十年重要節點,本屆年會聚焦"AI驅動中成藥全生命周期DMC決策"主題,旨在推動中醫藥與現代科學深度融合。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中醫藥發展的決策部署,構建國際認可的中藥臨床研究與評價體系。會議將充分發揮高質量黨建引領作用,為中醫藥振興發展貢獻學術支撐與方案范例。

世界中聯臨床研究數據監查與決策專業委員會榮譽會長申春悌在致辭中表示,面對國家啟動中藥注射劑再評價工作的歷史性機遇,專委會將憑借其“研究-評價-決策”三位一體的實戰型團隊優勢,為行業提供關鍵的智庫支持。

大會還正式成立了兩個關鍵的研究團隊:由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首席研究員高蕊擔任負責人的“中藥安慰劑專業DMC研究團隊”,以及由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連鳳梅擔任負責人的“大健康專業DMC研究團隊”。兩個團隊的成立,旨在系統構建中醫藥臨床研究中的數據監查與決策方法學體系,推動中藥安慰劑評價與大健康產品臨床研究的標準化、科學化進程。未來,團隊將聚焦行業關鍵瓶頸問題,開展跨學科、多中心的協作研究,為提升中醫藥臨床證據質量、強化研究全過程監管提供方法論支撐與實施路徑,助力中醫藥科研走向更高水平的循證實踐。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研究員王忠作報告

在報告環節,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研究員王忠,系統介紹了中醫藥臨床研究數據監查委員會(CMDMC)的職責規范與發展歷程,通過典型案例展示了其在試驗質量與安全管理中的關鍵作用,并指出未來需著力應對人才培養、AI融合與企業共識等挑戰。王忠說,“在現有臨床試驗電子數據采集系統(EDC)的基礎上,AI有望在臨床試驗全程管理、數據梳理、風險控制乃至療效評估與預測方面發揮巨大作用,為解決人手有限與大樣本研究之間的矛盾提供技術利器。”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詹思延闡述了AI與大數據技術如何賦能臨床研究全流程,通過實例印證了其在提升效率與挖掘機制方面的潛力,同時指出未來發展需解決可解釋性與數據隱私等關鍵問題,最終推動循證醫學向智慧化階段邁進。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余勇夫、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教授張力、江蘇省中醫院主任醫師鄒沖、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吳純潔等多位專家,還分別從“臨床研究的開展及DMC數據監查與決策”、“新藥研發全生命周期的DMC考慮及國際發展趨勢”、“監管科學決策視角下DMC發展”、“中藥安慰劑制備及評價”等角度作了專題報告。

與會專家認為,人工智能在數據采集、治理、分析和決策支持等方面潛力顯著,有助于提升臨床試驗的效率與質量。例如,AI能夠協助實現多源異構數據的整合與標準化,通過智能識別與預測填補數據缺失,并依托大語言模型與知識圖譜優化試驗方案設計與安全性監測流程。然而,專家們也強調,AI目前仍應定位于輔助工具,無法替代研究者的臨床洞察與創新設計能力。在推動AI落地過程中,必須緊密結合臨床實際,促進人機協同,并在監管認可、數據質量及模型可解釋性等方面持續探索與完善。

【糾錯】 【責任編輯:孫慧】